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2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灌注桩注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钢筋笼,钢筋笼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注浆机构,注浆机构包括荷载箱、上位移管、下位移管、注浆器和回路管,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均与荷载箱固定连接,并连通,注浆器分别设置在荷载箱、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上,并与荷载箱、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的内部连通,回路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注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荷载箱上安装注浆装置,能够实现桩端桩侧同时注浆,从而提高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提高桩的承载力,达到减少桩的长度,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整个基桩部分进行注浆加固,大大的提高基桩承载力。桩承载力。桩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灌注桩注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基础形式,因其选择灵活、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对环境污染较小等优点,该基础形式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桩周土及桩端持力层的扰动,会导致桩侧泥皮和桩端沉渣的产生,从而影响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发挥,造成桩基承载力大大降低,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楼层越来越高,设计使用的桩基础也越来越长,在控制一定桩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单桩承载承载力也是工程界关注的问题。
[0003]自平衡法静载荷试验以其不受场地、吨位限制,费用少,工期短等优势,已经成为检测单桩极限承载力较可靠的方法,特别是在吨位大、承载力高、桩身超长等桩身承载力检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工程界,尤其是超长灌注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自平衡的工程试桩能否作为工程桩使用是工程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因为自平衡试验后,荷载箱处为断开状态,上下两段桩完全分节,这会导致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4]而后注浆技术能改善上述的问题,提高桩基极限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同时也能使浆液灌满荷载箱周围的孔隙使上下两段桩结合在一起。因此,采用后注浆施工工艺,可有效解决自平衡试桩法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桩身承载力,减少桩长,节约桩基成本,提高施工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用于解决多层荷载箱基桩自平衡法试桩试验后注浆问题。
[0006]通过后注浆提高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平衡试桩试验的同时完成桩端桩侧后注浆工作。该装置通过在荷载箱上安装注浆装置,能够实现桩端桩侧同时注浆,从而提高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提高桩的承载力,达到减少桩的长度,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包括钢筋笼,钢筋笼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注浆机构,注浆机构包括荷载箱、上位移管、下位移管、注浆器和回路管,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均与荷载箱固定连接,并连通,注浆器分别设置在荷载箱、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上,并与荷载箱、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的内部连通,回路管连接相邻的两个注浆机构。
[0009]进一步地,上位移管的外侧设置有上位移保护管,下位移管的外侧设置有下位移保护管,注浆器设置在上位移保护管和下位移保护管的外侧,并与上位移管和下位移管连通。
[0010]进一步地,荷载箱包括外钢环、千斤顶和内钢环,内钢环设置在外钢环的内侧,并不接触设置,千斤顶设置在外钢环和内钢环之间并与外钢环和内钢环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千斤顶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将外钢环、千斤顶和内钢环固定连接为一体。
[0012]进一步地,千斤顶设置有进油口。
[0013]进一步地,回路管设置为两段管,两段管之间设置橡胶软管套合设置。
[0014]进一步地,注浆器上设置有三个喷射口,三个喷射口设置为发散结构,喷射口上设置有橡胶塞。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荷载箱上安装注浆装置,能够实现桩端桩侧同时注浆,从而提高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提高桩的承载力,达到减少桩的长度,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整个基桩部分进行注浆加固,大大的提高基桩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荷载箱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荷载箱正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注浆器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回路管剖面图。
[0022]附图中,1

荷载箱,2

上位移管,3

下位移管,4

外钢环,5

下位移保护管,6

上位移保护管,7

千斤顶,8

进油口,9

内钢环,10

注浆器,11

回路管,12

橡胶软管,13

橡胶塞,14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包括钢筋笼,钢筋笼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注浆机构,注浆机构包括荷载箱1、上位移管2、下位移管3、注浆器10和回路管1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均与荷载箱1固定连接,并连通,注浆器10分别设置在荷载箱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上,并与荷载箱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的内部连通,回路管11连接相邻的两个注浆机构。
[0025]基于多层荷载箱静载试验而技术的后注浆装置,所以,首先应根据地质勘察条件设计出合适的基桩尺寸,根据需求设计所需的荷载箱数量。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位移管2的外侧设置有上位移保护管6,下位移管3的外侧设置有下位移保护管5,注浆器10设置在上位移保护管6和下位移保护管5的外侧,并与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连通。
[0027]本技术实施例中,荷载箱1包括外钢环4、千斤顶7和内钢环9,内钢环9设置在
外钢环4的内侧,并不接触设置,千斤顶7设置在外钢环4和内钢环9之间并与外钢环4和内钢环9固定连接。
[0028]本技术实施例中,千斤顶7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将外钢环4、千斤顶7和内钢环9固定连接为一体。千斤顶7设置有进油口8。回路管11设置为两段管,两段管之间设置橡胶软管12套合设置。注浆器10上设置有三个喷射口,三个喷射口设置为发散结构,喷射口上设置有橡胶塞13。
[0029]装置施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0]步骤1:对钢筋笼主体、荷载箱和位移管进行设计和安装;
[0031]步骤2:根据基桩的地质条件,确定基桩的尺寸,计算各个荷载箱放置点,设计出相应的安装图纸;
[0032]步骤3:制作荷载箱、位移管、注浆器,按照设计图纸先将注浆器跟位移管安装在一起,然后将位移管焊接在荷载箱的外钢环上;
[0033]步骤4:通过回路管将同一个荷载箱的外钢环连接在一起,将钢筋笼跟荷载箱焊接成一个整体的钢筋笼;
[0034]步骤5:在位移管顶部进行注水,测试各个整个注浆系统的连通性以及注浆器的喷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包括钢筋笼,其特征在于:钢筋笼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注浆机构,注浆机构包括荷载箱(1)、上位移管(2)、下位移管(3)、注浆器(10)和回路管(1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均与荷载箱(1)固定连接,并连通,注浆器(10)分别设置在荷载箱(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上,并与荷载箱(1)、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的内部连通,回路管(11)连接相邻的两个注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位移管(2)的外侧设置有上位移保护管(6),下位移管(3)的外侧设置有下位移保护管(5),注浆器(10)设置在上位移保护管(6)和下位移保护管(5)的外侧,并与上位移管(2)和下位移管(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荷载箱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荷载箱(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孝夺江杰桑润辉牙政锐郑华庭陶福成曾昱楚白露陈广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岩土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