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99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印刷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若干转轴、若干打印辊以及带动若干转轴和打印辊转动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还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制冷机和连通管,制冷机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制冷模块,壳体内设有包裹若干电动机的散热腔,散热腔的上端与出液口连通并且与出液口处密封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散热腔的下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口连通并且与进液口处密封连接。本方案壳体上的散热腔对若干电动机均进行包裹,能够对壳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电动机的散热处理,散热的效率也高。散热的效率也高。散热的效率也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机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印刷
,具体涉及印刷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在印刷的过程中,若干电动机会带动若干转轴和若干打印辊快速的转动,相应的电动机也运转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相应的电动机会固定安装在印刷机柱状的机壳内,封闭的壳体会导致电动机的散热更加困难。
[0003]所以现在多在机壳上设置若干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电动机的散热速度,但是散热孔设置后,位于散热孔外的灰尘也可通过散热孔进入到机壳内,大量灰尘淤积到电动机上后,会直接影响电动机的日常运转,会极大的降低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散热孔的散热能力有限,依然有电动机运转过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印刷机散热装置,以解决常规通过设置散热孔的方式对电动机进行散热时,散热能力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印刷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若干转轴、若干打印辊以及带动若干转轴和打印辊转动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还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制冷机和连通管,制冷机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制冷模块,壳体内设有包裹若干电动机的散热腔,散热腔的上端与出液口连通并且与出液口处密封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散热腔的下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口连通并且与进液口处密封连接。
[0006]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在对纸张进行印刷时,启动整个印刷机中所有的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分别带动转轴和打印辊转动,打印辊对纸张进行打印和传送,转轴对纸张进行传送;传送的过程中,电动机持续运转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启动制冷机,待冷却的水通过连通管和进液口进入到印刷机的制冷模块中,制冷模块对进入的水进行快速的制冷,制冷后的水能够从出液口流出,进入到散热腔,由于壳体上的散热腔对若干电动机均进行包裹,能够对壳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电动机的散热处理,散热的效率也高;此过程中,制冷机能持续对连通管和散热腔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能为电动机的散热进行持续性的处理。
[0007]进一步,散热腔呈螺旋流道状,散热腔同轴竖直设置在管道内。
[0008]通过上述设置,当制冷后的水进入到螺旋流道状的散热腔中时,螺旋流道状的散热腔能够延长水的流动路径,增加水在散热腔内的停留时长,使得水能够充分吸收壳体内的热量,起到良好的散热降温效果。
[0009]进一步,制冷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端上,壳体的顶端上竖直设置有连通散热腔的上端与出液口的连通流道。
[0010]通过上述设置,制冷机制冷后的水能够竖直流动至散热腔内,冷却后的水导入迅
速,能够快速降低壳体内的温度,使得电动机的散热效率高。
[0011]进一步,连通管与进液口之间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连通管靠近进液口的一端与进口连通并且与进口处密封连接,进液口与出口连通并且与出口处密封连接。
[0012]通过上述设置,水泵能为制冷机、连通管和散热腔水的快速循环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同时能够提高对壳体内空气的冷却效率。
[0013]进一步,壳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腔错位设置,散热孔内固定设置有过滤层。
[0014]通过上述设置,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处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孔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过滤层对外界的空气也进行过滤处理,使得灰尘不会进入到壳体中,对电动机的运转造成负担。
[0015]进一步,连通管的横截面直径与散热腔的纵截面直径相等。
[0016]通过上述设置,能让散热腔的连通管内水的流速均匀,让水的制冷处理也能够更加均匀,进而能为电动机提供一个均匀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印刷机散热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0、转轴101、打印辊102、散热孔103、过滤层104、散热腔105、连通流道106、电动机20、制冷机30、进液口301、出液口302、水泵40、进口401、出口402、连通管50。
[00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印刷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0、散热单元、若干转轴101、两个打印辊102以及带动若干转轴101和打印辊102转动的电动机20,电动机20焊接在壳体10内;壳体10内设有包裹若干电动机20的散热腔105,散热腔105呈螺旋流道状,散热腔105同轴竖直设置在管道内。
[0021]散热单元包括制冷机30、水泵40和连通管50,制冷机30焊接在壳体10的顶端上,制冷机30包括进液口301、出液口302以及位于进液口301和出液口302之间的制冷模块,水泵40上设有进口401和出口402,壳体10的顶端上竖直设置有连通散热腔105的上端与出液口302的连通流道106,连通流道106与散热腔105的上端处和出液口302处均密封连接,连通管50的下端与散热腔105的下端连通并且与散热腔105的下端密封连接,连通管50的上端与进口401连通并且与进口401处密封连接,进液口301与出口402连通并且与出口402处密封连接;同时连通管50的横截面直径与散热腔105的纵截面直径相等。
[0022]同时如图1所示,壳体10上设有若干散热孔103,散热孔103与散热腔105错位设置,散热孔103内胶接有过滤层104。
[0023]本实施例中的印刷机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先启动整个印刷机中所有的电动机20,电动机20带动分别带动转轴101和打印辊102转动,打印辊102对纸张进行打印和传送,转轴101对纸张进行传送;传送的过程中,电动机20持续运转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启动制冷机
30和水泵40,水泵40让连通管50、散热腔105和连通流道106的快速的循环,使得散热腔105内的水通过连通管50、进口401、出口402和进液口301进入到制冷机30中,制冷机30中的制冷模块对水进行制冷处理,制冷后的水通过出液口302进入到连通流道106和散热腔105中,由此实现对机壳内电动机20的持续散热处理。
[0024]此时,冷却后的水从上至下快速的进入到螺旋流道状的散热腔105内,螺旋流道状的散热腔105能够延长水的流动路径,增加水在散热腔105内的停留时长,使得水能够充分吸收壳体10内的热量,起到良好的散热降温效果;与此同时,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103处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孔103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过滤层104对外界的空气也进行过滤处理,使得灰尘不会进入到壳体10中,对电动机20的运转造成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若干转轴、若干打印辊以及带动若干转轴和打印辊转动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制冷机和连通管,制冷机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制冷模块,壳体内设有包裹若干电动机的散热腔,散热腔的上端与出液口连通并且与出液口处密封连接,连通管的一端与散热腔的下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口连通并且与进液口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呈螺旋流道状,散热腔同轴竖直设置在管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散热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小桐祁俊生孙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帅三中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