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34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平行设置;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压力传导结构;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冠梁、多个嵌入梁、多个连系梁以及钢冠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和压力传导结构,前后排桩通过连系梁的作用形成空间组合的超静定结构,后排桩所受土压力可由连系梁及桩间土传递给前排桩,且在连系梁作用下面对基坑多种复杂的外荷载作用,结构本身的内力分布可以自动调整,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后排拉森钢板桩不仅起到支挡作用,还具备良好的止水帷幕效果,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可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材料和成本。节约了材料和成本。节约了材料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涉及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型市政设施、大量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发建设以及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大量的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该结构既要起到挡土作用,又要防止基坑外水土流失,使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通常情况下,在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将两排桩按照平行分布的原则进行排列,这就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但是双排桩支护结构也可以按照举行或者是梅花的形状进行分布排列,用刚性冠梁将两排桩的桩顶连接在一起,并与坑壁的方向相平行,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我国的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普通双排桩支护结构由前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前后排桩压顶冠梁和连系梁构成,该支护结构利用前后排桩和连系梁形成空间门架。普遍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缺点是,对于需要截水的基坑工程,由于前后排分离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无法形成止水帷幕,所以需要另设止水帷幕,因此增加了施工工序和工程造价,而且采用的灌注桩数量较多,施工过程泥浆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由多个钻孔灌注桩间隔均匀排列而成;所述后排桩由多个拉森钢板桩开口方向交错设置地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平行设置;
[0007]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压力传导结构;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冠梁、多个嵌入梁、多个连系梁以及钢冠梁;所述嵌入梁和连系梁与冠梁垂直设置;
[0008]所述冠梁设于多个钻孔灌注桩顶部,且多个钻孔灌注桩的顶部分别嵌入冠梁下部内;所述多个嵌入梁间隔均匀排列且一端嵌入冠梁侧面内,另一端分别与连系梁一端连接;所述多个连系梁另一端通过钢冠梁与拉森钢板桩顶部侧面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嵌入梁与连系梁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系梁与钢冠梁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钢冠梁与拉森钢板桩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钢冠梁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加劲肋。
[0013]优选地,所述嵌入梁、连系梁以及钢冠梁的材质均为H型钢。
[0014]优选地,在压力传导结构下方的软弱土类型的桩间土内还设有多个水泥土搅拌
桩。
[0015]优选地,所述多个水泥土搅拌桩的排列方向与压力传导结构的方向相同。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设置双排桩支护结构,且设置了压力传导结构,形成门式空间结构,前后排桩通过连系梁的作用形成空间组合的超静定结构,后排桩所受土压力可由连系梁及桩间土(桩间土为软弱土时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强)传递给前排桩,且在连系梁作用下面对基坑多种复杂的外荷载作用,结构本身的内力分布可以自动调整,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后排的拉森钢板桩不仅起到支挡作用,还具备良好的止水帷幕效果,采用静压植桩的施工方式,具有无振动,噪音小,精度高且施工作业面小的优点,施工完成后可以进行回收,对土层扰动较少。
[0018]2、本技术适用于支护深度较大且具有止水要求的基坑。相较于单排桩加常规止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的支护结构,在前排混凝土桩以及后排拉森钢板桩的协同作用下,在控制变形方面更具优势。且本技术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基坑止水帷幕,不仅施工速度快,还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止水帷幕渗漏的问题,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材料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附图中,0

基坑地面,1

钻孔灌注桩,2

拉森钢板桩,3

压力传导结构,4

冠梁,5

嵌入梁,6

连系梁,7

钢冠梁,8

加劲肋,9

水泥土搅拌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下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由多个钻孔灌注桩1间隔均匀排列而成;所述后排桩由多个拉森钢板桩2开口方向交错设置地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平行设置。
[0025]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压力传导结构3;所述压力传导结构3包括冠梁4、多个嵌入梁5、多个连系梁6以及钢冠梁7(所述嵌入梁5、连系梁6以及钢冠梁7的材质均为H型钢);所述嵌入梁5和连系梁6与冠梁4垂直设置。
[0026]所述冠梁4设于多个钻孔灌注桩1顶部,且多个钻孔灌注桩1的顶部分别嵌入冠梁4下部内;所述多个嵌入梁5间隔均匀排列且一端嵌入冠梁4侧面内,另一端分别与连系梁6一端连接;所述多个连系梁6另一端分别通过钢冠梁7与拉森钢板桩2顶部侧面连接。本实施例中,嵌入梁5与连系梁6、连系梁6与钢冠梁7、钢冠梁7与拉森钢板桩2之间均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钢冠梁7上还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加劲肋8。
[0027]当该支护结构的的桩间土的土质为软弱土时,还可在桩间土内还设置多个与压力传导结构3的方向相同的水泥土搅拌桩9(图1中未示出)。
[0028]使用时,将钻孔灌注桩1和拉森钢板桩2按位置打好,钻孔灌注桩1顶部预留前排桩主筋,拉森钢板桩2上部侧面预留螺孔,将冠梁4的钢筋与前排桩主筋、嵌入梁5与冠梁4钢筋分别绑扎好,并使压力传导结构3的各部件连接好,对冠梁4进行混凝土整体浇注处理,待双排桩支护结构各部分均满足强度要求时,开展基坑作业。
[0029]本实施例未详尽描述之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桩和后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由多个钻孔灌注桩间隔均匀排列而成;所述后排桩由多个拉森钢板桩开口方向交错设置地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平行设置;在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的压力传导结构;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冠梁、多个嵌入梁、多个连系梁以及钢冠梁;所述嵌入梁和连系梁与冠梁垂直设置;所述冠梁设于多个钻孔灌注桩顶部,且多个钻孔灌注桩的顶部分别嵌入冠梁下部内;所述多个嵌入梁间隔均匀排列且一端嵌入冠梁侧面内,另一端分别与连系梁一端连接;所述多个连系梁另一端通过钢冠梁与拉森钢板桩顶部侧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止水帷幕作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梁与连系梁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孝夺江杰吕政凡李结全白露秦金喜温亦龙黄中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岩土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