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86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轴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并在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轴外侧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空间中;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至少两个凸筋,且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防止漆包线松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将漆包线卡住,使得线圈不会松动,避免了现有技术导致漆包线断线,或者因线圈来回窜动而发生异常响声的现象发生。回窜动而发生异常响声的现象发生。回窜动而发生异常响声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电子器件中,有不少的电子器件是带有线圈的,比如,继电器、电磁铁、电感、电流互感器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小型化的要求,在各种使用场景中,要求这些带线圈的电子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生产过程的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带线圈的电子器件比如继电器采用回流焊的工艺越来越多。在经过回流焊或者类似工艺加工过程中,继电器会承受高温烘烤,高温后继电器内部漆包线绕制成的线圈会出现松动,在客户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断线,或者出现异常响声。
[0003]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线圈架结构包括绕线轴101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102,并在两端凸缘102之间的绕线轴101外形成绕线空间,且绕线空间中缠绕有漆包线103,由于漆包线103受热后漆膜带有粘性,会将临近的漆包线往中间拉,即漆包线103会在绕线轴101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即垂直于轴向方向)向中间收缩,这样会导致漆包线103与线圈架存在缝隙,具体的,会在漆包线103与绕线轴10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缝隙104,以及在漆包线103与凸缘10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缝隙105,从而导致线圈松动,最终在继电器使用过程中导致漆包线断线,或者因线圈来回窜动而发生异常响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通过结构改进,能够实现将漆包线卡住,使得线圈不会松动,避免了现有技术导致漆包线断线,或者因线圈来回窜动而发生异常响声的现象发生。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轴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并在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轴外侧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空间中;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至少两个凸筋,且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防止漆包线松动。
[0006]所述至少两个凸筋相对于绕线轴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7]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对齐分布。
[0008]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错位分布。
[0009]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分别处在对应于绕线轴的长度的中心线的其中一侧。
[0010]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至少四个凸筋;其中的至少两个凸筋作为一组分布在绕线轴的长度的中心线的其中一侧,另外的至少两个凸筋作为另一组分布在绕线轴的长度的中心线的另一侧。
[0011]所述凸筋的朝向所述凸缘的面设为平面。
[0012]所述凸筋的朝向所述凸缘的面设为弧形面。
[0013]所述凸筋的朝向所述凸缘的面设为异形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至少两个凸筋;所述至少两个凸筋相对于绕线轴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且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防止漆包线松动。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沿图2中的A

A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一个角度);
[0022]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7是沿图6中的B

B线的剖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沿图8中的C

C线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的结构剖视图;
[0027]图11是沿图10中的D

D线的剖视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线圈架的结构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见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包括线圈架2和漆包线1;所述线圈架2包括绕线轴21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22,并在两端凸缘22之间的绕线轴外侧形成绕线空间23;所述漆包线1缠绕在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空间23中;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轴21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两个凸筋3;所述两个凸筋3相对于绕线轴21的中心轴线N呈对称分布,且所述两个凸筋3在对应于绕线轴21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1,防止漆包线1松动。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凸筋3在对应于绕线轴21的轴线N方向呈对齐分布。
[0032]如图3所示,绕线轴21的轴线方向,对应于设有两个凸筋3的位置处,其线圈架2在绕线轴21的径向的截面成一个近似于菱形的形状。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筋3的朝向两侧的凸缘的面均设为平面。
[0034]当然,所述凸筋3的朝向凸缘的面也可以为弧形面,或者是异形面。
[0035]而且,凸筋3的朝向凸缘的两个面中,还可以是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弧形面或异
形面等组合。
[0036]本实施例中,两个凸筋3分别处在对应于绕线轴21的长度的中心线M的其中一侧。
[0037]本技术的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采用了在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轴21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两个凸筋3;所述两个凸筋3相对于绕线轴21的中心轴N呈对称分布,且所述两个凸筋3在对应于绕线轴21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防止漆包线松动。
[0038]线圈经过高温后,线圈会向中间收缩,本技术的这种线圈架结构,在高温后漆包线会向更厚实部分的中间收缩(如图2、图3中的箭头所指),而变截面的尖端部位的线圈不会出现缝隙,从而会将漆包线卡住不会发生转动,又因凸筋3两侧限制线圈左右运动,从而使线圈不会来回窜动,保证了线圈不会松动;因凸筋两侧限制线圈左右运动,所以靠近凸筋3的凸缘的内侧端面板间可以基本不出现缝隙;由于变截面仅是局部,绕线轴大部分还是近似圆形,所以本技术的线圈架对线圈的磁场影响非常小。
[0039]实施例二
[0040]参见图8、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线圈架2的绕线轴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轴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并在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轴外侧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中,还一体向外凸伸设有至少两个凸筋,且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径向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以利用三角形的尖端特征来卡住对应的漆包线,防止漆包线松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凸筋相对于绕线轴的中心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对齐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凸筋在对应于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木杜存记王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