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加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13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加工头,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激光加工头包括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光纤接口、第一保护装置、准直装置、聚焦装置、第二保护装置和喷嘴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纤接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光纤接口沿垂直于激光束入射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同时垂直于所述激光束入射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激光入射点的位置,减小激光的入射点与准直装置的中心光轴的偏差,进而调整从喷嘴装置输出的光斑的形状,改善激光光束的质量,提高加工质量。提高加工质量。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加工头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加工头。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加工头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反射式镜片一般为铜材料,铜的导热性好,性能稳定,相对于透射的石英镜片来说更稳定,不易烧坏,更容易承受高功率,目前激光行业正往高功率方向发展,因而反射式的激光加工头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但是现有的激光加工头由于加工以及装配误差,会造成激光的入射点相对铜镜中心光轴会有偏差,导致聚焦后的光斑的圆度不好,从而不利于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加工头,能够调整输出的光斑的形状,提高加工质量。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激光加工头,包括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光纤接口、第一保护装置、准直装置、聚焦装置、第二保护装置和喷嘴装置,还包括:
[0007]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纤接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光纤接口沿垂直于激光束入射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同时垂直于所述激光束入射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
[0009]第一调节座,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
[0010]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调节座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及
[0011]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调节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调节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座朝向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座朝向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13]所述第二调节座朝向所述第三调节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调节座朝向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旋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驱动旋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二调节座的外壁,所述第一驱动旋钮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侧壁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座,且所述第一驱动旋钮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螺纹连接;
[001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旋钮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驱动旋钮和所述第
二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调节座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三调节座的外壁,所述第二驱动旋钮贯穿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侧壁并连接于所述第三调节座,且所述第二驱动旋钮与所述第二调节座螺纹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还包括:
[0017]第一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且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贯穿所述第二调节座,以对所述第二调节座进行导向;
[0018]第二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座,且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贯穿所述第三调节座,以对所述第三调节座进行导向。
[0019]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保护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喷嘴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喷嘴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喷嘴装置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0020]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
[0021]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保护装置的激光束通道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喷嘴装置;
[0022]第四调节座,套设在所述调节套筒上,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
[0023]第五调节座,套设在所述调节套筒上且位于所述第四调节座靠近所述喷嘴装置的一侧;
[0024]第六调节座,所述第六调节座套设在所述第四调节座和所述第五调节座上;
[0025]第三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六调节座且能够驱动第六调节座相对所述第四调节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26]第四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六调节座且能够驱动所述第五调节座相对所述第六调节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及
[0027]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五调节座,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调节套筒。
[0028]可选地,还包括第三保护装置,所述第三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聚焦装置和所述准直装置之间。
[0029]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转接装置,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
[0030]第一转接座,一端连接于所述聚焦装置,所述第一转接座内的激光束通道为阶梯孔,所述准直装置的一侧凸设在所述阶梯孔内,且朝向所述聚焦装置一端抵接于所述阶梯孔内的台阶面上;及
[0031]第一抱紧环,所述第一转接座朝向所述准直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一抱紧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缺口内以固定或松开所述准直装置。
[0032]可选地,还包括:
[0033]第一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准直装置;及
[0034]第二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聚焦装置。
[0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6]本技术的激光加工头包括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光纤接口、第一调节装置、第一保护装置、准直装置、聚焦装置、第二保护装置和喷嘴装置,第一调节装置一端连接于光纤接口,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保护装置,第一调节装置能够驱动光纤接口沿垂直于激光
束入射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同时垂直于激光束入射方向和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调节光纤接口的位置,能够调节激光入射点的位置,减小激光的入射点与准直装置的中心光轴的偏差,进而调整从喷嘴装置输出的光斑的形状,改善激光光束的质量,提高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激光加工头在去掉喷嘴装置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现焊接功能的激光加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现熔覆加工时宽形送粉的激光加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现熔覆加工时单线送粉的激光加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实现熔覆加工时连续环形送粉的激光加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0044]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转接装置、聚焦装置和第三保护装置的爆炸图;
[0045]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转接装置、聚焦装置和第三保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46]图10是图9中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加工头,包括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光纤接口(1)、第一保护装置(2)、准直装置(3)、聚焦装置(4)、第二保护装置(5)和喷嘴装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7),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一端连接于所述光纤接口(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2),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能够驱动所述光纤接口(1)沿垂直于激光束入射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同时垂直于所述激光束入射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包括:第一调节座(71),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护装置(2);第一驱动组件(72)和第二调节座(7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座(71),所述第二调节座(73)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座(7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调节座(73)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座(7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及第二驱动组件(74)和第三调节座(7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4)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座(73),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4)能够驱动所述第三调节座(75)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71)朝向所述第二调节座(7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11),所述第二调节座(73)朝向所述第一调节座(71)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711)内;所述第二调节座(73)朝向所述第三调节座(7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31),所述第三调节座(75)朝向所述第二调节座(73)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3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包括第一驱动旋钮(721)和第一弹性件(722),所述第一驱动旋钮(721)和所述第一弹性件(7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调节座(7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72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711)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711)的槽壁和所述第二调节座(73)的外壁,所述第一驱动旋钮(721)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座(71)的侧壁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座(73),且所述第一驱动旋钮(721)与所述第一调节座(7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4)包括第二驱动旋钮(741)和第二弹性件(742),所述第二驱动旋钮(7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7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调节座(75)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件(74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31)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31)的槽壁和所述第三调节座(75)的外壁,所述第二驱动旋钮(741)贯穿所述第二调节座(73)的侧壁并连接于所述第三调节座(75),且所述第二驱动旋钮(741)与所述第二调节座(73)螺纹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修青朱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