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感温磁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69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磁控开关,由粘结磁体制成的永磁环,合金材料制成的感温磁环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垫片构成。各环之间粘合在一起,环中心为干簧管,采用粘结磁体和合金材料制成磁环,使工艺简化、成本降低。其感温磁环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提高,比国外产品有质量高,成本低的优势,可打入国际市场。(*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温度自动控制的关键性元件。目前国外采用锰锌铁氧体作感温磁控开关的感温磁体,如日本五十铃汽车所用感温磁控开关即是这种,其缺点是制作这种烧结铁氧体,工艺复杂,成品率不易保障;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国内至今未形成生产能力,只能依赖进口。这种感温开关的结构方面也存在缺点,即感温磁体和永磁体厚度相同,根据计算和实测,这种结构,感温灵敏度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铜镍合金居里点较低的特点,把它作成感温磁芯,以控制干簧管触点处磁场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从而决定干簧管开关的开闭,同时采用粘结磁体作为永磁体,以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在结构方面,减薄感温磁体的厚度,使结构更加合理,以提高感温灵敏度。本技术有两只粘结磁体制成的永磁环,布置在磁控开关两端,提供恒定磁场,两只合金材料制成的感温磁环布置在中间,以控制中心区域磁场随温度变化,两感温磁环中间夹两片非磁材料制成的环形垫片,各环间用粘结剂粘合在一起,环芯为干簧管,感温磁环较永磁环薄。粘结永磁材料由快淬钕铁硼粉末,无磁非金属粉末和环氧树脂胶混合粘结而成,其中钕铁硼占重量百分比为42-80%,无磁非金属粉末为12-48%,环氧树脂胶为2-10%。感温磁体材料采用铜镍硅锰合金,其中铜占重量百分比为20-60%,镍占39-79%,硅占0.1-0.5%,锰占0.1-0.5%。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干簧管,2、合金感温磁环,3、粘结永磁环,4、非磁性环形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本产品系列中的一种,即居里点在10℃附近的控温元件已用于为五十铃汽车配套,生产此项产品的生产线将在今年九月开工建设,年产1-2万枚,产值20-40万元。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避免了由于国内生产感温铁氧体的工艺不成熟而产生的障碍,采用合金感温磁体,生产的成品率在90%以上。(2)采用较薄的感温磁环,使器件中心磁场随温度变化的幅度在居里点附近提高一倍多。提高了温度感应灵敏度。(3)由于工艺简单,成本下降。国外同类产品进口价为100元左右,国产价可降至40元左右。(4)与日本同类产品生产工艺显著不同,可形成出口能力,并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灵敏感温磁控开关,由粘结磁体制成的永磁环,合金材料制成的感温磁环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垫片构成。各环之间粘合在一起,环中心为干簧管,采管粘结磁体和合金材料制成磁环,使工艺简化、成本降低。其感温磁环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提高,比国外产品有质量高,成本低的优势,可打入国际市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磁控开关,其特征是由两只粘结磁体制成的永磁环布置在磁控开关的两端,两只合金材料制成的感温磁环布置在当中,感温磁环较永磁环薄,两只感温磁环中间夹两片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垫片,各环间对齐,用粘结剂粘合在一起,环中心为干簧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灵敏度感温磁控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粘结磁体是由快淬钕铁硼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大立罗彤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精密合金研究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