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88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属于航空装备技术领域。该分解工具包括加力把手和扳手体;通过扳手体端部设计的两个凸起的立柱,立柱位置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槽相对应,高度略小于分解槽深度,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立柱与分解槽对正,通过加力把手施力旋转,轻松转动螺纹,成功将口盖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分解,分解动作轻松可靠。相对以往的镊子分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对产品口盖造成损伤,同时提高了分解效率。同时提高了分解效率。同时提高了分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装备
,涉及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飞机供氧调节器在飞机大修过程中需对口盖分解,对其内部进行维修。由于改型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结构特殊,为保证供氧调节器表面的平整,下端为装配螺纹,其口盖上端没有装卸结构,分解时需靠其圆周上左右两处内陷的半圆槽实现,圆槽尺寸小,仅为R2mm,且该口盖为铝制件,受力不当容易损坏。故亟需专用的口盖分解工具。
[0003]该口盖现行分解方式为:将镊子的两个支腿插入分解槽,慢慢旋动,使其从供氧调节器上分离,由于螺纹装配处有胶液密封,在分解过程中由于镊子支腿相对单薄,难以抵抗螺纹胶液的密封力,常常划伤铝制口盖。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用以分解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通过在扳手体端部设计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槽位置相对应的两个R2mm立柱,轻松可靠地将口盖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分解。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包括加力把手1和扳手体2。
[0008]所述扳手体2的顶部加工有装配孔,加力把手1通过装配孔与扳手体2进行过盈装配,保证使用时能够对扳手体充分施力。扳手体2下部为圆筒状结构,其端部沿圆周方向铣制两个凸起的立柱,立柱位置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上的两个分解槽相对应,立柱尺寸R2mm,立柱高度略小于分解槽深度。
[0009]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立柱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槽对正,通过加力把手1施力旋转,分解螺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扳手体端部设计的两个凸起的R2mm立柱,立柱位置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槽相对应,高度略小于分解槽深度,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立柱与分解槽对正,通过加力把手施力旋转,轻松转动螺纹,成功将口盖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分解,分解动作轻松可靠。相对以往的镊子分解,本技术不会对产品口盖造成损伤,同时提高了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所述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13]图中:1加力把手;2扳手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包括加力把手1和扳手体2。
[0016]所述扳手体2的顶部加工有装配孔,加力把手1通过装配孔与扳手体2进行过盈装配,保证使用时能够对扳手体充分施力。
[0017]如图1

2所示,扳手体2下部为圆筒状结构,其端部沿圆周方向铣制两个凸起的立柱,立柱位置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上的两个分解槽相对应,立柱尺寸R2mm,立柱高度为3mm。
[0018]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立柱与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槽对正,通过加力把手1施力旋转,分解螺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供氧调节器口盖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分解工具包括加力把手(1)和扳手体(2);所述扳手体(2)的顶部加工有装配孔,加力把手(1)通过装配孔与扳手体(2)进行过盈装配,保证使用时能够对扳手体充分施力;扳手体(2)下部为圆筒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剑李成龙牟津瑶李光华吕伯杰董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