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5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工位和第二输送工位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移动组件,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移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送装箱组件,所以在使用时,不仅可对瓶子进行自动排序,而且还可同步夹持多个瓶子进行左右移动,保障了装箱过程中移动位置的精确性,而在推板和固定板的作用下,可对瓶子进行整平,避免了倾倒,保障了瓶子输送的连续性,另外通过设置有两个工位,可增加瓶子的产量,进一步加快了装箱的速度,本结构全程自动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不需人工在旁辅助,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装箱效率,同时还可满足了工厂大规模化的生产需求。同时还可满足了工厂大规模化的生产需求。同时还可满足了工厂大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平型瓶在生产加工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装箱操作,所以需要用到装箱机,而现有的装箱机工位通常只有一个,且在运送过程中,瓶子不仅易发生倾倒,影响后续瓶子的输送,而且操作过程中,还需人工在旁进行辅助,从而降低了装箱效率,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解决了现有的装箱机工位通常只有一个,且在运送过程中,瓶子不仅易发生倾倒,而且还需人工在旁辅助,降低装箱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包括自动上料台和操作台,所述自动上料台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工位和第二输送工位,所述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工位和第二输送工位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移动组件,所述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移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送装箱组件;
[0005]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一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隔板,每两个隔板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料槽;
[0006]所述移送装箱组件包括滑座、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滑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支座,两个所述支座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一个第一卷筒和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卷筒,且其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内部共同卷绕有卷带,所述卷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送座,所述移送座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夹板。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上端放置有装料箱,所述操作台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座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内部两端分别贯穿有相对称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延伸至推板和固定板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一皮带轮
组形成可移动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卡块与第二皮带轮组形成可移动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移送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整板。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的动力驱动端分别与第一皮带轮组、第二皮带轮组以及第一卷筒相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通过设置有两个工位,可增加瓶子的产量,进一步加快了装箱的速度,另外,本结构全程为自动化操作,不仅更加的省时省力,而且还不需人工在旁辅助,进一步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装箱效率,同时还可满足工厂大规模化生产的需求,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0015]2、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通过在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工位和第二输送工位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移动组件,操作台的内部且位于移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送装箱组件,在使用时,一方面可对瓶子进行自动排序,另一方面夹板可同步夹持多个瓶子进行左右移动,最终完成下料装箱操作,整个过程中,保障了移动位置的精确性,另外,在推板和固定板的作用下,可对瓶子进行整平,从而避免了倾倒,保障了瓶子输送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0020]图5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移送装箱组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移送装箱组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自动上料台;2、操作台;3、第一输送工位;4、第二输送工位;5、输送机;6、装料箱;7、移动组件;71、固定座;72、第一电机;73、第一皮带轮组;74、第一连接板;75、第一卡块;76、底板;77、隔板;8、移送装箱组件;81、滑座;82、第二连接板;83、支座;84、第二皮带轮组;85、第二电机;86、支柱;87、第三电机;88、第一卷筒;89、第二卷筒;810、卷带;811、移送座;812、夹板;813、第三气缸;814、整板;815、第二卡块;9、第一支板;10、第一气缸;11、推板;12、第一限位柱;13、第二支板;14、第二气缸;15、固定板;16、第二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包括自动上料台1和操作台2,自动上料台1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工位3和第二输送工位4,操作台2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工位3和第二输送工位4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移动组件7,操作台2的内部且位于移动组件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送装箱组件8,操作台2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输送机5,输送机5的上端放置有装料箱6,操作台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9,第一支板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0,且第一气缸1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1,滑座81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板13,第二支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13的内部两端分别贯穿有相对称的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16,第一限位柱12和第二限位柱16分别延伸至推板11和固定板15的内部,通过设置有两个工位,可增加瓶子的产量,进一步加快了装箱的速度,而在推板11和固定板15的作用下,可对瓶子进行整平,从而避免了倾倒,保障了瓶子输送的连续性;
[0026]请参阅图5,移动组件7包括固定座71和第一电机72,固定座7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上料台(1)和操作台(2),所述自动上料台(1)的出口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送工位(3)和第二输送工位(4),所述操作台(2)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工位(3)和第二输送工位(4)的尾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移动组件(7),所述操作台(2)的内部且位于移动组件(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送装箱组件(8);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固定座(71)和第一电机(72),所述固定座(7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组(73),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4),所述第一连接板(7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76),所述底板(7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隔板(77),每两个隔板(77)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料槽;所述移送装箱组件(8)包括滑座(81)、第二电机(85)和第三电机(87),所述滑座(8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82),所述第二连接板(8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支座(83),两个所述支座(83)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84),所述第二连接板(82)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一个第一卷筒(88)和两个相对称的第二卷筒(89),且其后侧固定安装有支柱(86),所述第一卷筒(88)和第二卷筒(89)的内部共同卷绕有卷带(810),所述卷带(8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送座(811),所述移送座(81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夹板(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工位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美波宾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奇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