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96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包括槽体和控制槽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在槽体的底部顶端设置有分料锥,分料锥整体呈倒V型,且固定在槽体的底端中部;在分料锥将槽体内部分为左右两个搅拌仓;在每个搅拌仓的内底部分别转动设有一个与分料锥平行设置的搅拌机构,在槽体的外部固定有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驱动电机。优点:分料锥可将石墨粉分别导入到两个搅拌仓中,而搅拌机构则可以对石墨粉进行搅动实现搅拌,利用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效果好,效率高,可杜绝人工搅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分料锥和两个搅拌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石墨粉进行充分搅拌疏松,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


[0001]本技术涉及阳极钢爪生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

技术介绍

[0002]钢爪在浇铸之前,需要蘸石墨,以保证钢爪和炭块组装后的导电性能。石墨槽是钢爪干蘸石墨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包括槽体和控制所述槽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蘸石墨的过程是先将将钢爪移动到槽体的上方,然后启动升降装置,将装有石墨粉的槽体向上托起直至钢爪插入到槽体中完成蘸石墨过程;结束之后,通过升降装置将槽体向下移动复位即可。在蘸石墨的过程中,钢爪会把槽中石墨粉压实,后续钢爪无法均匀蘸到石墨粉,这时就需要人工手动搅拌石墨粉,费时费力,需要员工不断对石墨槽进行手动搅拌处理,效率低,且在导杆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搅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人工手动搅拌需要特制的工器具,增加现场环境管理的压力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的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
[0004]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包括槽体和控制所述槽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在所述槽体的底部顶端设置有分料锥,所述分料锥整体呈倒V型,且固定在所述槽体的底端中部;在所述分料锥将所述槽体内部分为左右两个搅拌仓;在每个所述搅拌仓的内底部分别转动设有一个与所述分料锥平行设置的搅拌机构,在所述槽体的外部固定有驱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的驱动电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所述转轴外部的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底端与所述转轴固定。
[0006]进一步的,共包括若干列沿所述转轴轴向布置的所述搅拌叶片,且若干列所述搅拌叶片在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底端边缘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布置,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边缘旋转90
°
后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上部向其旋转方向弯折。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槽体的外部固定有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搅拌机构的转轴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搅拌机构相对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呈半圆筒型。
[0012]本技术的优点:分料锥可将石墨粉分别导入到两个搅拌仓中,而搅拌机构则可以对石墨粉进行搅动实现搅拌,利用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效果好,效率高,可杜绝人工搅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分料锥和两个搅拌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石墨粉进行充分搅拌疏松,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15]槽体1、升降装置2、分料锥3、搅拌仓4、搅拌机构5、转轴51、搅拌叶片52、驱动电机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包括槽体1和控制槽体1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2,在槽体1顶端外沿固定一圈加强槽钢;在槽体1的底部顶端设置有分料锥3,分料锥3整体呈倒V型,且固定在槽体1的底端中部;在分料锥3将槽体1内部分为左右两个搅拌仓4;石墨粉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分料锥3滑入到两个搅拌仓4中,搅拌仓4的底部呈半圆筒型,与搅拌机构5的搅拌直径向匹配,提高搅拌效果,防止在搅拌仓4的底部形成搅拌死角;
[0018]在每个搅拌仓4的内底部分别转动设有一个与分料锥3平行设置的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转轴51和固定在转轴51外部的若干搅拌叶片52,转轴51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槽体1转动连接,转轴51转动的过程中电动搅拌叶片52转动,对进入到搅拌仓4内的石墨粉进行搅拌;搅拌后的物料到达槽体1上部,槽体1中部的物料再经分料锥3进入到搅拌仓4内,如此反复,实现对物料的重复搅拌疏松;搅拌叶片52的底端与转轴51固定,共包括若干列沿转轴51轴向布置的搅拌叶片52,且若干列搅拌叶片52在转轴5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搅拌叶片52的底端边缘沿转轴51的径向布置,搅拌叶片52的顶端边缘旋转90
°
后沿转轴51的轴向设置,且搅拌叶片52的上部向其旋转方向弯折;搅拌叶片52整体呈勺状,搅拌过程中,其通过下部径向部分对石墨粉径向疏通,而上部轴向部分对石墨粉径向搅动,上下两部分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本实施例中,共设置4列搅拌叶片52,搅拌叶片52用后4mm,宽30mm的锰板扭转制成;
[0019]在槽体1的外部固定有两个驱动电机6,两个驱动电机6分别与两个搅拌机构5的转轴5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6通过减速机与对应的转轴51传动连接,实现低速搅拌,减少粉尘量;两个搅拌机构5相对转动,相对转动的两个搅拌机构将分料锥3处的物料向下搅动到搅拌仓4的内部后再拨动到槽体1两侧上方,分料锥3上方的石墨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经分料锥3进入搅拌仓4内;如此循环,通过两个搅拌就5的相对转动和分料锥3的配合,实现对石墨粉的充分搅动,搅拌充分均匀。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包括槽体和控制所述槽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体的底部顶端设置有分料锥,所述分料锥整体呈倒V型,且固定在所述槽体的底端中部;在所述分料锥将所述槽体内部分为左右两个搅拌仓;在每个所述搅拌仓的内底部分别转动设有一个与所述分料锥平行设置的搅拌机构,在所述槽体的外部固定有驱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的驱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所述转轴外部的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底端与所述转轴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阳极组装干蘸石墨槽,其特征在于,共包括若干列沿所述转轴轴向布置的所述搅拌叶片,且若干列所述搅拌叶片在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阳极组装干蘸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刘鹏吴纣孙艳涛白洁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