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微泵的振动板及其压电微泵
[0001]本技术涉及压电微泵
,尤其是一种压电微泵的振动板,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压电微泵的振动板的压电微泵。
技术介绍
[0002]压电驱动型流体输送和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易微小型化,易集成,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医疗、生物、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0003]对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压电微泵,如专利文献CN109869302A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挠性板(振动板)中的梁部为周向设置,导致梁部随致动器(压电振子)弯曲时,容易发生扭转变形,进而导致梁部的根部形成应力集中,容易发生断裂;
[0004]专利文献CN 111980887 A中公开了一种压电微泵的错层支承结构及气体控制装置,其共振板(振动板)中的悬臂为径向设置,虽然能够在梁部随压电振子弯曲时,可大幅度的降低扭转变形,但是其梁部均为设置在共振板的外周,势必会导致共振板与支承板之间的有效连接面积变小,存在连接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微泵的振动板,所述压电微泵具有压电振子(2),所述振动板(3)用于和压电振子(2)配合,其特征在于:该振动板(3)包括振动部(31)和配置在振动部(31)外周的连接部(32),所述振动部(31)上贯穿有过流孔(311);所述连接部(32)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窗口(321),所述窗口(321)内具有用于和压电振子(2)固定连接的连接悬臂(322),所述连接悬臂(322)包括梁部(3221)及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包括内悬臂部(3222)、中间悬臂部(3223)和外悬臂部(3224),所述内悬臂部(3222)和外悬臂部(3224)的数量总和大于三个,所述内悬臂部(3222)的一端均与窗口(32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均与中间悬臂部(3223)的内侧壁连接,中间悬臂部(3223)的外侧壁和外悬臂部(3224)连接,外悬臂部(3224)远离中间悬臂部(3223)的一端和梁部(3221)连接,梁部(3221)远离外悬臂部(3224)的一端悬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微泵的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悬臂部(3222)和外悬臂部(3224)在振动部(31)的周向上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微泵的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悬臂部(3222)和外悬臂部(3224)均具有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微泵的振动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悬臂部(3222)分别位于中间悬臂部(3223)内侧壁的两端,两个所述外悬臂部(3224)均位于中间悬臂部(3223)外侧壁的中间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微泵的振动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悬臂部(3222)均位于中间悬臂部(3223)内侧壁的中间部位,两个所述外悬臂部(3224)分别位于中间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