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4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包括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以及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与可降解涤纶面料层之间通过可降解黏胶层连接,双层结构均可降解,清洁环保;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均具有独特的线圈结构,其中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在正反两面均具有成圈结构,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在正面具有成圈结构,可降解黏胶层两侧的成圈结构能够增加与可降解黏胶层的粘合牢固度,使可降解涤纶面料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降解涤纶纱外包覆有银离子镀层,银离子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效果;莫代尔纤维纱外包覆有负离子母粒层,负离子母粒使得面料可释放负离子,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对人体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较好的保健作用。较好的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得的成纤高聚物,再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纤维弹性好、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腐蚀、易洗快干,同时具有丝的光泽、优良的断裂强度及耐光耐热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作、建筑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工业中,而现有技术中的涤纶面料大多只是通过单一的涤纶纱丝纺织构成,其降解性不够优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整体也不具有抗菌性能,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清洁环保,而且抗菌性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包括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以及可降解涤纶面料层,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与可降解涤纶面料层之间通过可降解黏胶层连接;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由多个第一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双面结构,其中第1路和第3路采用可降解涤纶纱,第2路和第4路采用莫代尔纤维纱;每一路包括6个线圈,第1、3路中第2、4、6的线圈为成圈且位于第一针织面料单元的正面,其余线圈为浮线,第2、4路中第1、3、5的线圈为成圈且位于第一针织面料单元的反面,其余线圈为浮线。
[0006]优选的,所述可降解涤纶面料层由多个第二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所述第二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4路纱线均采用可降解涤纶纱,4路纱线中每一路均包括6个线圈且所有线圈均为成圈。
[0007]优选的,所述可降解涤纶纱外包覆有银离子镀层。
[0008]优选的,所述莫代尔纤维纱外包覆有负离子母粒层。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包括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以及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与可降解涤纶面料层之间通过可降解黏胶层连接,双层结构均可降解,清洁环保;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均具有独特的线圈结构,其中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在正反两面均具有成圈结构,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在正面具有成圈结构,可降解黏胶层两侧的成圈结构能够增加与可降解黏胶层的粘合牢固度,使可降解涤纶面料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降解涤纶纱外包覆有银离子镀层,银离子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在面料中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辐射和抗静电的功能;莫代尔纤维纱外包覆有负离子母粒层,负离子母粒使得面料可释放负离子,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人体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第一针织面料单元的编织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可降解涤纶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莫代尔纤维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可降解涤纶面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第二针织面料单元的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图7所示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包括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以及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与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之间通过可降解黏胶层3连接。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由多个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循环织造而成,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双面结构,其中第1路和第3路采用可降解涤纶纱41,第2路和第4路采用莫代尔纤维纱42。每一路包括6个线圈,第1、3路中第2、4、6的线圈为成圈且位于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的正面,其余线圈为浮线,第2、4路中第1、3、5的线圈为成圈且位于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的反面,其余线圈为浮线。
[0019]所述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由多个第二针织面料单元5循环织造而成,所述第二针织面料单元5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4路纱线均采用可降解涤纶纱41,4路纱线中每一路均包括6个线圈且所有线圈均为成圈。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均具有独特的线圈结构,其中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在正反两面均具有成圈结构,而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在正面具有成圈结构,通过可降解黏胶层3进行粘合时,可降解黏胶层3两侧的成圈结构能够增加与可降解黏胶层3的粘合牢固度,使可降解涤纶面料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0020]可降解涤纶纱41采用99%的聚酯纤维以及1%的可降解助剂混合后经过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得,其中可降解助剂可以采用BioSphere Plastic 201。莫代尔纤维纱42与人造棉一样同属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纱线,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降解涤纶纱41外包覆有银离子镀层6,银离子镀层6通过银离子超精密淬镀技术包覆成型在可降解涤纶纱41外。银离子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在面料中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辐射和抗静电的功能。所述莫代尔纤维纱42外包覆有负离子母粒层7,负离子母粒使得面料可释放负离子,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人体也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本技术可降解涤纶面料的双层结构均可降解,清洁环保,而且厚度适中,应用范围广。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以及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与可降解涤纶面料层(2)之间通过可降解黏胶层(3)连接;所述可降解涤纶混纺面料层(1)由多个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循环织造而成,所述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双面结构,其中第1路和第3路采用可降解涤纶纱(41),第2路和第4路采用莫代尔纤维纱(42);每一路包括6个线圈,第1、3路中第2、4、6的线圈为成圈且位于第一针织面料单元(4)的正面,其余线圈为浮线,第2、4路中第1、3、5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灵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