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23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表面包覆连接有螺旋条纹聚四氟乙烯包覆层,所述芯轴的右端磨削加工有渐细端,所述渐细端右端的表面包覆连接有含坞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渐细端是由芯轴磨削加工出来的,渐细端与含坞亲水涂层包覆连接,确保在导管插入生物体管腔内时能够顺利进入,含坞亲水涂层紧紧包裹在渐细端表面,增强了导丝的柔韧性,同时,由于含坞亲水涂层中含有坞、金、铂等元素,使导丝显影性增强,方便在X光机和内窥镜下观察其动态,防止导丝头刺破腔体内壁,特别是选用镍钛合金和不锈钢材料时,显影性增强的更为明显,观察效果更好。观察效果更好。观察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

技术介绍

[0002]在将导管插入非血管腔道如消化管、泌尿道、气管等生物体管腔内时,为了将该导管引导至生物体管腔的目标部位,可以使用导丝,导丝在医疗手术中的作用,通常是辅助导管和其他医疗装置在体腔内的前进和正确定位,另外,在使用内窥镜观察、治疗的生物体管腔等情况下,也使用导丝,将插入到内窥镜的管腔中的导管引导至生物体管腔等的目标部位,在腔体中插入导管时使用导丝,首先将导丝插入腔体中,然后使导管沿导丝前进,这样导丝可以将导管引导至病变部位。
[0003]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导丝与腔体内壁亲和性差,摩擦阻力大,润滑性低,不便于插入,并且当导丝在患者体内处于行进状态时,医生需要通过医用X光机或内窥镜对导丝的行进状态进行观察,医生通过图像对导丝与腔体内壁接触情况进行判断,但是普通的导丝在内窥镜和X光机下面都不利于观察,而对于医生来说,准确的判断导丝与腔体内壁的接触情况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导丝对人体组织施加力过大,若施加力过大可能会刺伤腔体内壁,对于可以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包括芯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的表面包覆连接有螺旋条纹聚四氟乙烯包覆层(2),所述芯轴(1)的右端磨削加工有渐细端(3),所述渐细端(3)右端的表面包覆连接有含坞亲水涂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血管腔道混合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条纹聚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建涵朱敏万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医智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