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88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包括双位置继电器和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一线路板上固定双位置继电器。它是将已有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和双位置继电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功能组合,相应功能由继电器内部自动实现,无需外部改动接线,使其功能组合满足老站“四遥”改造需要。实现功能升级换代,解决老站“四遥”改造中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变电站设备的微机化、自动化已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原采用电磁型继电器的老式变电站在无人值守的“四遥”改造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电磁型保护直接换为微机保护;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回路改造,使之满足变电站“四遥”要求。限于国情及财力,目前大部分老站改造采用第二种方法,合理利用原继电器及回路,仅对不符合“四遥”要求的回路及继电器作相应改动。该方法具有投资小、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但改造过程中在技术上需解决一些问题,主要有(1)无人值守变电站,当远方遥控开关分合时,KK开关操作手柄的位置与开关的实际状态不一致带来的问题。如在无人值守变电站远方遥控分闸时,KK可能仍在合后位置,ZK转就地时,会导致重合闸误动作误合开关;反之,远方遥控合闸时KK仍在分闸后位置,则重合闸不能充电。这种情况可导致人身事故或停电事故。(2)远方遥控分合线路时需另行产生分合闸信号及正确的分后、合后接点。(3)远方/就地分合闸时需正确可靠退出/投入自动重合闸。传统的线路控制回路中,重合闸装置的充电、放电闭锁由就地控制开关KK的位置决定合闸后一对接点接通充电回路;分闸后另一对接点接通放电回路闭锁重合闸。改遥控后,重合闸装置的充电、放电闭锁不能仅由控制开关KK的位置决定,需考虑遥控投退重合闸。另外,变电站原控制回路采用KK与开关位置不对应方式启动事故音响(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合闸后KK闭合,保护动作或开关偷跳时DL接通,启动音响回路。改遥控后,当远方遥跳时,KK仍在合后位置,会误发信号。反之,当远方遥合时,KK未闭合,保护动作时又不能发出信号,影响事故调查分析。目前电力行业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采用双位置继电器,实现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充电/闭锁控制;同时产生开关事故动作信号。具体方法是双位置动作线圈SWJ并入合闸线圈,复位线圈与跳闸线圈并联。双位置继电器常开接点串入重合闸充电回路,常闭接点接入重合闸放电回路。每次合闸时SWJ动作并自保持,重合闸充电;保护动作或开关偷跳时,双位置继电器不复位,正常重合;只有手动就地/远动分闸时,双位置继电器才复位,闭锁重合闸。另外用双位置另一副常开触点替换KK合后接点,与开关位置不对应时产生正确事故音响信号。这种技术解决方案需在屏上开孔,有时因控制屏或保护屏上位置较挤而无法安装,此外,开孔工作量大,时间长,二次回路改动大,且影响保护屏的整齐美观,用户深感不便。在老站“四遥”改造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虽然可通过上述加装双位置继电器方法解决,但改造工作量大,很不方便,且电磁式重合闸自身有缺陷精度低,有走时发卡现象,氖灯指示灯易坏,电容量变化使合闸脉宽改变,触点易粘连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以满足老站“四遥”改造要求,减少改造工作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包括双位置继电器和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一线路板上固定双位置继电器,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0脚、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1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又接隔离二极管阳极,隔离二极管阴极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22脚,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8脚和19脚、9脚和20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开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5脚和16脚、7脚和18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闭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4脚、5脚相连,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5脚、16脚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可实现如下特定功能合闸时双位置继电器动作,重合闸充电准备重合;保护动作双位置继电器不复位,可正常重合;只有手动就地/远动分时,双位置继电器才复位,重合闸闭锁退出。2、将已有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和双位置继电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功能组合,相应功能由继电器内部自动实现,无需外部改动接线,使其功能组合满足老站“四遥”改造需要。实现功能升级换代,解决老站“四遥”改造中技术问题。3、在外形结构及安装尺寸方面,与原电磁式重合闸及静态重合闸兼容,方便用户代换使用。且性价比高,经济实用。4、与电磁式重合闸相比具有精度高、重量轻、功耗小、温升低,无机械走时发卡问题,克服了电磁式重合闸指示氖灯易损弊病,动作可靠性高,整定操作简便,通用范围宽,可减少用户备品备件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及其产生的积极效果再作描述。图1是变电站原控制回路采用KK与开关位置不对应方式启动事故音响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引脚接线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双位置继电器和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一线路板上固定双位置继电器,如图2所示,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SWJ1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0脚、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SWJ1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SWJ2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1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SWJ2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SWJ2正端又接隔离二极管阳极,隔离二极管阴极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22脚,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8脚和19脚、9脚和20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开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5脚和16脚、7脚和18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闭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4脚、5脚相连,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5脚、16脚相连。本实施例中的双位置继电器采用小型JHX-2F-C型继电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采用JCH系列。在本技术中,双位置继电器置于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内部,功能上有机结合,但结构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应用时无须开孔,二次回路基本不动。它除了可远方遥控投入/退出重合闸,还可同时解决老站改造中事故音响及电源备自投等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与原电磁式重合闸相比,本技术利用了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10、11、22脚,使之还分别接手合、手跳和保护跳闸,其余的引脚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如1脚接合闸输出、3脚接电源、4脚接电源、6脚接起动、12脚接重合、13脚接加速、14脚接地、15脚接放电、17脚接电源等。在本技术的面板上设有电源、充电、启动、合闸、分闸五个指示灯,分别监视电源回路、充电回路、启动回路及重合闸工作状态,状态指示清晰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包括双位置继电器和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一线路板上固定双位置继电器,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0脚、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1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又接隔离二极管阳极,隔离二极管阴极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22脚,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8脚和19脚、9脚和20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开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5脚和16脚、7脚和18脚接双位置继电器常闭接点,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4脚、5脚相连,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5脚、16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位置静态重合闸继电器,包括双位置继电器和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的一线路板上固定双位置继电器,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0脚、双位置继电器动作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11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负端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3脚,双位置继电器复位线圈正端又接隔离二极管阳极,隔离二极管阴极接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22脚,静态型重合闸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仙荣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爱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