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9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9
本申请涉及面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包括至少两个涤纶面料层,相邻两个涤纶面料层之间设置有竹炭中间层,竹炭中间层上开设有若干穿孔,穿孔中穿设有锦纶弹性索,锦纶弹性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该竹炭中间层两侧的涤纶面料层,涤纶面料层和竹炭中间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相连。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涤纶面料层之间通过竹炭中间层和锦纶弹性索进行限制,使该面料在具有较好的触感的同时,不易褶皱,具有较好的抗皱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皱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皱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皱复合面料


[0001]本申请涉及面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皱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在面料运用领域中,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料褶皱一般是由于,在面料使用和洗涤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分子间的弱作用力,如氢键等,断裂后,在新的位置形成了新键,因此导致面料中层与层、纤维与纤维之间发生错位。
[0003]一般为了解决面料的抗皱性能,需要对面料进行改性和处理,使之形成更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化学键,进而使排布的层结构和纤维结构更加稳定,但是该方案会影响面料自身的触感,使面料的柔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柔顺度且具有一定抗皱能力的面料,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皱复合面料。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皱复合面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包括至少两个涤纶面料层,相邻两个所述涤纶面料层之间设置有竹炭中间层,所述竹炭中间层上开设有若干穿孔,所述穿孔中穿设有锦纶弹性索,所述锦纶弹性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该竹炭中间层两侧的涤纶面料层,所述涤纶面料层和竹炭中间层之间通过胶粘剂层相连。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锦纶弹性索对面料之间进行连接,在使用和洗涤的过程中,由于锦纶弹性索从穿孔中穿过,因此其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引导面料在发生层结构错位的时候,回复为初始状态,减少面料褶皱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锦纶弹性索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而竹炭中间层较为柔软,因此对于面料本身的柔软触感和性能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0008]可选的,所述涤纶面料层设置有三层,所述竹炭中间层设置有两层。
[0009]通过三层涤纶面料层和两层竹炭中间层依次排列的设定方式,依次堆叠形成的体系具有更好的抗皱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竹炭中间层的两面均设置有防滑突起,所述涤纶面料层朝向竹炭中间层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卡设防滑突起的凹槽。
[0011]通过设置防滑突起和凹槽,防滑突起和凹槽可以较好地限制给和涤纶面料层之间的相对位移,进一步提高该面料的抗皱性能。
[0012]可选的,所述防滑突起卡设于凹槽中的一面为圆弧面。
[0013]采用圆弧面的突起有助于提高面料整体的触感,使面料具有更好的舒适度。
[0014]可选的,所述防滑突起相较于竹炭中间层的突起高度不大于竹炭中间层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突起采用较小的厚度,对于触感的影响更小,且是由于锦纶弹性索的定位作用,防滑突起只需要大致限制移动即可,不需要很强的限制能力,因
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留面料的弹性,使面料在穿着和使用时更加舒适。
[0016]可选的,所述穿孔在竹炭中间层上呈矩阵排列。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矩阵排列的穿孔和锦纶弹性索,可以使面料内部的回复力分布更加均匀,整体具有均匀稳定的弹性和较好的抗皱能力。
[0018]可选的,该面料的两侧还设置有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所述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与涤纶面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剂层。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本身较为柔软,褶皱不明显的同时,也可以提供较为出色的触感,由于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与涤纶面料层之间通过胶粘层相连,因此在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本身会在涤纶面料层的带动下复位,不易保持褶皱状态,可以在提高触感的作用下进一步抗皱性能。
[0020]可选的,所述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的厚度不大于涤纶面料层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0021]采用较薄的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其抗皱能力更强,且可以与涤纶米娜料层更好地贴合,在舒适度和抗皱性能上均是更好的选择。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3]1、在本申请中,采用涤纶面料曾和竹炭中间层,并在竹炭中间层上开设穿孔,通过锦纶弹性索对涤纶面料层进行限位,减少面料本身的褶皱的同时,面料具有较好的触感和舒适度。
[0024]2、在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中,通过添加莫代尔

涤纶符合层,使得面料表面的折痕更加不明显,且具有更好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1中抗皱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实施例1中竹炭中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实施例2中抗皱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实施例4中抗皱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涤纶面料层;2、竹炭中间层;3、胶粘剂层;4、锦纶弹性索;5、防滑突起;6、穿孔;7、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三层涤纶面料层1,在相邻两层涤纶面料层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竹炭中间层2。涤纶面料层1和竹炭中间层2之间设置有胶粘剂层3,用于对竹炭中间层2和涤纶面料层1进行粘接。
[0032]参照图1和图2,在竹炭中间层2上呈矩阵排列的状态开设有若干穿孔6,穿孔6均匀分布,在每个穿孔6中均穿设有一根锦纶弹性索4,锦纶弹性索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该竹炭中间层2两侧的涤纶面料层1上。在同一排穿孔6的中间设置有防滑突起5,在涤纶面料层1上朝向竹炭中间层2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卡设防滑突起5的凹槽。防滑突起5背向竹炭中间层2的一面为球面,防滑突起5突出于竹炭中间层2表面的高度为竹炭中间层2厚度的五分之一。
[0033]实施例2,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参照图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面料两侧的涤纶面料层1外,还设置有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7,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7通过胶粘剂层3站街在涤纶面料层1上,莫代尔

涤纶复合层7的厚度为涤纶面料层1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0034]实施例3,一种抗皱复合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防滑突起5突出于竹炭中间层2的高度为竹炭中间层2厚度的二分之一。
[0035]实施例4,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参照图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竹炭中间层2上不设有防滑突起5,在涤纶面料层1上不设有凹槽。
[0036]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抗皱能力和柔顺度的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0037][0038]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通过设置锦纶弹性索,可以同法国锦纶弹性索的牵引作用,减少面料中纤维层和纤维束之间的位移,使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效果,同时,由于面料本身没有经过改性,因此可以保持较好的面料原始触感,较为柔软,后续也可继续通过柔顺剂等进行处理和改性。同时,采用防滑突起,可以减少不同面料层之间的位置移动,即使胶粘剂层发生分离,也不易发生褶皱或脱落。
[0039]在实施例2中,相较于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涤纶面料层(1),相邻两个所述涤纶面料层(1)之间设置有竹炭中间层(2),所述竹炭中间层(2)上开设有若干穿孔(6),所述穿孔(6)中穿设有锦纶弹性索(4),所述锦纶弹性索(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该竹炭中间层(2)两侧的涤纶面料层(1),所述涤纶面料层(1)和竹炭中间层(2)之间通过胶粘剂层(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面料层(1)设置有三层,所述竹炭中间层(2)设置有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皱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中间层(2)的两面均设置有防滑突起(5),所述涤纶面料层(1)朝向竹炭中间层(2)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卡设防滑突起(5)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皱复合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利郝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拓路者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