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98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导线装置主体和第一电机,所述导线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导线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连接有齿条,所述旋转块的上方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外套,所述收卷筒的上方为收卷筒上主体,所述收卷筒上主体的下方连接有收卷筒下主体,所述收卷筒下主体的中心部位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收卷筒下主体的每根立柱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设置有多个收卷筒,使操作工人可同时操作多台机器,收卷筒内设置了卡扣和弹簧,可以使收卷筒伸缩拉长或缩短,使收卷筒收卷的电磁线数量可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缠绕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线是指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在导体外涂以相应的漆溶液,再经溶剂挥发和漆膜固化、冷却而制成。漆包线按其所用的绝缘漆可以分成聚酯漆包线、油性漆、缩醛漆、聚氨酯漆包线等。有时也按其用途的特殊性分类,如自粘性漆包线、耐冷冻剂漆包线等。最早的漆包线是油性漆包线,由桐油等制成。其漆膜耐磨性差,不能直接用于制造电机线圈和绕组,使用时需加棉纱包绕层。后来聚乙烯醇缩甲醛漆包线问世,其机械性能大为提高,可以直接用于电机绕组,而称为高强度漆包线。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无法实现缠绕完成的时候进行切线,收卷筒无法满足电磁线需求量可控等问题。
[000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无法实现缠绕完成的时候进行切线,收卷筒无法满足电磁线需求量可控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导线装置主体和第一电机,所述导线装置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导线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齿条的下端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方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外套,所述滚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尾部固定有第二旋转轴,所述导线装置主体的前端连接有绕线装置主体,所述绕线装置主体的上方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上方为收卷筒上主体,所述收卷筒上主体的下方连接有收卷筒下主体,所述收卷筒下主体的中心部位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收卷筒下主体的每根立柱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连接有钢珠,所述收卷筒上主体的每根立柱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绕线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切线装置,所述切线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上方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侧表面连接有传动皮带,且传动皮带的底部连接有第四旋转轴,并且第四旋转轴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底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绕线装置主体的内部底侧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顶部固定有绕线装置上腔体,所述绕线装置上腔体的内部固定有第二电机。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一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轴与齿条为啮
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在滚筒内上下分布有2层,且每层分布有4个,所述第一弹簧与滚筒的内壁和第二旋转轴的表面为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收卷筒在绕线装置主体的上方以圆心对称均匀分布有6个,且每个收卷筒的下方均连接有第二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收卷筒下主体的每根立柱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且第一限位凹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连接有钢珠,且钢珠在第一限位凹槽内构成左右滑动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收卷筒上主体的每根立柱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4个第二限位凹槽,且收卷筒上主体与收卷筒下主体之间构成卡扣式连接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
[0012](1)设置有第一旋转轴、齿条、限位块和升降杆,可以使生产完成的电磁线由上而下在收卷筒内均匀的缠绕,设置有滚筒,滚筒内设置有多个弹簧,可更好的适应不同电磁线的粗细。
[0013](2)设置有多个收卷筒,使操作工人可同时操作多台机器,收卷筒内设置了卡扣和弹簧,可以使收卷筒伸缩拉长或缩短,使收卷筒收卷的电磁线数量可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缠绕装置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滚筒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升降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升降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绕线装置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切割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收卷筒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导线装置主体;2、第一固定架;3、第一电机;4、第一旋转轴;5、齿条;6、限位块;7、升降杆;8、旋转块;9、滚筒;901、橡胶外套;902、第一弹簧;903、第二旋转轴;10、绕线装置主体;11、收卷筒;111、第一限位凹槽;112、第二弹簧;113、钢珠;114、第二限位凹槽;115、收卷筒上主体;116、收卷筒下主体;117、第三限位凹槽;12、切线装置;121、第三旋转轴;122、第二固定架;123、传动皮带;124、第一齿轮;125、第四旋转轴;126、第二齿轮;127、第三齿轮;13、第二电机;14、第三电机;15、绕线装置上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导线装
置主体1、第一固定架2、第一电机3、第一旋转轴4、齿条5、限位块6、升降杆7、旋转块8、滚筒9、橡胶外套901、第一弹簧902、第二旋转轴903、绕线装置主体10、收卷筒11、第一限位凹槽111、第二弹簧112、钢珠113、第二限位凹槽114、收卷筒上主体115、收卷筒下主体116、第三限位凹槽117、切线装置12、第三旋转轴121、第二固定架122、传动皮带123、第一齿轮124、第四旋转轴125、第二齿轮126、第三齿轮127、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14和绕线装置上腔体15,导线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架2,导线装置主体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4,第一旋转轴4的表面连接有齿条5,齿条5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6,齿条5的下端连接有升降杆7,升降杆7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旋转块8,旋转块8的上方连接有滚筒9,滚筒9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外套901,滚筒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902,第一弹簧902的尾部固定有第二旋转轴903,导线装置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绕线装置主体10,绕线装置主体10的上方连接有收卷筒11,收卷筒11的上方为收卷筒上主体115,收卷筒上主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导线装置主体(1)和第一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装置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导线装置主体(1)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旋转轴(4),所述第一旋转轴(4)的表面连接有齿条(5),所述齿条(5)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齿条(5)的下端连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旋转块(8),所述旋转块(8)的上方连接有滚筒(9),所述滚筒(9)的外表面固定有橡胶外套(901),所述滚筒(9)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弹簧(902),所述第一弹簧(902)的尾部固定有第二旋转轴(903),所述导线装置主体(1)的前端连接有绕线装置主体(10),所述绕线装置主体(10)的上方连接有收卷筒(11),所述收卷筒(11)的上方为收卷筒上主体(115),所述收卷筒上主体(115)的下方连接有收卷筒下主体(116),所述收卷筒下主体(116)的中心部位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117),所述收卷筒下主体(116)的每根立柱的上方都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11),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11)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弹簧(112),所述第二弹簧(112)的前端连接有钢珠(113),所述收卷筒上主体(115)的每根立柱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114),所述绕线装置主体(10)的上方设置有切线装置(12),所述切线装置(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22),所述第二固定架(122)的上方连接有第三旋转轴(121),所述第三旋转轴(121)的左侧表面连接有传动皮带(123),且传动皮带(123)的底部连接有第四旋转轴(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巧云孙红军罗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