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67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包括水平放置的导丝本体,所述导丝本体由呈透明空心管状、不可弯曲的第一导丝段和一端与第一导丝段相连接、直径小于第一导丝段、且较为柔软可弯曲的第二导丝段组成,所述第一导丝段与第二导丝段之间设有球头,所述球头的球心位于第一导丝段和第二导丝段的连接面中心处,所述第一导丝段的内部分别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所述第一标记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的距离为35cm,所述第二标记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的距离为45cm,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风险小、使用方便安全、使用效果好等等优点,在输尿管导丝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


[0001]本技术涉及输尿管导丝
,具体为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

技术介绍

[0002]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在输尿管内置入软镜鞘来建立操作通道,软镜鞘置入是通过导丝的引到下,沿导丝置入输尿管内,目前使用的导丝均为输尿管镜手术中应用的常规导丝,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导丝在输尿管镜下置入输尿管至肾盂,退出输尿管镜,留置导丝,需要根据术者的经验非直视下沿导丝置入软镜鞘,这种置入的过程中导丝是否脱出无法判断,若导丝脱出,软镜鞘失去原有的轨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输尿管损伤;2、导丝上没有相应的刻度来判断软镜鞘置入的深度,增加了软镜置入过程中未置到位置或置入过头导致肾脏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软镜鞘置入过程中导丝脱出或置入深度无法判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包括水平放置的导丝本体,所述导丝本体由呈透明空心管状、不可弯曲的第一导丝段和一端与第一导丝段相连接、直径小于第一导丝段、且较为柔软可弯曲的第二导丝段组成,所述第一导丝段与第二导丝段之间设有球头,所述球头的球心位于第一导丝段和第二导丝段的连接面中心处,所述第一导丝段的内部分别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所述第一标记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的距离为35cm,所述第二标记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的距离为45cm,所述第一导丝段的外表面设有呈波浪状的包裹皮层。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导丝段远离球头的一端呈锥状,且所述第二导丝段的内部螺旋缠绕有内芯。
[0007]优选地,所述包裹皮层的外表光滑,且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球头直径为0.07英寸。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的长度均为3cm,所述第一标记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标记为黄色。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球头、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在使用者进行软镜手术时,先通过输尿管镜将导丝插入至肾盂中,并使球头位于肾盂中,然后退出输尿管镜并沿导丝导入软镜鞘,在输尿镜退出时,球头可对导丝进行定位卡住,避免置入软镜鞘时,因导丝脱出而造成软镜鞘失去原有的轨迹损伤输尿管,而当软镜鞘导入至无法在进入时,说明软镜鞘前端已与球头相抵触,而此时观察软镜鞘尾端与第一导丝段内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是否吻合,则可准确判断软镜鞘的置入深度,从而大大减小软镜置入过程中因软镜置入
位置不准而损伤肾脏的风险。
[0011](2)本技术巧妙地设置有包裹皮层,由于包裹皮层呈波浪状,且外表光滑,因此插入导丝时,减小第一导丝段与输尿管之间的摩擦,使导丝插入更为顺畅,使导丝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0012](3)本技术巧妙地将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设为3cm长的圆柱状,且设为不同的颜色,便于使用者快速准确的观察分辨出软镜鞘尾端与标记是否吻合,从而大大改善导丝的使用效果。
[0013](4)本技术巧妙地设有第二导丝段,由于第二导丝段直径小于第一导丝段,且其前端呈圆锥状,因此在插入导丝时,通过第二导丝段可快速准确的将导丝导入至输尿管中,并便于球头通过输尿管狭窄部位进入肾盂中,使使用者操作使用更为方便。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使用风险小、使用方便安全、使用效果好等等优点,在输尿管导丝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导丝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用于女性软镜鞘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用于男性软镜鞘的示意图。
[0022]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3]1、导丝本体;11、第一导丝段;12、第二导丝段;13、球头;2、第一标记;3、第二标记;4、包裹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
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包括水平放置的导丝本体1,导丝本体1由呈透明空心管状、不可弯曲的第一导丝段11和一端与第一导丝段11相连接、直径小于第一导丝段11、且较为柔软可弯曲的第二导丝段12组成,第一导丝段11与第二导丝段12之间设有球头13,球头13的球心位于第一导丝段11和第二导丝段12的连接面中心处,第一导丝段11的内部分别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标记2和第二标记3,第一标记2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13的距离为35cm,第二标记3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的距离为45cm,第一导丝段11的外表面设有呈波浪状的包裹皮层4,在插入导丝时,包裹皮层4减小第一导丝段11与输尿管之间的摩擦,使导丝插入更为顺畅,而第一标记2与球头13的距离为35cm,对应女性软镜鞘长度,第二标记3与球头13的距离为45cm,对应男性软镜鞘的长度。
[0027]当患者为女性时,其软镜鞘长度为35cm,在使用者进行软镜手术时,先通过输尿管镜将导丝本体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尿管软镜手术用安全导丝,包括水平放置的导丝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本体(1)由呈透明空心管状、不可弯曲的第一导丝段(11)和一端与第一导丝段(11)相连接、直径小于第一导丝段(11)、且较为柔软可弯曲的第二导丝段(12)组成,所述第一导丝段(11)与第二导丝段(12)之间设有球头(13),所述球头(13)的球心位于第一导丝段(11)和第二导丝段(12)的连接面中心处,所述第一导丝段(11)的内部分别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一标记(2)和第二标记(3),所述第一标记(2)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13)的距离为35cm,所述第二标记(3)的长度中心线距球头(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荣卞崔冬顾嬿相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