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47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格栅骨架本体,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格栅骨架本体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在车身前部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的前端模块上,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或者是变形,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有助于保证车身在前保险杠位置的外观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外饰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险杠总成安装在车辆的头部和尾部,一般采用注塑件构成,其主要作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缓冲机械撞击力,保护前后车体。
[0003]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消费者是越来越重视车辆的外观质量,保险杠总成作为一种车身外饰部件,除了具有缓冲吸能的作用之外,还兼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格栅)的安装结构为:上部与车身水箱横梁固定搭接,两侧与翼子板上的塑料支架固定卡接,下部与车身支架或水箱横梁固搭接定,采用此种方式安装前保险杠总成,前保险杠总成容易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沉,从而导致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翼子板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严重降低了车身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以解决前保险杠总成容易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沉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格栅骨架本体,其关键在于: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格栅骨架本体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所述格栅骨架本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
[0007]采用上述结构,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身前端模块上,整个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完成后,第一支座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上横梁上,能够承载保险杠的总重量,防止保险杠的中部下沉,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之间产生间隙,左右两端的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下横梁上,能够防止保险杠的两端下沉,避免保险杠左右两端与大灯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保证车身前端的外观质量。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座被构造成U型结构,其下侧和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与格栅骨架本体一体成型,第二支座被构造成块状结构,其下侧阵列分布第二加强肋,所述第二加强肋与格栅骨架本体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提升其承重性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座位于格栅骨架本体端部中偏下的位置。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能够对应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下横梁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在车身前部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支撑在车身的前端模块上,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或者是变形,避免保险杠与引擎盖、大灯等部件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有助于保证车身在前保险杠位置
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格栅骨架的俯视图;
[0013]图2为格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内侧视角);
[0014]图3为格栅骨架在车身前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和2所示,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整体被构造成框式结构的格栅骨架本体1,格栅骨架本体1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1a,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a共计四组,其中,位于中间的两组连接块 1a的延伸长度小于位于两端的两组连接块1a的延伸长度,各个连接块1a的宽度均逐渐变窄,连接块1a上均设有固定孔1b,格栅骨架本体1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11,格栅骨架本体1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12,第二支座12在格栅骨架本体1高度方向位于中部偏下的位置。
[0017]如图3所示,汽车的前保险杠总成通常由格栅骨架本体1、格栅和保险杠组成,其中格栅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格栅骨架本体1内部,保险杠则安装在格栅骨架本体1的周向外部。前保险杠总成与车身连接时,栅骨架本体1的四组连接块1a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身前端的上横梁3上,整个前保险杠总成装配完成后,位于中间的第一支座11也支撑在上横梁3上,能够承载保险杠的总重量,防止保险杠的中部下沉,避免保险杠上端与引擎盖之间产生间隙,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二支座12支撑在车身前端的下横梁2上,能够防止保险杠的左右两端下沉,避免保险杠左右两端与大灯之间产生间隙,有助于保证车身在前保险杠位置的外观质量。
[0018]再如图1和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格栅骨架本体1的承重强度,第一支座11呈开口朝上的U型构造,其下侧和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格栅骨架本体1 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肋11a,第二支座12呈块状构造,其下侧阵列分布与格栅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的第二加强肋12a,同时在四组连接块1a的上侧也分布有加强条纹1a1。
[0019]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包括格栅骨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骨架本体(1)的上端分布有向内延伸的连接块(1a),所述连接块(1a)上均设有固定孔(1b),所述格栅骨架本体(1)上端的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支座(11),所述格栅骨架本体(1)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凸起的第二支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1)被构造成U型结构,其下侧和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加强肋(11a),所述第一加强肋(11a)与格栅骨架本体(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保险杠下沉的格栅骨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荣幸王易李名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