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及支撑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及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模壳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板体系,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塑料模壳形成的密肋楼盖体系,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密肋梁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密肋梁结构体系相比,它具有施工简捷、周期短、费用低、外观新颖、降低噪音等天然优势。
[0003]目前,传统的模壳施工模式是:搭建满堂脚手架,在脚手架上铺设方木后,再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或木夹板,然后将模壳定点放置于竹胶板或木板的表面,之后再由施工人员将模壳四周固定于竹胶板或木夹板上,在模壳四周空间布设钢筋后,浇筑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后方能拆模。
[0004]传统的施工模式虽然工艺较为成熟,但是一方面由于脚手架的数量过多,从而导致工人的施工空间狭小,不利于物料的运输和工人的走动;另一方面,竹胶板或木夹板的固定方式不仅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竹胶板或木夹板的循环利用;再一方面,这种施工模式操作较为繁琐,浇筑成型后拆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所述模壳包括壳体和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边缘设置的搭接耳,所述搭接耳具有搭接面,且所述模壳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模壳之间具有成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承托段和连接段,所述承托段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两侧,以构成横截面为几字型结构的固定装置,且所述承托段具有承托面;当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模壳装配时,所述承托面与所述搭接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成型间隙中,且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搭接耳的侧壁抵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托段和/或所述连接段的避让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避让孔,且所述避让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避让孔均布于所述连接段的表面和/或所述承托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段的边沿为锯齿状结构,且所述锯齿状结构形成所述避让部;或者所述避让部为避让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6.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