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都化肥厂专利>正文

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600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其机械控制部分主要由导磁架(1)、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4)、活动铁芯(5)、支架(7)、(12)、锁杆(8)、锁扣(10)、连杆(11)、弹簧(16)等组成。控制电路中的脱扣线圈平时不耗电,工作时电路维持功耗为0.35瓦、充电时间20毫秒、节电效果达99.73%。控制电路元器件少、结构紧凑、印刷板规格为38×45(mm),电路控制板为模块制式,体积等同火柴盒,采用插拔式结构,使用与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低压配电线路中的低压电器,主要是供电系统及机械、化工等设备中使用的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其工作维持线圈一直处于耗电状态,吸持功耗较大,安全性、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见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年出版《工厂配电设计手册》第11章)。近年有一种交流接触器节电保护装置(申请号91215810.7,公告号CN2098087U),采用卡钳式机械自锁机构及控制电路,虽具有欠压、缺相、漏电、触电等保护功能,节电效果明显,但其机械部分卡钳结构使相关配合动作不太可靠,其控制电路线路设计元器件多,相应增加了电路的故障点,采用微动开关触点通过并联电容向脱扣线圈释放电能,由于瞬间释放的电能量较大,容易将开关触点烧坏。本申请目的是不需改动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如CJ12系列),保持其原有功能增加一个能满足低压网络要求的节电装置,其脱扣线圈平时不耗电,工作时电路维持功耗仅为0.35瓦,充电时间仅为20毫秒,节电效果达99.73%。其机械控制部分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控制电路元器件少,仅用一块38×45(mm)印制线路板制成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使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其机械控制部分主要由导磁架(1)、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L(4)、活动铁芯(5)、支架(7)(12)、锁杆(8)、锁扣(10)、连杆(11)、弹簧(16)等组成,控制电路设有储能电路、整流移相滤波网络,整流移相分压滤波网络、抗干扰、保护电路及脱扣供电回路。其特征是锁扣(10)固定在锁杆(8)上,连杆(11)与锁扣(10)活动连接,弹簧(16)套在锁杆(8)上,由定位片(15)及插销(9)定位固定,导磁架(1)内罩有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L(4)及活动铁芯(5),活动铁芯(5)的凹槽端与锁杆(8)的凸槽端契形连接,由螺钉(6)固定;控制电路中的电容储能电路,由二极管D1、电容C1串联组成,脱扣线圈L(4)并联在可控硅SCR及二极管D1与电容C1之间。本技术机械控制部分的连杆为“Z”形,其下端横轴与锁扣(11)活动连接,其上端横轴与交流接触器活动铁芯上夹板(18)焊接,或螺丝固定连接,支架(12)的内孔为方形孔。本技术控制电路中的整流移相滤波网络,由二极管D2、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串联而成,并与集成块Ic同相端相连接,供给集成块Ic、E+端电压及集成块Ic同相端比较电压;整流移相分压滤波网络由二极管D2,电阻R2、R3串联,电容C3与电阻R3并联与集成块Ic反相端相连接,供给集成块Ic反相端比较电压,由集成块Ic输出端与电阻R4、R5串联构成阻尼抗干扰及保护电路;由可控硅SCR电容C1及脱扣线圈L(4)并联构成脱扣共电回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工作原理分述。附图说明图1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主视图图2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右视图图3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控制电路原理图本技术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由锁定、脱扣机构及控制电路组成。在本技术锁定机构中(见图1、2)连杆(11)呈“Z”形其顶端的横轴与交流接触器活动铁芯上夹板(18)焊接或螺丝固定,其下端横轴在脱扣时位于锁扣(10)上斜面。锁杆(8)与锁扣(10)固定连接并由支架(7)、(12)进行固定,支架(7)、(12)由螺钉(14)与底板(13)连接。为防止锁杆(8)前后运动产生轴向偏转角,影响锁扣(10)和连杆(11)的配合位置,支架(12)的内孔为方形孔。锁杆(8)上套有弹簧(16),由定位片(15)及插销(9)固定。当交流接触器活动铁芯(19)作吸合动作时,这一吸合力即带动连杆(11)下端横轴使其着力于锁扣(10)的上斜面,压使锁扣(10)和锁杆(8)向左轴向移位,让出空间供连杆(11)下端横轴下行补位。活动铁芯(19)吸合动作到位后,连杆(11)的下端横轴进入锁扣(10)的锁槽内,此时,连杆(11)对锁扣(10)的压迫力得到解除,弹簧(16)即时释放预应力,推动锁杆(8)向右复位运动,使锁扣(10)对连杆(11)下端横轴达到锁定,从而使交流接触器的A、B、C三相Qc触点得以长时间闭合导通。在本技术脱扣机构中(见图1、2),导磁架(1)罩在骨架(2)、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4)及活动铁芯(5)上,由螺钉(17)与底板(13)连接,组成脱扣机构,活动铁芯(5)的凹槽端与锁杆(8)的凸槽端由连接螺钉(6)连接。当脱扣线圈L(4)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产生极性固定的强磁场,使处于其穿心位置的固定铁芯(3)和活动铁芯(5)形成两段极性排列方向相同的磁铁,将固定铁芯(3)的S极与活动铁芯(5)的N极构成磁通回路,使脱扣线圈(4)所产生的磁场完全作用在固定铁芯(3)的N极与活动铁芯(5)的S极上,由于固定铁芯(3)的位置不变,活动铁芯(5)的S极迅速向固定铁芯(3)的N极方向吸合。由于活动铁芯(5)与锁杆(8)为凹凸契形连接,通过螺钉(6)固定,因而锁杆(8)、锁扣(10)也随活动铁芯(5)运动,当活动铁芯(5)被固定铁芯(3)吸合到位后,锁扣(10)与连杆(11)下端横轴形成位差,给连杆(11)造成脱扣时机,在交流接触器的回位弹簧作用下,连杆(11)迅速离位上升到锁扣(10)的上斜面位置,这时,交流接触器A、B、C三相的QC触点相应同时断开。活动铁芯(5)在被吸合的同时,弹簧(16)受挤压而为锁杆复位储存预应力,当脱扣线圈L(4)在直流电压耗尽失电时,磁场自然消失。弹簧(16)所储存的预应力得到释放,此时,锁杆(8)活动铁芯(5)及锁扣(10)均恢复到原位。在本技术控制电路中(见附图3),设有储能电路,整流移相滤波网络,整流移相,分压、滤波网络。抗干扰及保护电路等。按动启动按钮QA,交流接触器的的A相电压经常闭(停止)按钮TA、启动按钮QA及交流接触器吸合线圈QC至C相电压形成回路,供给QC吸合线圈380伏交流吸合工作电压,各触点QC闭合,给该电路提供220伏交流工作电压。在触点闭合瞬间,电路可分解为三个工作过程A相电压经常闭(停止)按钮TA、QC、熔断器RD、二极管D1及电容C1至O相,组成储能电路对储能电容C1充电;A相电路经常闭(停止)按钮TA、QC触点、熔断器RD、二极管D2及电阻R2、R3组成整流分压移相网络,对电容C3充电,供给集成块Ic反相端一比较电压;A相经常闭(停止)按钮TA、QC触点、熔断器RD、二极管D2、电阻R1及电容C2整流移相后,供给集成块IcE+端工作电压及同相端一比较电压,电压升到直流12伏后由稳压管ZD稳压,组成整流移相、分压滤波网络,由于电阻R1、电容C2时间常数远远大于电阻R2、R3及电容C3,所以在电路得电瞬间,反相端首先得电,而且电压又高于12伏直流电压,因而集成块Ic输出端处于零电位,可控硅SCR不导通,一旦停电或按动常闭(停止)按钮TA,则电阻R3,电容C3的放电常数远远小于电阻R3、R2、R1及电容C2,集成块IC反相端电压很快低于其同相端电压,集成块IC输出端由零电位变为高电位,可控硅SCR导通。电容C1正端经脱扣线圈L(4)、可控硅SCR至电容C1负端构成放电回路,脱扣线圈L产生磁场,引导脱扣机构工作,交流接触器A、B、C相的各QC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其机械控制部分主要由导磁架(1)、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4)、活动铁芯(5)、支架(7)、(12)、锁杆(8)、锁扣(10)、连杆(11)、弹簧(16)等组成。控制电路中的脱扣线圈平时不耗电,工作时电路维持功耗为0.35瓦、充电时间20毫秒、节电效果达99.73%。控制电路元器件少、结构紧凑、印刷板规格为38×45(mm),电路控制板为模块制式,体积等同火柴盒,采用插拔式结构,使用与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 ),活动铁芯(5)与锁杆(8)为契形连接,由螺钉(6)固定;控制电路中的电容储能电路,由二极管D↓[1]与电容C↓[1]串联,脱扣线圈L(4)并联在可控硅SCR及二极管D↓[1]与电容C↓[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其机械控制部分主要由导磁架(1)、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4)、活动铁芯(5)、支架(7)、(12)、锁杆(8)、锁扣(10)、连杆(11)、弹簧(16)等组成,控制电路部分设有电容储能电路,整流、移相、分压、滤波网络、抗干扰及脱扣供电回路等,其特征是锁扣(10)固定在锁杆(8)上,连杆(11)与锁扣(10)活动连接,弹簧(16)套在锁杆(8)上,由定位片(15)及插销(9)定位固定,导磁架(1)内罩有固定铁芯(3)、脱扣线圈L(4)及活动铁芯(5),活动铁芯(5)与锁杆(8)为契形连接,由螺钉(6)固定;控制电路中的电容储能电路,由二极管D1与电容C1串联,脱扣线圈L(4)并联在可控硅SCR及二极管D1与电容C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节电装置,其特征是连杆(11)为“Z”形,其下端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来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都化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