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98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键装置,包括一组按键及一弹性薄膜;按键表面印刷或喷涂一不透光层,不透光层上设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不透光层的底面设有用于触及相应电路的凸点;弹性薄膜黏贴在按键底面,凸点可自弹性薄膜穿出。按键表面与不透光层之间或弹性薄膜与按键底面间印刷或喷涂一层由一电源驱动的发光层。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按键底面设有弹性薄膜,可以防止水气进入;由于本装置中设有发光层,则光线强而均匀,并富有多样化颜色,并易维修与组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器产品上的按键装置。一般现有手机或计算机等电器产品上的按键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是在按键1’的底部黏贴一个橡胶材料的按键基层2’,按键基层的底部则设有凸点2a’,以接触电路板,而感应输入信息,但以橡胶材料为按键基层2’,其橡胶的厚度高达0.6mm,且橡胶的弹性差,按压硬质按键时,按键的凸点与接触点的接触性差。其次,如图2所示,在按键1’的底部两边延伸有按键基层,该底部直接设有凸点2a’,以接触电路板,感应输入信息;因按键基层2’不具弹性,故按压硬质按键时,按键的凸点与接触点的接触性差,按键极易破裂、漏光。另外,如图3所示,在透光按键1’上印刷或喷涂一层透光油墨1a’及保护层1b’后,再镀上一层金属镀膜1c’,并雕刻有文字或图案1d’,最后,涂覆上第二保护层1e’,但上述按键须在透光按键1’上印刷或喷涂一层透光油墨1a’及保护层1b’及金属镀膜1c’,雕刻文字或图案1d’,第二保护层1e’等,制造程序烦琐,按键基层2’亦不具弹性,按压硬质按键时,该按键的凸点与接触点的接触性差。由于光线来自按键下面的发光二极管,再由按键符号处透光,其光照度差,而且不均匀,颜色单调,变化不易,且发光二极管是黏在基板上的,若置于潮湿度高或下雨天时,如果沾上水、水蒸气,会经由按键与手机外壳的细微空隙处,渗入手机等电器产品内部,而影响其电路板系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水气进入的按键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及维修的按键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本技术的按键装置,包括一组按键;还包括一层弹性薄膜;按键的表面印刷或喷涂一层不透光层,不透光层上设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不透光层的底面设有用于触及相应电路的凸点;弹性薄膜黏贴在按键的底面,按键底面的凸点可自弹性薄膜穿出。其中,所述按键表面与所述不透光层之间印刷或喷涂有一层由一电源驱动的发光层。其中,所述弹性薄膜与按键底面接触面之间可印刷或喷涂有一层由一电源驱动的发光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本技术在按键表面上印刷或喷涂一不透光层,而不透光层上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再在其底面设有凸点;弹性薄膜黏贴在按键的底面,且按键底面的凸点恰可自弹性薄膜穿出,当轻按硬质按键时,按键底面的凸点可有效与接触点接触,并能使按键与电路板间形成无缝隙的状态,以防止水或水气进入而影响电路系统。另在按键表面与不透光层或弹性薄膜与按键底面的接触面间可印刷或喷涂一个由电源驱动的发光层时,电源驱动发光层可使光源自按键符号处透光,则光线强度高而且均匀,而发光层的颜色种类多而易于多样化,且在其按键出现故障时,仅需更换按键,易维修与组装及节省能源。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图1现有按键装置的示意图;图2现有另一种按键装置的示意图;图3现有的发光按键装置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5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本技术中发光单元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按键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本技术按键装置主要包括按键1、弹性薄膜2;按键1的表面11印刷或喷涂有一不透光层12,该不透光层12上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121,按键1的底面13上设有凸点14;一弹性薄膜2黏贴在按键1的底面13,且按键1的底面13的凸点14恰可自弹性薄膜2穿出。由于弹性薄膜2黏贴在按键1的底面13,且按键1底面13的凸点14恰可自弹性薄膜2穿出,当轻按硬质按键1时,该按键1之凸点14可有效地与相应的接触点接触,并能使按键1与电路板间形成无缝隙状态,以防止水或水气进入,影响电路系统。如图5所示,其表示本技术按键装置的另一实例,其中,按键装置主要包括一组按键1、一个弹性薄膜2及一个发光元件3;发光元件3由发光层31、驱动电源32及变频器33所构成;发光层31用印刷或喷涂方式形成在按键1的表面11与一层不透光层12之间,发光层31由电源32经变频器33的驱动而发光;发光层31也可印刷或喷涂方式形成在弹性薄膜2与按键1底面13的接触面之间。在由电源32经变频器33驱动发光层31时,即开启电源32经变频器33驱动发光层31发光,其发出的光线可自按键符号121处透出,其光线强度高而且均匀,发光层31的颜色可设多种,而富有多样化,且其不须使用发光二极管,较节省能源;在按键1出现故障时,仅须更换按键1,维修与组装方便。如图6所示,其表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的发光层31印刷或喷涂于按键1的底面13与弹性薄膜2表面21间的结构,发光层31由一电源32经变频器33的驱动而发光。在开启电源32时,发光层31发光,其发光的光线可自按键1及不透光层12的按键符号121处透光,则发光层31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多样化。上述内容是利用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即使有人在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仍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装置,包括一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弹性薄膜;按键的表面印刷或喷涂一不透光层,不透光层上设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不透光层的底面设有用于触及相应电路的凸点;弹性薄膜黏贴在按键的底面,按键底面的凸点可自弹性薄膜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包括一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弹性薄膜;按键的表面印刷或喷涂—不透光层,不透光层上设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不透光层的底面设有用于触及相应电路的凸点;弹性薄膜黏贴在按键的底面,按键底面的凸点可自弹性薄膜穿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帝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