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辉专利>正文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60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外壳、下层外壳和缓冲器,上层外壳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器,缓冲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壳,上固定壳的一侧均贯通连接有固定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上层外壳、下层外壳、缓冲器、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使本装置在对线圈进行保护时,当外界的因素对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造成碰撞后,碰撞力会通过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传到缓冲器处,缓冲器会对传来碰撞力进行缓冲缓解,使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受到的碰撞力大幅度减少,避免碰撞力直接透过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对内部固定保护的线圈造成撞损,减少了对线圈损坏的几率,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保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仪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外加超导磁场,经射频脉冲激励后,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经探测器检测并传输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病人影像并由医生诊断,其中人体电磁信号的采集是由核磁共振仪的探测线圈完成。目前,用于检查骨关节的核磁共振仪探测线圈,用于得到被检查部位的图像。
[0003]但是现有的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由于外壳和固定壳的中间没有缓冲装置,使得当外壳在受到外界的碰撞时,碰撞力会透过固定壳对内部的线圈造成撞损,增加了对线圈损坏的几率,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由于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固定操作不够简便,并且使用时间长后固定处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之间的固定连接稳定性下降,降低了保护装置对线圈的保护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由于外壳和固定壳的中间没有缓冲装置,使得当外壳在受到外界的碰撞时,碰撞力会透过固定壳对内部的线圈造成撞损,增加了对线圈损坏的几率,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由于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固定操作不够简便,并且使用时间长后固定处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之间的固定连接稳定性下降,降低了保护装置对线圈的保护质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外壳、下层外壳和缓冲器,所述上层外壳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器;
[0007]所述缓冲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壳,所述上固定壳的一侧均贯通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壳,所述下固定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线圈固定器,所述固定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栓头,所述固定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圈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滑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圈固定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弹性绑带,所述线圈固定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弹性绑带,所述左弹性绑带和右弹性绑带以线圈固定器为中心对称分布。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弹性绑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母面,所述右弹性绑带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公面,且魔术贴母面与魔术贴公面可契合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栓的外径与固定圈的内径大小相契合,所述固定栓下端的固定板与凹槽的内径相契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环绕在固定条的内壁,所述滑槽的内径大小与固定块的外径大小相契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器分别设置在上层外壳与上固定壳的中间和下层外壳和下固定壳的中间,且缓冲器均呈横向排列分布。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由于外壳和固定壳的中间设有缓冲装置,使得当外壳在受到外界的碰撞时,碰撞力不会直接透过固定壳对内部的线圈造成撞损,减少了对线圈损坏的几率,利于实际使用,且本装置由于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的固定操作非常简便,并且使用时间长后固定处也不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之间的固定连接稳定性提高,提高了保护装置对线圈的保护质量。
[0014]1、通过设置有上层外壳、下层外壳、缓冲器、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使得本装置在对线圈进行保护时,当外界的因素对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造成碰撞后,碰撞力会通过上层外壳和下层外壳传到缓冲器处,缓冲器会对传来碰撞力进行缓冲缓解,使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受到的碰撞力大幅度减少,避免碰撞力直接透过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对内部固定保护的线圈造成撞损,减少了对线圈损坏的几率,利于实际使用。
[0015]2、通过设置有固定栓、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圈、凹槽和滑槽,使得需要将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进固定连接时,先将固定栓底部的固定板对准固定圈内的凹槽处进行插入,随后再将固定栓在固定圈内进行转动,此时固定板一侧的固定块会与固定条一侧的滑槽进行契合连接,使得当再驱使固定栓在固定圈内进行转动时,固定块会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固定栓和固定圈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简便,且长时间的使用下固定栓和固定圈之间也不容易出现松动,进而使得增加了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保护装置对线圈的保护质量。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固定栓和固定圈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二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线圈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上层外壳;2、下层外壳;3、缓冲器;4、上固定壳;5、固定栓;6、固定圈;7、下固定壳;8、线圈固定器;9、固定栓头;10、固定板;11、固定块;12、固定条;13、凹槽;14、滑槽;15、左弹性绑带;16、魔术贴母面;17、右弹性绑带;18、魔术贴公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4所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外壳1、下层外壳2和缓冲器3,上层外壳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器3;
[0024]缓冲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壳4,上固定壳4的一侧均贯通连接有固定栓5,固定栓5的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圈6,固定圈6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壳7,下固定壳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线圈固定器8,固定栓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栓头9,固定栓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圈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条12,固定条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固定条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4。
[0025]其中,线圈固定器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弹性绑带15,线圈固定器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弹性绑带17,左弹性绑带15和右弹性绑带17以线圈固定器8为中心对称分布;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得可以利于左弹性绑带15和右弹性绑带17对线圈进行环绕捆绑,由于左弹性绑带15和右弹性绑带17本身具有弹性,使得左弹性绑带15和右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外壳(1)、下层外壳(2)和缓冲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外壳(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器(3);所述缓冲器(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壳(4),所述上固定壳(4)的一侧均贯通连接有固定栓(5),所述固定栓(5)的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圈(6),所述固定圈(6)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壳(7),所述下固定壳(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线圈固定器(8),所述固定栓(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栓头(9),所述固定栓(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圈(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条(12),所述固定条(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3),所述固定条(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器(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弹性绑带(15),所述线圈固定器(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弹性绑带(17),所述左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