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下沉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341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下沉砂装置,上接头下方旋接有过流管,过流管的圆周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过流孔,各过流孔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沿切向与过流管的内腔相通;过流管的下端旋接有旋流管,旋流管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旋流孔,旋流管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下接头的下端旋接有沉砂管;过流管的内腔共轴设有挡流管,挡流管的上端旋接在过流管上端的中心螺孔中,挡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旋流管的上端内腔,挡流管的外周旋接有两个调节挡环,两调节挡环位于挡流管与过流管之间的环形夹层中,且调节挡环外径小于过流管内径。地层砂先进行主动沉降,较大颗粒的地层砂沉降到沉砂管中,减轻了井下管柱的磨蚀速率,也减少了因地层砂沉降造成卡泵事故的几率。成卡泵事故的几率。成卡泵事故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下沉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沉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泵下沉砂装置,应用于抽油泵下进行二次防砂,属于油气开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疏松砂岩油气藏,出砂问题严重,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砂措施。随着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油井出砂粒径越来越小,甚至出现细粉砂和泥质细粉砂。油井防砂方式由单纯的防砂变为防排结合,允许一定量粒径较小的地层砂进入井筒内,随抽油泵产出地面。
[0003]在地层砂进入井筒直至产出地面的过程中,产出液携带地层砂会对抽油泵以及油管等井下工具造成磨蚀,造成井下工具使用寿命缩短;或者是部分地层砂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造成卡泵等井下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泵下沉砂装置,进入井筒的地层砂在进入抽油管柱后,首先进行主动沉降,较大颗粒的地层砂沉降到沉砂管中,随产出液排出地面的地层砂减少,减轻了井下管柱的磨蚀速率,也减少了因地层砂沉降造成卡泵等事故的几率。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泵下沉砂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下方旋接有过流管,所述过流管的圆周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过流孔,各过流孔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沿切向与过流管的内腔相通;所述过流管的下端旋接有旋流管,所述旋流管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旋流孔,所述旋流管的下端旋接有所述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下端旋接有沉砂管;所述过流管的内腔共轴设有挡流管,所述挡流管的上端旋接在所述过流管上端的中心螺孔中,所述挡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旋流管的上端内腔,所述挡流管的外周旋接有两个调节挡环,两调节挡环位于挡流管与过流管之间的环形夹层中,且调节挡环外径小于过流管内径。
[000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每组过流孔位于所述过流管的同一个横截面上,且对称设有三个或四个。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每组过流孔在所述过流管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流孔在所述过流管的圆周壁上均匀间隔设有三组。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流管上端中心螺孔的上方设有中心螺孔内台阶,所述挡流管的上端抵靠在所述中心螺孔内台阶的下方。有利于挡流管的轴向定位。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大大减少了进入抽油泵的地层砂数量,减少卡泵事故的发生,减缓井下管柱的磨蚀速率。可以控制过流管上可以内外连通的过流孔的组数或个数,进而根据油井产量控制产出液进入本工具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12]图1为本技术泵下沉砂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过流管的主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沿A

A的剖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旋流管的主视图。
[0016]图中:1.上接头;2.过流管;2a.过流孔;3.调节挡环;4.挡流管;5.旋流管;5a.锥形旋流孔;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泵下沉砂装置包括上接头1、过流管2、挡流管4、旋流管5和下接头6,上接头1的下方旋接有过流管2,过流管2的圆周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过流孔2a,各过流孔2a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沿切向与过流管2的内腔相通;过流管2的下端旋接有旋流管5,旋流管5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旋流孔5a。旋流管5的下端旋接有下接头6,下接头6的下端旋接有沉砂管;过流管2的内腔共轴设有挡流管4,挡流管4的上端旋接在过流管2上端的中心螺孔中,挡流管4的下端延伸至旋流管5的上端内腔,挡流管4的外周旋接有两个调节挡环3,两调节挡环3位于挡流管4与过流管2之间的环形夹层中,且调节挡环外径小于过流管内径。
[0018]上接头1上部连接在抽油泵的下方,地层产出液穿过各过流孔2a进入过流管2内腔,由于各过流孔2a与过流管2内腔沿切向相通,因此进入过流管内腔的产出液受到挡流管4的阻挡,沿过流管2与挡流管4之间的环形空间旋转并向下流动,进入旋流管5,在旋流作用下,质量较大的大颗粒地层砂沿旋流管5内壁向下沉降,进入下方的沉砂管,质量较小的小颗粒地层砂随产出液沿旋流管轴线向上经挡流管4内腔进入抽油泵并排出地面。由于旋流管5内部成上部大下部小的喇叭状,越往下产出液的旋转速度越大,产生的离心力越大,有利于地层砂的分离。如此大大减少了进入抽油泵的地层砂数量,减少卡泵事故的发生,减缓井下管柱的磨蚀速率。调节挡环3的外径稍小于过流管内径,通过调节挡环3在挡流管4上的位置移动,可以控制过流管2上可以内外连通的过流孔2a的组数或个数,进而根据油井产量控制产出液进入本工具的速度。
[0019]每组过流孔2a可以位于过流管2的同一个横截面上,且对称设有三个或四个。
[0020]每组过流孔2a还可以在过流管2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
[0021]过流孔2a在过流管2的圆周壁上可以均匀间隔设有三组。
[0022]过流管2上端中心螺孔的上方设有中心螺孔内台阶,挡流管4的上端抵靠在中心螺孔内台阶的下方。有利于挡流管4的轴向定位。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下沉砂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的下方旋接有过流管,所述过流管的圆周壁上均匀分布有多组过流孔,各过流孔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沿切向与过流管的内腔相通;所述过流管的下端旋接有旋流管,所述旋流管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旋流孔,所述旋流管的下端旋接有所述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下端旋接有沉砂管;所述过流管的内腔共轴设有挡流管,所述挡流管的上端旋接在所述过流管上端的中心螺孔中,所述挡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旋流管的上端内腔,所述挡流管的外周旋接有两个调节挡环,两调节挡环位于挡流管与过流管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胡微雪余许东张少东缪妍徐路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