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89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下端贯穿于内,第一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第二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对有害气体的净化问题,使有害气体达到排放的标准,且可以完成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的更换。层的更换。层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害气体是指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说对入和动物的健康虽无影响,但使人或动物感到不舒服,影响人或动物舒适度的气体。如NH3、 H2S和CO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一些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植物,不仅美化居室,也可净化空气。如:菊花、茶花、仙客来、紫罗兰、晚香玉、牵牛花、石竹、唐菖蒲等植物,例如:菊花不但能美化环境,使人赏心悦目,更具有净化空气的奇特功能,被称为空气的“卫士”。据科学观察研究,菊花不畏烟尘污染,对于一些有害气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特别是母菊花,在使人生畏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空气中,依旧能茁壮成长、枝叶并茂,比其他的植物抗污和净化能力强许多。因此在居住区多栽种菊花,对净化空气和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0003]然而现有的有害气体处理装置中的滤网通常采用固定连接,不利于对滤网的更换,使装置的使用时间较短,且不便于对滤网的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网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下端贯穿于储水箱内,所述第一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第二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所述抽气泵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且第三进气管贯穿于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二外壳与过滤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进气管,两个第四进气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二外壳与过滤箱内,所述过滤箱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每两两所述滑槽之间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块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卡块,三个所述挡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过滤箱的前端开设有三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卡接有挡板,三个所述第一卡槽的后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卡接有挡块,所述第二卡槽的后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圆槽,且两个第三卡块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二圆槽内,所述过滤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U形块,三个所述U形块的
上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第一圆槽之间卡接有第二卡块。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三个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层。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外壳内装有碱性溶液。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出气口,且两个出气口贯穿于过滤箱内,两个所述出气口卡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于储水箱内,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卡接有第二密封盖。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于第一外壳内,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安装有阀门。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雾化喷头的上端与第一外壳的上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柱。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挡板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壳与储水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的下端均刻有防滑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方案当需要进行有害气体的处理时,将有害气体从第一进气管导入至第一外壳内,而有害气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的粉尘等漂浮颗粒,通过水泵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抽取,使抽取的水进过雾化喷头进行雾化,雾化的水对有害气体内的粉尘颗粒进行附着,使粉尘颗粒的重量增加,通过重力使粉尘与有害气体进行分离,完成对有害气体内的粉尘的分离;分离后的有害气体通过抽气泵的抽取,从第一外壳内转移至第二外壳内,而第二外壳内储存有碱性溶液,有害气体内通常存在大量的酸性物质,而有害气体内的酸性物质在通过碱性溶液时,与碱性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现对有害气体内的酸性物质的脱离;脱酸后的有害气体通过第四进气管进入至过滤箱内,过滤箱内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有害气体通过第一过滤网对其中的水汽进行过滤,有害气体通过第二过滤网对其内的一氧化碳进行过滤,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层对其内部大多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使有害气体不在刺鼻,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最终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净化,使有害气体达到排放的标准。
[0016]2、当需要换取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时,由于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是分别固定于三个固定支架的内壁,所以换取时只需将固定支架拿出,就可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进行更换,而对固定支架的更换需要将第二卡块拿出,再手握把手将固定支架抽出,实现对固定支架的取出,换取新的固定支架,手握新的固定支架,将新的固定支架放置于滑槽内,推动把手使挡板与挡块分别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卡接,对过滤箱进行密封,使有害气体不会泄漏,再手拿第二卡块将第二卡块卡接于第一圆槽使固定支架得到固定,最终完成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层的换取。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外壳;2、储水箱;3、支撑腿;4、过滤箱;5、第二外壳;6、第一进气管;7、第一水管;8、水泵;9、第二水管;10、第二进气管; 11、抽气泵;12、出气口;13、第一密封盖;14、挡板;15、把手;16、进水管;17、第二密封盖;18、出水管;19、阀门;20、第三进气管;21、雾化喷头;22、连接柱;23、固定块;24、固定支架;25、滑槽;26、第四进气管;27、第一卡槽;28、第二卡槽;29、挡块;30、第一卡块;31、第一圆槽;32、U形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工程用有害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2),所述储水箱(2)的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和第二外壳(5),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6),且第一进气管(6)贯穿于第一外壳(1)内,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7),且第一水管(7)贯穿于第一外壳(1)内,所述水泵(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9),且第二水管(9)的下端贯穿于储水箱(2)内,所述第一水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21),所述第二外壳(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1),所述抽气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第二进气管(10)贯穿于第一外壳(1)内,所述抽气泵(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进气管(20),且第三进气管(20)贯穿于第二外壳(5)内,所述第二外壳(5)与过滤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进气管(26),两个第四进气管(26)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二外壳(5)与过滤箱(4)内,所述过滤箱(4)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块(23),每个所述固定块(23)的上端均开设有滑槽(25),每两两所述滑槽(25)之间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支架(24),所述固定支架(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9),所述挡块(2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块(29)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卡块(35),三个所述挡板(1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0),所述第一卡块(30)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圆槽(31),所述过滤箱(4)的前端开设有三个第一卡槽(27),所述第一卡槽(27)内卡接有挡板(14),三个所述第一卡槽(27)的后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8),所述第二卡槽(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宇陈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灏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