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38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涉及电炉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净化箱,净化箱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且间隔板的下方、净化箱上设置有下净化盒,且间隔板的上方、净化箱上设置有上净化盒,下净化盒的底部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上安装有止逆阀,上净化盒的左侧壁上镶嵌有控制器,且上净化盒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出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净化盒、回收盘,利用第一回收盘和第二回收盘对净化盒内的沉淀物进行收集,进而便于后续对沉淀物中的原料进行分离筛选工作,而上下净化盒可对电炉的尾气进行二次净化工作,保证净化工作的完备性。作的完备性。作的完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炉附属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炉是把炉内的电能转化为热量对工件加热的加热炉,电炉可分为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等离子炉、电子束炉等;电炉的生产过程较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卫生条件好;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且更加环保,而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市场上的电炉科技已经得到了飞速的提升,由电炉而衍生出的附属配件、附属设备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其中最为代表性的设备之一,即为尾气处理设备,利用尾气处理设备对电炉工作时所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的提高电炉环保性和安全性。
[0003]现阶段中的一种电炉尾气处理设备,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0004]1.现阶段中的一种电炉尾气处理设备,其在使用时,其在使用时直接采用喷淋塔对电炉的尾气进行喷淋净化作用,而喷淋后的水溶液中含有较多的可再生产的原料,并不对其进行回收处理,进而导致生产原料的浪费的问题。
[0005]2.现阶段中的一种电炉尾气处理设备,其在使用时,采用多个喷淋塔依次对电炉的尾气进行喷淋净化作用,喷淋塔造价昂贵也后期修理维护难度也较大,进而导致了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净化盒、回收盘,利用第一回收盘和第二回收盘对净化盒内的沉淀物进行收集,进而便于后续对沉淀物中的原料进行分离筛选工作,而上下净化盒可对电炉的尾气进行二次净化工作,保证净化工作的完备性,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且间隔板的下方、净化箱上设置有下净化盒,且间隔板的上方、净化箱上设置有上净化盒,所述下净化盒的底部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上安装有止逆阀,所述上净化盒的左侧壁上镶嵌有控制器,且上净化盒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出气管道,所述上净化盒的规格与下净化盒的规格相同,且下净化盒与上净化盒之间关于间隔板上下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净化盒和上净化盒的前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观察槽,且观察槽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密封垫,所述观察槽通过密封垫与玻璃板粘接设置,所述出气管道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密封板,且出气管道的内部开设有管道槽,所述出气管道通过密封板与上净化盒的顶部侧壁粘接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净化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净化槽,且第一净化槽的右侧壁上设
置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门轴与下净化盒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门板的外侧壁通过螺栓与第一门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净化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回收盘,所述第一回收盘的上方、下净化盒的底部右侧壁上镶嵌有放液管,所述下净化盒的内部腔室通过放液管与净化箱外部环境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净化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净化槽,且第二净化槽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二门轴与上净化盒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二门板的外侧壁通过螺栓与第二门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净化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回收盘,所述第二回收盘的上方、上净化盒的底部右侧壁上镶嵌有放液管,上净化盒的内部腔室也通过放液管与净化箱的外部换连通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设置在净化箱的内部中心处,且间隔板的左侧、净化箱的内侧壁上镶嵌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下净化盒的内部腔室通过送气管与上净化盒的内部腔室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收盘的上方的周侧壁上开设有斜面槽,且第一回收盘的内部设置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的四周内壁上镶嵌有电热片,且第一回收盘的底部侧壁中镶嵌有微孔漏网。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回收盘和第二回收盘,在使用时,利用第一回收盘和第二回收盘对净化盒内的沉淀物进行收集,进而便于后续对沉淀物中的原料进行分离筛选工作,解决了现阶段中的一种电炉尾气处理设备,其在使用时直接采用喷淋塔对电炉的尾气进行喷淋净化作用,而喷淋后的水溶液中含有较多的可再生产的原料,并不对其进行回收处理,进而导致生产原料的浪费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净化箱、上下净化盒,在使用时,上下净化盒内可通过放液管进行净化液的补充工作,而后进气管可将电炉的尾气输入到下净化盒的内部,在下净化盒内净化液的净化作用后,通过送气管将初次净化的气体输入到上净化盒内,进行二次净化,而被二次净化的气体则通过出气管道排出,解决了现阶段中的一种电炉尾气处理设备,采用多个喷淋塔依次对电炉的尾气进行喷淋净化作用,喷淋塔造价昂贵也后期修理维护难度也较大,进而导致了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回收盘结构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净化箱;101、观察槽;102、密封垫;103、玻璃板;2、间隔板;3、下净化盒;301、第
一净化槽;302、第一门板;303、第一门把手;304、第一门轴;305、第一回收盘;3051、斜面槽;3052、电热片;3053、回收腔;3054、微孔漏网;4、上净化盒;401、第二净化槽;402、第二门板;403、第二门把手;404、第二门轴;405、第二回收盘;5、进气口;501、进气管;502、止逆阀;6、控制器;7、出气管道;701、密封板;702、管道槽;8、放液管;9、送气管;90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1,净化箱1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2,且间隔板2的下方、净化箱1上设置有下净化盒3,且间隔板2的上方、净化箱1上设置有上净化盒4,下净化盒3与上净化盒4之间关于间隔板2上下对称设置,下净化盒3的底部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且进气口5的内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2),且间隔板(2)的下方、净化箱(1)上设置有下净化盒(3),且间隔板(2)的上方、净化箱(1)上设置有上净化盒(4),所述下净化盒(3)的底部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且进气口(5)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501),且进气管(501)上安装有止逆阀(502),所述上净化盒(4)的左侧壁上镶嵌有控制器(6),且上净化盒(4)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出气管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净化盒(3)和上净化盒(4)的前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观察槽(101),且观察槽(101)的内侧壁上粘接有密封垫(102),所述观察槽(101)通过密封垫(102)与玻璃板(103)粘接设置,所述出气管道(7)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密封板(701),且出气管道(7)的内部开设有管道槽(7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净化盒(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净化槽(301),且第一净化槽(30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门板(302),所述第一门板(302)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门轴(304)与下净化盒(3)的右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门板(302)的外侧壁通过螺栓与第一门把手(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净化槽(301)的底部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陈钢崔颖苟永乾贾玉龙袁海青向光福王永爱付贵潮张志明朱吉先龚发旺何辉张利王林张海龙李应生李生寿李应伟晏启平李尚明满保位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