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06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包括压边、缝合线、亲肤机构、抗菌机构和保护机构,所述压边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缝合线,所述压边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亲肤机构,所述亲肤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抗菌机构,所述抗菌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抗菌机构包括:抗菌层;吸湿层,贴合于所述抗菌层的上方;储湿层,设置于所述吸湿层的上方。该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使用者通过抗菌层对细菌进行一定的隔绝,从而减少细菌对使用者的危害,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冰丝层贴合在静电防护层的内部,从而使用时通过冰丝层增加舒适感,在温度较高时,冰丝层的凉感便于传递到身体上,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仿真丝面料
,具体为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

技术介绍

[0002]仿真丝是涤纶纤维长丝经特殊工艺和特种整理,其具有类似真丝的外观、光泽、手感等效果,仿真丝是纶纤维长丝经过碱减量处理,使纤维更细更柔,达到真丝的效果,经过整理,纤维与纤维之间摩擦也可以发出丝鸣的声音。
[0003]市场上的仿真丝面料在使用中对汗水的吸附效率较低,使用时间过长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细菌通过面料依附在使用者的皮肤上,使得使用者容易受到细菌的损害,为此,我们提出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仿真丝面料在使用中对汗水的吸附效率较低,使用时间过长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细菌通过面料依附在使用者的皮肤上,使得使用者容易受到细菌的损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包括压边、缝合线、亲肤机构、抗菌机构和保护机构,所述压边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缝合线,所述压边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亲肤机构,所述亲肤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抗菌机构,所述抗菌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
[0006]所述抗菌机构包括:
[0007]抗菌层;
[0008]吸湿层,贴合于所述抗菌层的上方;
[0009]储湿层,设置于所述吸湿层的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与吸湿层之间相互平行,且吸湿层与储湿层之间相互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压边与缝合线之间相互垂直,且压边与内面料之间呈包裹状。
[0012]优选的,所述亲肤机构还包括:
[0013]内面料;
[0014]静电防护层,设置于所述内面料的下方;
[0015]冰丝层,贴合于所述静电防护层的下方。
[0016]优选的,所述静电防护层与内面料大小相吻合,且静电防护层与冰丝层之间相互贴合。
[0017]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
[0018]外面料;
[0019]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外面料的上方;
[0020]抗皱层,设置于所述隔热层的外部外侧。
[0021]优选的,所述外面料与隔热层之间尺寸相吻合,且外面料与抗皱层之间为一体结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使用者通过抗菌层对细菌进行一定的隔绝,从而减少细菌对使用者的危害,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冰丝层贴合在静电防护层的内部,从而使用时通过冰丝层增加舒适感,在温度较高时,冰丝层的凉感便于传递到身体上,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抗皱层均匀铺散在隔热层的外部,从而在对面料进行折叠时,通过抗皱层便于缓解折皱的问题。
[0023]通过抗菌层的设置,抗菌层通过与吸湿层平行,使得吸湿层在吸附汗水时,抗菌层对细菌进行一定的隔绝,使得细菌难以通过汗水移动到亲肤机构内部,从而减少细菌对使用者的危害,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通过储湿层便于对吸附的汗水进行收集,使得面料难以贴合在使用者的身上,从而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使得舒适度,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0024]通过冰丝层的设置,静电防护层与内面料大小相同,从而在使用时,通过静电防护层便于对静电进行一定的隔绝,使得面料在使用中难以产生静电,从而缓解静电对使用者造成的危害,冰丝层贴合在静电防护层的内部,从而使用时通过冰丝层增加舒适感,在温度较高时,冰丝层的凉感便于传递到身体上,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
[0025]通过抗皱层的设置,隔热层与外面料尺寸相同,从而在对温度进行阻隔时,便于对外面料进行全面阻隔,从而缓解温度过高对皮肤的损伤,达到提高面料使用舒适度的作用,抗皱层均匀铺散在隔热层的外部,从而在对面料进行折叠时,通过抗皱层便于缓解折皱的问题,使得面料的美观性的到提高,达到便于使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压边;2、缝合线;3、亲肤机构;301、内面料;302、静电防护层;303、冰丝层;4、抗菌机构;401、抗菌层;402、吸湿层;403、储湿层;5、保护机构;501、外面料;502、隔热层;503、抗皱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包括压边1、缝合线2、亲肤机构3、抗菌机构4和保护机构5,压边1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缝合线2,压边1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亲肤机构3,亲肤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抗菌机构4,抗菌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5;
[0031]抗菌机构4包括:
[0032]抗菌层401;
[0033]吸湿层402,贴合于所述抗菌层401的上方;
[0034]储湿层403,设置于所述吸湿层402的上方。
[0035]抗菌层401与吸湿层402之间相互平行,且吸湿层402与储湿层403之间相互贴合,抗菌层401通过与吸湿层402平行,使得吸湿层402在吸附汗水时,抗菌层401对细菌进行一
定的隔绝,使得细菌难以通过汗水移动到亲肤机构3内部,从而减少细菌对使用者的危害,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通过储湿层403便于对吸附的汗水进行收集,使得面料难以贴合在使用者的身上,从而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使得舒适度,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
[0036]压边1与缝合线2之间相互垂直,且压边1与内面料301之间呈包裹状,通过缝合线2对压边1进行一定的缝合,使得压边1对内面料301的切边进行包裹,从而在使用内面料301时,减少内面料301毛边过多造成的勾丝问题,从而便于对内面料301进行一定的保护。
[0037]亲肤机构3还包括:
[0038]内面料301;
[0039]静电防护层302,设置于所述内面料301的下方;
[0040]冰丝层303,贴合于所述静电防护层302的下方;
[0041]静电防护层302与内面料301大小相吻合,且静电防护层302与冰丝层303之间相互贴合,静电防护层302与内面料301大小相同,从而在使用时,通过静电防护层302便于对静电进行一定的隔绝,使得面料在使用中难以产生静电,从而缓解静电对使用者造成的危害,冰丝层303贴合在静电防护层302的内部,从而使用时通过冰丝层303增加舒适感,在温度较高时,冰丝层303的凉感便于传递到身体上,从而达到提高凉感的作用。
[0042]保护机构5还包括:
[0043]外面料501;
[0044]隔热层502,设置于所述外面料501的上方;
[0045]抗皱层503,设置于所述隔热层502的外部外侧;
[0046]外面料501与隔热层502之间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包括压边、缝合线、亲肤机构、抗菌机构和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缝合线,所述压边的内侧下方设置有亲肤机构,所述亲肤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抗菌机构,所述抗菌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抗菌机构包括:抗菌层;吸湿层,贴合于所述抗菌层的上方;储湿层,设置于所述吸湿层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与吸湿层之间相互平行,且吸湿层与储湿层之间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凉感、抗菌型涤纶超仿真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与缝合线之间相互垂直,且压边与内面料之间呈包裹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林王内利胡宝拴黄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