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73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涉及油烟机领域。目前,吸烟罩内油液易滴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壳体、吸烟罩、导油组件和油杯,吸烟罩位于主壳体的前部;油杯位于导油组件下方以承接沿导油组件下流的油液;吸烟罩内设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的倾斜角相反,形成横截面呈“∧”形的吸烟腔顶;第一斜板的前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网孔的前侧,第二斜板的后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网孔的后侧。本技术方案设两块斜板,使得油液能沿斜面进行滑落,避免位于内吸腔顶的油污垂直下落,滴到灶台上的情况发生。每块斜板的宽度较窄,前端与后端的落差减小,吸烟腔的空间减少小,对进风效果影响小。对进风效果影响小。对进风效果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侧吸式的吸油烟机在烹饪过程中正常工作时,烹饪中产生的油烟吸入吸烟罩,油烟在上升的过程中遇上吸烟罩顶部的导流板,使导流板附着、凝结大量的油渍和水汽,现有的导流板有与地面水平设置,在导流板上冷凝后的油渍和水汽没有一个的倾斜角度,使其能顺畅地流动至集油装置,存在油路不畅等缺陷;由于进烟口为斜向下设置,累积的油污会穿过进烟口的网板孔而滴到灶台上,不利于用户清洁。
[0003]为了使油液能导下,也有采用倾斜导流板的,但是由于侧吸式油烟机的吸烟罩内吸烟腔空间小,当增设一块倾斜导流板后,由于导流板前后跨距大,倾斜导流板的后端至前端的落差大,占据吸烟腔的空间大,吸烟腔变小,进风通道变窄,影响进风效果,且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以达到避免吸烟罩内油液滴落,又减少进风影响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包括主壳体、吸烟罩、导油组件和油杯,所述的吸烟罩位于主壳体的前部,吸烟罩设有吸烟腔、与吸烟腔相通的斜向下的进烟口,进烟口设有网板;所述的导油组件位于网板的下方;油杯位于导油组件下方以承接沿导油组件下流的油液;所述的吸烟罩内设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的倾斜角相反,形成横截面呈“∧”形的吸烟腔顶;第一斜板的前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网孔的前侧,第二斜板的后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网孔的后侧。吸烟罩内吸烟腔顶设两块斜板,两块斜板使得油液能沿斜面进行滑落,从而实现导油,避免位于内吸腔顶的油污垂直下落,滴到灶台上的情况发生。分成两块斜板,使得每块斜板的宽度较窄,前端与后端的落差减小,吸烟腔的空间减少小,对进风效果影响小,避免因风道减小而产生的噪声。
[000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夹角为α,其中:130
°
≤α≤160
°
。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夹角为130
°
到160
°
之间,使得油液能顺利下滑的同时,也避免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拼接后,占用过多吸烟腔的上部空间,挤占风道的情况;也使第二斜板对出风的阻力保持在许可范围内。
[000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网板通过固定架设在吸烟罩的进烟口;所述的网板固定架为中空的方框结构,网板固定架的上框边的下部向后弯折形成第一斜板;所述的第一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其中:10
°
≤β≤30
°
。第一斜板设在网板固定架上,可以随着网板固定架一起装配,装配方便;第一斜板与网板固定架为一体式的结构,将原本要的材料弯折形成第一斜板,加工方便,可以一体冲压成型,无需增加焊接等工艺,加工效率高;由于第一
斜板设在固定架上,不影响网板的拆装。第一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10
°
到30
°
之间,使得油液能顺势下流,同时也避免占据过多占据吸烟腔空间,且斜向后向上的第一斜板还具有导油烟的作用。
[000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网板固定架的下框边后高前低,其上设有位于网板前侧的第一导油孔,第一导油孔的后侧设有下翻的用于导油的第一导油板,以将网板上的油液通过第一导油孔、第一导油板导入吸烟罩内;所述的吸烟罩的后侧底部开设第二导油孔,第二导油孔的底部设有后翻的用于导油的第二导油板,以将位于吸烟罩中的油液通过第二导油孔、第二导油板引出。由于吸烟罩的进烟口为斜向下设置,对应的网板也为斜向下,网板固定架与网板相配,网板固定架的各框边也为斜向,如下框边为后高前低,由于网板位于第一导油孔的后侧,故网板前侧的油液可顺着下框边流入第一导油孔中,且由于第一导油孔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油板,故油液可以顺着第一导油板下落,减小自由落下的距离,避免油液飞溅。吸烟罩内的油液在底部汇集中,通过第二导油孔流出。
[000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吸烟罩的后部背板斜向上、向前弯折形成第二斜板;第二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其中:5
°
≤γ≤25
°
。第二斜板的倾斜角较小,可以限制第二斜板带来的出风阻力。
[00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第二斜板的前部斜向下、向前弯折形成与第一斜板后部相叠的遮板;所述的遮板位于第一斜板的上方,其长度与第一斜板相配。设遮板可以降低加工及装配精度,防止出现第一斜板和/或第二斜板宽度短、角度误差,而出现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分离,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相对边之间出现大间隙情况,油烟进入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上方,出现积油现象,或者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相撞,而出现不能装配的情况;采用遮板与第一斜板后部重叠的方式,可以减少油烟进入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上方的量,有利于减少积油;基于油液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当交叠处的间隙较小时,位于顶部的很少量的油液也能在交叠处导流至第一斜板的下表面;遮板的长度与第一斜板基本相同,可以防止遮板过长,而在长出部分引流油液,油液失去第一斜板的引导而直接下落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遮板过短,而起不到阻止油烟上行入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上方的作用。
[00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斜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网板的两边网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二斜板的长度与吸烟罩的出烟口相配。方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加工及装配。
[00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主壳体设前面板、第三导油板、底板及左右两侧板,前面板位于主壳体的前侧上部,第三导油板位于主壳体的前侧中部,底板位于主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板位于主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前面板设与吸烟罩出烟口相配的开口,吸烟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前面板上;第三导油板设向内凹的折部,折部的下端开设第三导油孔,以将从吸烟罩内流入折部的油污导向第三导油板的背面;所述的第三导油孔位于第二导油孔的斜下方;所述的第三导油板的外侧设导油组件,导油组件遮盖第三导油板,导油组件可拆卸设在主壳体上。折部内凹,使油液顺着内凹面下移,油液不与导油组件接触,避免当此处的导油组件为透光材质时,在正面观察到的导油组件背面明显油迹的情况。导油组件为可拆卸的方式,也方便对油烟机内部的清洁。
[001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主壳体的前侧下部设倾斜的定位框;主壳体的左右两侧板的下部宽度小于中部宽度,定位框的左右两侧边与对应左右两侧板相连;定位框的下侧边与底板相连,所述的导油组件与定位框相配。导油组件通过定位框进行固定连接。主壳体的定
位框向下、向后倾斜,主壳体的下部尺寸小于中部尺寸,使灶台面上方具有更多的使用空间。
[001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导油组件包括衬板和面板,衬板的高度小于面板,衬板通过粘结层与面板粘合;所述的衬板为金属板,其底部设有凸起的卡脚,所述的衬板与卡脚为一体件,所述的面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磁性连接件;衬板的卡脚卡住定位框的下侧边内壁,面板上的磁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包括主壳体(1)、吸烟罩(2)、导油组件(3)和油杯(4),所述的吸烟罩(2)位于主壳体(1)的前部,吸烟罩(2)设有吸烟腔、与吸烟腔相通的斜向下的进烟口(201),进烟口(201)设有网板(5);所述的导油组件(3)位于网板(5)的下方;油杯(4)位于导油组件(3)下方以承接沿导油组件(3)下流的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烟罩(2)内设有第一斜板(6)和第二斜板(7),所述的第一斜板(6)和第二斜板(7)的倾斜角相反,形成横截面呈“∧”形的吸烟腔顶;第一斜板(6)的前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5)网孔的前侧,第二斜板(7)的后侧边水平投影位于网板(5)网孔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板(6)与第二斜板(7)的夹角为α,其中:130
°
≤α≤1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板(5)通过固定架(8)设在吸烟罩(2)的进烟口(201);所述的网板(5)固定架(8)为中空的方框结构,网板(5)固定架(8)的上框边的下部向后弯折形成第一斜板(6);所述的第一斜板(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其中:10
°
≤β≤3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网板(5)固定架(8)的下框边(801)后高前低,其上设有位于网板(5)前侧的第一导油孔(802),第一导油孔(802)的后侧设有下翻的用于导油的第一导油板(103),以将网板(5)上的油液通过第一导油孔(802)、第一导油板(103)导入吸烟罩(2)内;所述的吸烟罩(2)的后侧底部开设第二导油孔(202),第二导油孔(202)的底部设有后翻的用于导油的第二导油板(203),以将位于吸烟罩(2)中的油液通过第二导油孔(202)、第二导油板(203)引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吸烟罩(2)的后部背板斜向上、向前弯折形成第二斜板(7);第二斜板(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其中:5
°
≤γ≤25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侧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斜板(7)的前部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贤庆胡骞陈卫星钱武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帅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