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宝新专利>正文

一种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0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2
一种水杯,属于水杯技术领域。内筒(4)设置在杯体上部,内筒(4)为底部封闭的筒体,内筒(4)与杯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杯体内设置有将储水腔与内筒(4)的顶部连通的连通口(7),连通口(7)设置在内筒(4)的一侧,网罩(5)安装在内筒(4)顶部。本水杯的储水腔内用来储存开水,当需要泡茶时,只需要将杯子倒转,储水腔内的水就会通过连通口进入到内筒内,再将杯子放正,使多余的开水通过连通口回流到储水腔,可以将储水腔内的开水实现多次泡茶,每次茶水量少,既能够保证茶与水的比例,又能够保证茶水的口感,在将内筒的茶水倒入杯盖时,使连通口朝上,此时能够避免储水腔内的水流入到杯盖内,保证只倒出内筒的茶水。只倒出内筒的茶水。只倒出内筒的茶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杯


[0001]一种水杯,属于水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茶水分离杯,其包括杯体、杯盖和茶仓,杯盖设置在杯体和茶仓之间,杯盖的两端分别与杯体和茶仓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茶水分离的功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利用现有的茶水分离杯进行泡茶时,杯子内的水一次性与茶接触,这样会导致茶与水的比例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影响泡茶的效果,其次,由于茶水的量较大,而无法一次性喝光,时间久了会导致茶水温度较低,影响茶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每次泡茶的水,方便控制泡茶的水量的水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盖、内筒以及网罩,杯盖与杯体可拆卸的连接,内筒设置在杯体上部,内筒为底部封闭的筒体,内筒与杯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在杯体的下部形成储水腔,杯体内设置有将储水腔与内筒的顶部连通的连通口,连通口设置在内筒的一侧,网罩安装在内筒顶部,并在内筒内形成茶仓。
[0005]优选的,所述的内筒与杯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内筒的底部与杯体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的杯体包括上杯体以及下杯体,上杯体设置在下杯体与杯盖之间,且上杯体与下杯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内筒设置在上杯体内。上杯体和下杯体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向下杯体内加入开水。
[0007]优选的,所述的杯体还包括连接筒,连接筒设置在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连接筒的两端分别与上杯体和下杯体相连,内筒的底部与连接筒密封连接。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通过连接筒连接,内筒底部与连接筒相连,生产方便。
[0008]优选的,所述的内筒的一侧内凹,并在杯体与内筒之间形成所述连通口。
[0009]优选的,所述的杯体的杯壁上设置有夹套,夹套内为真空状态。夹套为真空状态,使杯体能够实现保温的效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水杯的储水腔内用来储存开水,当需要泡茶时,只需要将杯子倒转,储水腔内的水就会通过连通口进入到内筒内,再将杯子放正,使多余的开水通过连通口回流到储水腔,仅使内筒内的水实现泡茶,可以将储水腔内的开水实现多次泡茶,每次茶水量少,既能够保证茶与水的比例,又能够保证茶水的口感,喝茶时将内筒的水倒入到杯盖内即可,在将内筒的茶水倒入杯盖时,使连通口朝上,此时能够避免储水腔内的水流入到杯盖内,将杯盖用作茶杯,保证只倒出内筒的茶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水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中:1、下杯体
ꢀꢀ
2、连接筒
ꢀꢀ
3、上杯体
ꢀꢀ
4、内筒
ꢀꢀ
401、内凹部
ꢀꢀ
5、网罩
ꢀꢀ
6、杯盖
ꢀꢀ
7、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4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水杯,包括杯体、杯盖6、内筒4以及网罩5,杯盖6与杯体可拆卸的连接,内筒4设置在杯体上部,内筒4为底部封闭的筒体,内筒4与杯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在杯体1的下部形成储水腔,杯体内设置有将储水腔与内筒4的顶部连通的连通口7,连通口7设置在内筒4的一侧,网罩5安装在内筒4顶部,并在内筒4内形成茶仓。本水杯的储水腔内用来储存开水,当需要泡茶时,只需要将杯子倒转,储水腔内的水就会通过连通口7进入到内筒4内,再将杯子放正,使多余的开水通过连通口7回流到储水腔,仅使内筒4内的水实现泡茶,可以将储水腔内的开水实现多次泡茶,每次茶水量少,既能够保证茶与水的比例,又能够保证茶水的口感,喝茶时将内筒4的水倒入到杯盖6内即可,在将内筒4的茶水倒入杯盖6时,使连通口7朝上,此时能够避免储水腔内的水流入到杯盖6内,保证只倒出内筒4的茶水,使用方便。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0]具体的:如图1~2所示:杯体包括下杯体1、连接筒2以及上杯体3,下杯体1为下端封闭的圆筒,下杯体1的杯壁内设置有夹套,夹套内抽真空,能够使下杯体1起到保温的效果。上杯体3为上下两端均敞口的圆筒,上杯体3的杯壁上也设置有夹套,使上杯体3起到保温的效果,上杯体3同轴设置在下杯体1的上侧。连接筒2为两端均敞口的圆筒,连接筒2设置在上杯体3和下杯体1之间,下杯体1的上端伸入到连接筒2的底部内,并与连接筒2螺纹连接,上杯体3的下端伸入到连接筒2的顶部内,并与连接筒2螺纹连接。
[0021]上杯体3和下杯体1的内径相等,且上杯体3的外径与下杯体1的外径也相等,连接筒2的外径与下杯体1的外径相等,连接筒2的内径小于下杯体1的内径,内筒4为下端封闭的圆筒,内筒4设置在上杯体3内,且内筒4的外径小于上杯体3的内径,使内筒4的外壁与上杯体3的外壁间隔设置,内筒4的底部与连接筒2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在下杯体1内形成储水腔。连通口7设置在连接筒2与内筒4之间。
[0022]内筒4的顶部低于上杯体3的顶部设置,或内筒4的顶部与上杯体3的顶部平齐。网罩5设置在内筒4的顶部内,网罩5将内筒4的顶端封闭,并在内筒4内形成茶仓,网罩5与内筒4可拆卸的连接。
[0023]上杯体3与连接筒2可以连接为一体。
[0024]如图3~4所示:内筒4的一侧内凹,并在内筒4与连接筒2的一侧形成连通口。
[0025]本水杯在使用时,首先向下杯体1内倒入开水,然后将连接筒2与下杯体1连接,向内筒4内加入茶叶,并通过网罩5将内筒4的顶部封闭,通过杯盖6将上杯体3的顶部封闭,然后将杯体倒转,使下杯体1内的开水由连通口7进入到内筒4内,然后再将杯体放正,此时多余的开水通过连通口7流回下杯体1的储水腔,仅保留内筒4内的水完成泡茶。泡茶完成后,将杯盖6用作茶杯,将连通口7朝上,并将内筒4内的茶水倒入杯盖6内,此时由于连通口7位于上侧,下杯体1内的开水不会进入到上杯体3内,使用方便。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盖(6)、内筒(4)以及网罩(5),杯盖(6)与杯体可拆卸的连接,内筒(4)设置在杯体上部,内筒(4)为底部封闭的筒体,内筒(4)与杯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在杯体(1)的下部形成储水腔,杯体内设置有将储水腔与内筒(4)的顶部连通的连通口(7),连通口(7)设置在内筒(4)的一侧,网罩(5)安装在内筒(4)顶部,并在内筒(4)内形成茶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4)与杯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内筒(4)的底部与杯体内壁之间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包括上杯体(3)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新
申请(专利权)人:朱宝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