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60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包括外导管和内导管,内导管穿过内导管内部,操作索穿过内导管,操作索一端设置有网篮,外导管靠近网篮一端外边缘设置有球囊;沿外导管的延伸方向,球囊的两侧均设置有造影剂出口;网篮上设置有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导丝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不仅能用于快速引导网篮移动方向,也可以用于附件与导丝脱离并保持导丝在胆管内。该种网篮可以通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实现附件快速导向以及导丝的快速脱离,还能够利用球囊实现定位、阻隔造影剂和取石的功能。影剂和取石的功能。影剂和取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

技术介绍

[0002]胆总管结石( 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 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可引起腹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甚至致命。随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治疗已成为 CBDS 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等常规方法,胆总管取石的成功率可达 85% ~ 90%。中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指南( 2018 版)推荐胆总管结石可使用球囊和网篮取石。
[0003]相对于球囊,网篮更加牢固,牵拉力更强,但由于结构原因,网篮不易对较小的结石进行“抓取”,并且当乳头切开不充分或是结石比预估的更大时,网篮取石偶尔可能造成结石的嵌顿,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球囊取石在美国更多作为首选。Ozawa 等的一项多中心 RCT 研究表明,网篮与球囊取石方法在结石直径 < 11 mm 时,取石成功率相近( 81. 3% vs 83. 9% ,P = 0. 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胰腺炎、胆管炎等术后并发症方面,2 种方法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 6. 6% vs 10. 8% ,P = 0. 309) 。然而在另一项 Ishi watari 等的研究中,球囊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清除率要高于网篮取石( 92. 3% vs 80. 0% ,P =0. 037)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结石大小、术者经验等因素,合理选择取石方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胆总管大结石碎石后,经常应用网篮取石后,还要行球囊清理,然后封堵造影确认结石是否清理干净,而这2种附件经常在取石过程中来回更换,这样不仅增加了操作时间,也增加了附件在使用中污染的机率,同时2种附件也增加了患者的费用。
[0004]临床用取石球囊时,导丝需要通过1.95米的球囊腔道,操作时间较长,使用快速交换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导丝交换时间长的问题,而操作中,对于紧贴胆管壁的结石,可旋转的网篮,能更换的套取结石,而目前临床所见的相关附件不能将这些功能集中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该种网篮还包括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可以通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实现导向以及导丝的快速脱离,还能够利用球囊实现定位、阻隔造影剂和取石的功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包括外导管和内导管,内导管穿过外导管内部,其特征在于:操作索穿过内导管,操作索一端设置有网篮,外导管靠近网篮一端外边缘设置有球囊;
[0008]沿外导管的延伸方向,球囊的两侧均设置有造影剂出口;
[0009]网篮上设置有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导丝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用于引导网篮移动方向,导丝快速交换装置用于快速与导丝脱离。
[0010]导丝快速交换装置为空心管状结构,组成网篮的任意一根网绳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
[0011]导丝快速交换装置的长度不超过5mm。
[0012]内导管靠近网篮一端设置有远端造影剂出口,球囊远离网篮一侧与外导管的连接处设置近端造影剂出口。
[0013]远端造影剂出口与远端造影剂注入管连接,远端造影剂注入管穿过内导管;近端造影剂出口与近端造影剂注入管连接,近端造影剂注入管穿过外导管。
[0014]球囊与球囊连接腔道一端连通,球囊连接腔道穿过外导管。
[0015]外导管远离网篮一端设置有固定腔,内导管、近端造影剂注入管和球囊连接腔道均穿过固定腔,固定腔用于密封外导管端部,固定腔还用于固定内导管、近端造影剂注入管和球囊连接腔道。
[0016]球囊膨大后最大直径为12~18mm。
[0017]该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操作索穿过内导管与网篮连接,通过操作索能够控制网篮伸缩和旋转。
[0018]第二,网篮上安装有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导丝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能够使网篮精准导向移动至目标位置,当网篮移动到目标位置后能够导丝能够快速抽离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完成导丝的快速脱离,同时也能根据需求保留导丝在胆管内。
[0019]第三,球囊膨大展开后能够实现外导管端部的固定,为网篮的精准操作提供了基础;来球囊本身也能够作为取石的备用方案。
[0020]第四,球囊两侧均设置有造影剂出口;远端造影出口注射造影剂,造影剂从远端造影出口造影,同临床常见的造影相同,显示开口上端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及整个胆总管的造影,但对于胆总管中断或上端非常狭窄段,导丝需要通过狭窄困难时,常规造影通常需要大剂量的注射造影剂,往往因为乳头开口的自然通道,不能很好甚至不能显示非常狭窄段,无法给予标记行导丝引导,本申请中球囊打开后,不仅可以实现球囊上段的造影,显示狭窄的段,利于导丝引导,而且也能在近端造影口注射造影,防止在不需要球囊上段特别是肝内胆管有造影剂时进入造影剂 ,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中导丝快速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1、外导管;2、球囊;3、内导管;4、网篮;5、导丝快速交换装置;6、远端造影剂出口;7、近端造影剂出口;8、操作索;9、远端造影剂注入管;10、近端造影剂注入管;11、球囊连接腔道;12、固定腔;13、导丝;14、导丝远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包括外导管1和内导管3,内导管3穿过外导管1内部,其特征在于:操作索8穿过内导管3,操作索8一端设置有网篮4,外导管1靠近网篮4一端外边缘设置有球囊2;
[0026]沿外导管1的延伸方向,球囊2的两侧均设置有造影剂出口;
[0027]网篮4上设置有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导丝13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用于引导网篮4移动方向,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用于快速与导丝13脱离。
[0028]本实施例中,操作索8穿过内导管3并与内导管3滑动连接,通过端部的操作手柄操纵操作索8沿内导管3轴向滑动时,能够带动网篮4伸缩运动;通过端部的操作手柄操纵操作索8可进行360
°
旋转,当结石紧贴于胆管壁时,操作索8旋转可实现网篮4的旋转,便于紧贴胆管壁的结石套取。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包括外导管(1)和内导管(3),内导管(3)穿过外导管(1)内部,其特征在于:操作索(8)穿过内导管(3),操作索(8)一端设置有网篮(4),外导管(1)靠近网篮(4)一端外边缘设置有球囊(2);沿外导管(1)的延伸方向,球囊(2)的两侧均设置有造影剂出口;网篮(4)上设置有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导丝(13)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用于引导网篮(4)移动方向,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用于快速与导丝(13)脱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其特征在于: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为空心管状结构,组成网篮(4)的任意一根网绳穿过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其特征在于:导丝快速交换装置(5)的长度不超过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丝快速交换装置和球囊的可旋转取石网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3)靠近网篮(4)一端设置有远端造影剂出口(6),球囊(2)远离网篮(4)一侧与外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平李雯沈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