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节能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542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的双线圈、双触点、低功耗、小型大功率继电器,主要用于机动车的电源开关或起动等领域。其特征在于:在骨架上缠绕两组线圈,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铁芯为上下设置的动铁芯和定铁芯;定铁芯铆装在一个导磁罩上,动铁芯连接第一推杆,在第一推杆上固定有第二推杆、桥接片;第二推杆设置在动簧片相对的位置上,动簧片上设有动触点,静簧片上设置有静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继电器触头容易烧蚀、粘连,寿命短、易损坏,不能一机多用,小型继电器达不到带动大负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的双线圈、双触点、低功耗、小型 大功率继电器,主要用于机动车的电源开关或起动等领域。技术背景现有的继电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 只有单一的起动或开关功能,不能达到一机多用的功效。2、 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因负载过大而导致触头烧蚀、粘连的恶果,使继 电器失效,产生烧车现象,这将给用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容易给使用者 造成伤害。3、 现有的继电器带动负载大,体积就相应的增大,而小型的继电器达不 到带动大负载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控节能继电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继电 器触头容易烧蚀、粘连,寿命短、易损坏,不能一机多用,小型继电器达不到 带动大负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控节能继电器,主要包括外罩组合、接线端子、静端子、设置 在外罩组合内的桥接片、动触点、静触点、铁芯、骨架及缠绕在骨架上的线圈, 其特征在于在骨架上缠绕两组线圈,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铁芯为上下设 置的动铁芯和定铁芯;定铁芯铆装在一个导磁罩上,动铁芯连接第一推杆,在 第一推杆上固定有第二推杆、桥接片;第二推杆设置在动簧片相对的位置上, 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节能继电器,主要包括外罩组合(19)、接线端子、静端子(1)、设置在外罩组合(19)内的桥接片(2)、动触点(3)、静触点(4)、铁芯、骨架(8)及缠绕在骨架(8)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在骨架(8)上缠绕两组线圈,为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铁芯为上下设置的动铁芯(13)和定铁芯(9);定铁芯(13)铆装在一个导磁罩(7)上,动铁芯(13)连接第一推杆(10),在第一推杆(10)上固定有第二推杆(23)、桥接片(2);第二推杆(23)设置在动簧片(21)相对的位置上,动簧片(21)上设有动触点(3),静簧片(5)上设置有静触点(4),动触点(3)与静触点(4)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节能继电器,主要包括外罩组合(19)、接线端子、静端子(1)、设置在外罩组合(19)内的桥接片(2)、动触点(3)、静触点(4)、铁芯、骨架(8)及缠绕在骨架(8)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在骨架(8)上缠绕两组线圈,为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铁芯为上下设置的动铁芯(13)和定铁芯(9);定铁芯(13)铆装在一个导磁罩(7)上,动铁芯(13)连接第一推杆(10),在第一推杆(10)上固定有第二推杆(23)、桥接片(2);第二推杆(23)设置在动簧片(21)相对的位置上,动簧片(21)上设有动触点(3),静簧片(5)上设置有静触点(4),动触点(3)与静触点(4)相对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控节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桥接片(2) 刚接触静端子(1)时,在第一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会邹斯成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星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