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32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包括:切有一引槽的手电筒筒身、一个推掣件、一弹性导片、两个导电螺钉,以及第一接触导片和第二接触导片。弹性导片是一体成形的,它的第一弹性触头与第一接触导片作可移动性的常接触连接;它的第二弹性触头与第二接触导片仅在相对移动至某一顶端位置时为接触的连接;它的第三弹性触头与手动按钮内端面相对应设置,又与第二接触导片上的导电螺钉仅在相对移动至中间位置时为点按接触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水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如中国专利号为95208123.7所公开的一种手电筒开关,手电筒的筒身6上切有一个引槽1,并在该引槽底面的筒身6上开有一定位孔12,正、负导电片7、8分别相背包覆在该定位孔12两侧的筒身6处,推掣件2呈凹槽形,它与引槽1作可相对平移的活动连接,并使固定在推掣件的内凹顶面上呈π状的弹性导片4′随推掣件在引槽1内的来回移动而使其π脚41′处于接触或不接触正导片7的状态,同时通过推掣件顶面上的手动按钮21,控制π弹性导片的端部42′在随推掣件2移动至引槽1内的某一位置时与正导片7进行按动(点动)接触。如此结构的开关,能完成手电筒的常亮、常暗或点亮的功能。但是该结构的开关,由于它在引槽底面的筒身6上开有定位孔12,使得该手电筒在涉水时会发生漏电现象,而不能正常使用,甚至损坏手电筒,因此这种开关结构的手电筒不适合使用在航运等涉水的场合。另外该开关在推掣的过程中由于弹性导片的π脚41′与正导片7的接触缺乏过渡性,因此推掣操作的手感偏硬。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具有防水功能,使手电筒能在涉水状态下正常工作,并且推掣操作的手感柔和、轻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包括切有一引槽的手电筒筒身、一个与引槽作平移活动连接的带有按钮的呈凹槽形的推掣件、一固定在该推掣件内凹顶面上的弹性导片,其特点是,它还包括两个高度均大于引槽底面处的筒身厚度的导电螺钉,以及两片分别通过各导电螺钉固定在引槽底面处的筒身上的第一接触导片和第二接触导片,所述的弹性导片是由三个向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触头一体形成的,其中第一弹性触头与所述的第一接触导片作可移动性的常接触连接;第二弹性触头与所述第二接触导片仅在该第二弹性触头随推掣件在所述引槽内相对移动至某一顶端位置时为接触的连接;第三弹性触头与手动按钮内端面相对应设置,又与第二接触导片上的导电螺钉仅在该第三弹性触头随推掣件在所述引槽内相对移动至中间位置时为点按接触的连接。上述的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其中,第一弹性触头的头部呈弧状,第一接触导片呈波纹状,且第一弹性触头的弧状头部与波弧形第一接触导片可以作啮合移动。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技术方案,手电筒的筒身不需开孔,使得手电筒在涉水状态下能正常工作。另外第一弹性触头的弧状头部与波纹形的第一接触导片进行的是啮合移动,从而使推掣件在引槽内的推掣操作手感柔和、轻巧。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手电筒开关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导片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导片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接触导片和第二接触导片通过各导电螺钉固定在引槽内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接触导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包括切有一引槽1的手电筒筒身6、一个与引槽1作平移活动连接的带有按钮21的呈凹槽形的推掣件2、一固定在该推掣件内凹顶面上的弹性导片4、两个高度均大于引槽底面处的筒身厚度的导电螺钉3、以及两片分别通过各导电螺钉3固定在引槽底面处的筒身6上的第一接触导片9和第二接触导片10。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接触导片9可呈条形的波纹状,第二接触导片10可为平状。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弹性导片4是由三个向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触头41、42、43一体形成的,该第一弹性触头41和第二弹性触头42的头部可呈弧状。第一弹性触头41与所述的第一接触导片9作可移动性的常接触设置,且它的弧状头部与波纹形的第一接触导片9可以作啮合移动。第二弹性触头42与所述第二接触导片10仅在该第二弹性触头42随推掣件2在所述引槽1内相对移动至某一顶端位置时为接触的连接,即此时的推掣件2在引槽1内为移程最远的位置。第三弹性触头43与手动按钮21内端面211相对应设置,又与第二接触导片10上的导电螺钉3仅在该第三弹性触头43随推掣件2在所述引槽1内相对移动至中间位置时为点按接触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包括:切有一引槽(1)的手电筒筒身(6)、一个与引槽(1)作平移活动连接的带有按钮(21)的呈凹槽形的推掣件(2)、一固定在该推掣件内凹顶面上的弹性导片(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高度均大于引槽底面处的筒身厚度的导电螺钉(3),以及两片分别通过各导电螺钉(3)固定在引槽底面处的筒身(6)上的第一接触导片(9)和第二接触导片(10),所述的弹性导片(4)是由三个向下的第一弹性触头(41)、第二弹性触头(42)和第三弹性触头(43)一体形成的,其 中:第一弹性触头(41)与所述第一接触导片(9)作可移动性的常接触连接;第二弹性触头(42)与所述第二接触导片(10)仅在该第二弹性触头(42)随推掣件(2)在所述引槽(1)内相对移动至某一顶端位置时为接触的连接;第三弹性触头( 43)与所述手动按钮(21)内端面(211)相对应设置,又与所述第二接触导片(10)上的导电螺钉(3)仅在该第三弹性触头(43)随推掣件(2)在所述引槽(1)内相对移动至中间位置时为点按接触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的推掣开关,它包括切有一引槽(1)的手电筒筒身(6)、一个与引槽(1)作平移活动连接的带有按钮(21)的呈凹槽形的推掣件(2)、一固定在该推掣件内凹顶面上的弹性导片(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高度均大于引槽底面处的筒身厚度的导电螺钉(3),以及两片分别通过各导电螺钉(3)固定在引槽底面处的筒身(6)上的第一接触导片(9)和第二接触导片(10),所述的弹性导片(4)是由三个向下的第一弹性触头(41)、第二弹性触头(42)和第三弹性触头(43)一体形成的,其中第一弹性触头(41)与所述第一接触导片(9)作可移动性的常接触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