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639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包含有支架(1)和安装在其上并且与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及传动装置、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是碟片弹簧(5),碟片弹簧(5)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碟片弹簧(5)共有2~32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动作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泄漏可能性低、工作更加可靠、性价比高,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与电气控制技术,特别提供了弹簧液压操动机构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液压操动机构,主要用于输变电线路中高压断路器合分闸动作。以SF6断路器为例,在输变电线路中,SF6断路器使 用的操动机构是其最关键的动力元件,它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台 断路器的性能。由于液压系统具有动力特性稳定,可靠,输出功率大等特 点,所以在大功率的操作机构上,主要采用液压操动机构,过去的液压操 动机构均采用氮气筒作为储能元件,且液压系统之间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 管路连接,同时,它的密封不够可靠,因此,使用时易出现下列问题1) 储能装置氮气压力随温度变化,不够稳定,且有漏氮的问题;2)系统联接 时,需要一定数量的管路,使得系统通过管路时压力损失加大,降低了系 统工作效率;3)由于断路器在使用时,合分闸速度要求较高,因此,使得 活塞上下移动速度较快,活塞杆上的密封用O型圈密封已无法满足要求, 存在漏油问题;4)该机构还不能对分合闸速度进行调整。 人们期望有-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弹簧液压操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要用于输变电线路中高压断路器合分闸 动作的弹簧液压操动机构。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是业内的一种习惯 称呼,也有称其为弹簧液压操动器或弹簧液压操动装置的。本技术中 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和弹簧液压操动器或弹簧液压操动装置含义相同。本技术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包含有支架(1)和安装在其上并且 与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及传动装置、储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 能元件是碟片弹簧(5),碟片弹簧(5)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碟 片弹簧(5)共有2 32个。所述碟片弹簧(5)优选成对配合使用,优选使用数目为3 10对,每 组可以包含有1 6对碟片弹簧(5);占总数目一半的碟片弹簧(5)同向 依次紧密贴合布置,剩余的碟片弹簧(5)也各自同向依次紧密贴合布置, 以上所述两大部分之间以开口较大的方向相接触或以开口较小的方向接 触。每对碟片弹簧(5)中的两个碟片弹簧(5)的开口较大的方向直接接 触扣合在一起,各对碟片弹簧(5)依次以开口较小的方向直接相邻布置。所述的碟片弹簧(5)被以预变形的方式轴向限定在园板(4)与下托 板(14)之间用以保证其具有初始的预紧力,其预变形程度为轴向总长 度变为自由状态下总长度的70 99%,优选范围是75 85%。(所谓预 变形指的是在将碟片弹簧(5)装配好之后和压縮储能之前,对碟片弹簧 (5)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使其预压縮变形,使得在之后的储能和释放能量的 全过程中,碟片弹簧(5)始终至少承受预压力的作用,碟片弹簧(5)不 能完全恢复到未受挤压的自由状态。)所述储能活塞(9)和碟片弹簧(5)通过导向托板(7)相互作用;储能活塞(9)与导向托板(7)始终直接接触。动力及传动装置中包含有电机(17)和油泵(19),电机(17)和油泵(19)之间由传动齿轮(15)相连接。本技术的特点之一是部分或 者全部液压元件(包括二级阀总成(31)、油泵(19)等)全封闭在油箱(21)内,形成油泵(19)打压自循环系统;由于不使用暴露在外的明管, 就减少了泄漏的可能性。所述碟片弹簧(5)储能变形范围是轴向总长度为自由状态下总长度的50% 99%,优选范围是55% 85%;这是在储能 状态下初始至结束的变化过程中的碟片弹簧(5)轴向总长度的变动范围。(前述的所谓自由状态即碟片弹簧(5)未受外力且仅仅是以与工作 状态下的装配关系相同的相对排布顺序相互紧密接触排布。)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采用液 压元件工作;所述动力及传动装置中包含有电机(17)和油泵(19),电机 U7)和油泵(19)之间的连接件是依次连接的传动齿轮(15)和偏心曲 轴(18)。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中还包含有压控开关(24),其通过带凸轮装置 和齿轮齿条啮合装置连接在靠近碟片弹簧(5)的下托板(14)上;用于检 测碟片弹簧(5)储能的具体状态,由于齿轮转动与齿条啮合直线运动和碟 片弹簧(5)的轴向运动相关联,可以直接反映碟片弹簧(5)的储蓄能量 值,因此,这一测量值不受温度的影响;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中还有用于在碟片弹簧(5)失压时保护所述弹 簧液压操动机构中的断路器的防失压保护机械锁装置(22),其通过螺杆固 定连接在碟片弹簧内的导向托板(7)上;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中还有用于排气或用于测量系统压力的排气阀(40),其安装在液压工作缸(8)上;其包含有如下结构压力表接头(40a)、 测压排气接头(40b)、组合垫圈(40c);其中,压力表接头(40a)的一端 通过螺纹联接方式安装在液压工作缸(8)上,组合垫圈(40c)是用来保 证测压排气接头(40b)和液压工作缸(8)连接处的密封的;测压排气接 头(40b)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压力表接头(40a)的另一端上。在使 用过程中,测压排气接头(40b)可以根据情况连接测压装置或者通过泄气 提供防过压保护。(参见附图3)本技术中,所述动力及传动装置包含有以液压方式工作的如下元 件或组件液压油箱(21)、油泵(19)、电机(17)、液压工作缸(8)、工 作缸活塞杆(11)、储能活塞(9)、 二级阀总成(31)其中液压油箱(21)安装在弹簧液压操动机构的下部,油泵(19)下部的 吸油滤油器向下深入到液压油箱(21)内的油中,用于驱动油泵(19)工 作的电机(17)通过传动部件(包含有偏心曲轴(18)、齿轮(15))连 接着油泵(19);液压工作缸(8)内设有工作缸活塞杆(11),用于给碟片 弹簧(5)储能的储能活塞(9)安装在液压工作缸(8)中,安装在工作缸 活塞杆(1〗)上,工作缸活塞杆(11)从上到下贯穿整个弹簧液压操动机 构的大部分,液压工作缸(8)连接着二级阀总成(31)和油泵(19), 二 级阀总成(31)通过油道连通着油泵(19); 二级阀总成(31)中包含有一 级阀总成(30);二级阀总成(31)包括分合闸阀芯、阀座、复位弹簧等组成; 一级阀总成(30)包括合分闸阀座、合分闸阀芯及钢球、球托、弹簧等组成,二者通过一个阀体(32)连成一体,它们都固定连接在液压工作缸(8)的下 部;本技术中,油泵(19)通过泵座(20)和逆止单向阀用螺钉固定 在液压工作缸(8)下端的另一侧上。电机(17)通过过渡板(16)用螺钉 连接在方板(29)上,电机(17)启动后,通过齿轮(15)传动带动泵座 (20)上的偏心曲轴(18)使得油泵(19)不断打出高压油,供系统使用;本技术中还有电磁铁(28),其通过静铁芯固定在方板(29)上, 通过电动或手动按压手柄(26)推动电磁铁中推杆(27)来推一级阀阀芯 动作,起到合分闸换向作用;分合闸装置中,合闸一级阀有一个,而分闸 一级阀有两个;工作时,只用一个分闸一级阀,另一个作备用;本技术中还有安全阀(23),其安装在二级阀体端盖里,分合闸调 速装置安装在阀体(32)上,固定在方板(29)上;工作缸活塞杆(11)通过与缓冲杯不同的配合尺寸及特殊的结构,对 工作缸活塞杆(11)起缓冲作用,对断路器也起到减少冲击作用。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研制开发了新型的弹簧液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包含有支架(1)和安装在其上并且与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及传动装置、储能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元件是碟片弹簧(5),碟片弹簧(5)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碟片弹簧(5)共有2~32个。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包含有支架(1)和安装在其上并且与之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及传动装置、储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是碟片弹簧(5),碟片弹簧(5)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碟片弹簧(5)共有2~32个。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片弹 簧(5)成对配合使用,共有3 10对。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碟片弹簧(5)成组使用,每组包含有1 6对碟片弹簧(5);占总数目一半的碟片弹簧(5)同向依次紧密贴合布置,剩余的碟片弹簧(5)也 各自同向依次紧密贴合布置,以上所述两大部分之间以开口较大的方向相 接触或以开口较小的方向接触。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对中的两 个碟片弹簧(5)的开口较大的方向直接接触扣合在一起,各对碟片弹簧(5) 依次以开口较小的方向直接相邻布置。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碟片 弹簧(5)被轴向限定在园板(4)与下托板(14)之间,碟片弹簧(5)的 预变形程度为轴向总长度为自由状态下总长度的70 99%。6、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活塞(9)和碟片弹簧(5)通过导向托板(7)相互作用;储能活塞(9)与导向托板(7)始终直接接触。7、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液压操动机构采用液压元件工作;所述动力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邱晔施文耀王光梁旭胡秋江任凤君华德荣陶浩明王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液压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