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对流扩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17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发热模块及二电源供应单元。第一壳体的至少一侧边设有一入气口;第二壳体组合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的一面具有出气口;发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且该发热模块相对于出气口,以对着该出气口产生热能;二电源供应单元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壳体,以使发热模块位于该二电源供应单元之间,且该二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该发热模块。通过上述结构配置,可在不使用风扇等组件的条件下产生气流,以降低噪音或节省电能的消耗。消耗。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对流扩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流产生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需要如风扇等组件的热对流扩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气流产生装置,例如空气清净机等装置,其大多是利用轴流式风扇、径向式风扇等风扇单元,以强制产生气流。
[0003]其中,例如随身携带式的空气清净机或应用于狭小空间的小型空气清净机,其大多有续航力不佳的问题。而且风扇单元在转动时亦会产生噪音。这些问题,对使用者而言都是极待改善的问题。
[0004]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加以改善,进而促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其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发热模块及二电源供应单元。第一壳体的至少一侧边设有一入气口;第二壳体组合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的一面具有出气口;发热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且该发热模块相对于该出气口,以对着该出气口产生热能;二电源供应单元间隔地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以使该发热模块位于该二电源供应单元之间,且该二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该发热模块。
[0007]优选地,所述发热模块包含电路板模块及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电性连接该电路板模块并设置于该电路板模块的一面上,该电路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二电源供应单元。
[0008]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可产生紫外光的灯管单元
[0009]优选地,所述发热模块还包含反光单元,该反光单位位于该发光单元与该电路板模块,且该反光单元具有平面部及二对斜面部,该平面部相对于该出气口,该二对斜面部斜向地连接于该平面部,且该二对斜面部两两相对设置。
[0010]优选地,还包含滤层件,该滤层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且位于对应于出气口的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滤层件为光等离子滤网、光触媒滤网或奈米银离子滤网。
[0012]优选地,所述发热模块还包含开关单元,第一壳体可滑动地设置滑动开关,该开关单元设置于电路板模块,该滑动开关连接该开关单元。
[0013]优选地,还包含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显露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后的壳体结构,该充电接口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所述二电源供应单元。
[0014]以下将以具体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本装置的技术特征,以使所属
具有基础知识的人员可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创作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的
的基础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第一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第二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热对流扩散装置;11:第一壳体;111:入气口;112:滑动开关;12:第二壳体;121:出气口;13:发热模块;131:电路板模块;132:发光单元;133:反光单元;134:开关单元;135:充电接口;14:电源供应单元;15:滤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利于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使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确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设置于”或“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设置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此外,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其顺序或者其方向关系。
[0024]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00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的运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1,其主要包含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发热模块13及二电源供应单元14。
[0026]其中,第一壳体11的至少一侧边设有一入气口111,而在本实施例中以三侧边具有入气口111作为示范态样,但其亦可为仅相对的二侧边分别具有一入气口111,或者是,仅一侧边具有一入气口111,故不应该以本实施例中的例示性态样作为局限。第二壳体12组合于第一壳体11,且该第二壳体12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1的一面具有出气口121。
[0027]顺带一提的是,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可为塑料材质所制成,且当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1放置于平面上时,第一壳体11可为下壳体,而第二壳体12可为上壳体。
[0028]其中,发热模块13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且该发热模块13相对于出气口121,以对着出气口121产生热能。
[0029]须特别说明的是,该发热模块13包含一电路板模块131、一发光单元132及反光单元133。该发光单元132电性连接该电路板模块131并设置于该电路板模块131的一面上。该
电路板模块131电性连接该二电源供应单元14。该反光单元位于该发光单元132与该电路板模块131,且该反光单元133具有一平面部及二对斜面部,该平面部相对于出气口121,该二对斜面部斜向地连接于该平面部,且该二斜面部两两相对。其中,反光单元133可将发光单元132的散射光源反射成对着出气口121射出的光源,从而可有效增加光的利用效率。
[0030]另外,本技术的热对流扩散装置1可应用于如空气清净机等装置,其可供随身携带或可供设置于如鞋柜、衣柜、橱物柜、冰箱(冷藏区)或宠物屋等密闭小空间中。此时,该发光单元132为可产生紫外光的灯管单元,其可发出单一波长或多波长的光源。举例来说,波长185nm的紫外线能与空气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O2)分解成氧原子(O)再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所产生的生成物具有强氧化作用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进而破坏遗传物质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无法进行而死亡,达到去霉杀菌、去除空气中异味的效果。波长254nm的紫外线能在1秒之内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使其中相邻的胸腺嘧啶(Thymine)或胞嘧啶(Cytosine)碱基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对流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其至少一侧边设有入气口;第二壳体,组合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具有出气口;发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发热模块相对于所述出气口,以对着所述出气口产生热能;以及二个电源供应单元,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以使所述发热模块位于所述二个电源供应单元之间,且所述二个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发热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对流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包含电路板模块及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模块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模块的一面上,所述电路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二个电源供应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对流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可产生紫外光的灯管单元。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对流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还包含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宜哲郑水源刘泰然
申请(专利权)人:翔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