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89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包括前连杆、后连杆、分闸弹簧和A相、B相、C相拉杆机构。前连杆与后连杆铰接。A、B、C相拉杆机构在结构上相同,均包括拉杆、上连杆、下连杆和灭弧室拐臂。拉杆下端与灭弧室拐臂铰接。灭弧室拐臂一端与固定支点铰接,另一端与上连杆的上端铰接,上连杆的下端与下连杆的上端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固定支点铰接。合闸时,上连杆上端和下连杆下端的连线与上连杆之间的夹角为3°-10°。分闸弹簧的一端与后连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一连杆与弹簧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小,开断性能可靠,合闸功小,且传动结构和分闸弹簧安装在一个很小的框架内,使断路器整体体积小,重量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传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纵向安装的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小、开断性能可靠、减少合闸功的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是输配电行业的关键设备,真空断路器正向安装在各种开关柜中。目前,已使用的纵向真空断路器存在体积大、弹簧机构的合闸功偏大,使机构的可靠性能降低,同时合闸时触头弹跳比较大,有些产品弹跳值已超过技术标准的要求值,同时开断性能也不够稳定等缺点。由于真空断路器体积大,导致开关柜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不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合闸弹跳小、开断性能可靠、可减少合闸功的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包括前连杆、后连杆、分闸弹簧、A相拉杆机构、B相拉杆机构、C向拉杆机构。前连杆后端与后连杆的前端通过E轴连接。前连杆的前端铰接一机构轴,该机构轴与纵向真空断路器的弹簧机构的输出轴联结。A相拉杆机构,包括拉杆、上连杆、下连杆和灭弧室拐臂。拉杆下端与灭弧室拐臂铰接,灭弧室拐臂后端与上连杆的上端铰接,灭弧室拐臂前端与固定支点铰接。上连杆的后端与下连杆的上端通过固定在后连杆后端的G轴联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包括前连杆(7)、后连杆(6)、分闸弹簧(3)、A相拉杆机构、B相拉杆机构和C相拉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7)的前端铰接一机构轴(1),前连杆(7)的后端与后连杆(6)的前端通过轴E联结;在后连杆(6)上的设定位置分别固定有轴F和轴G;A相拉杆机构,包括拉杆(11)、上连杆(12)、下连杆(13)和灭弧室拐臂(14);拉杆(11)下端与灭弧室拐臂(14)铰接,灭弧室拐臂(14)的一端与固定支点(15)铰接,另一端与上连杆(12)的上端铰接;上连杆(12)的下端与下连杆(13)的上端通过轴G联结,下连杆(13)的下端与固定支点(16)铰接;合闸后,上连杆(12)和...

【技术特征摘要】
1.纵向真空断路器传动机构,包括前连杆(7)、后连杆(6)、分闸弹簧(3)、A相拉杆机构、B相拉杆机构和C相拉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7)的前端铰接一机构轴(1),前连杆(7)的后端与后连杆(6)的前端通过轴E联结;在后连杆(6)上的设定位置分别固定有轴F和轴G;A相拉杆机构,包括拉杆(11)、上连杆(12)、下连杆(13)和灭弧室拐臂(14);拉杆(11)下端与灭弧室拐臂(14)铰接,灭弧室拐臂(14)的一端与固定支点(15)铰接,另一端与上连杆(12)的上端铰接;上连杆(12)的下端与下连杆(13)的上端通过轴G联结,下连杆(13)的下端与固定支点(16)铰接;合闸后,上连杆(12)和下连杆(13)的连线与上连杆(12)的夹角为3°-10°;B相拉杆机构,包括拉杆(17)、上连杆(5)、下连杆(4)和灭弧室拐臂(2);拉杆(17)的下端与灭弧室拐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元冯文伶关振哲王彬彬李文东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昊诚开关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