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4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频电动执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包括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的89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一的一端、插件四的3号端口,单片机的77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二的一端、插件四的4号端口,单片机的72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三的一端、插件四的5号端口,单片机的90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四的一端、插件四的6号端口,排阻一、排阻二、排阻三及排阻四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3.3V电压,单片机的76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五的一端。同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国产芯片作为替代,能够在保证基础显示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电动执行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伴随智能电动执行机构行业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及其过程控制技术开始广泛的运用于电厂、石油化工、水利设施等领域。随着电动执行器在工业
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配置的参数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能更加便利地查看和更改执行器各项参数,需要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交互窗口。
[0003]目前的可视化交互窗口是通过进口单片机连接液晶显示屏完成的,但是由于海外晶圆工厂停产,进口单片机的价格持续走高,执行器的成本也受其影响持续攀升。
[0004]因此,设计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使用国产芯片作为替代,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在保证基础显示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使用国产芯片作为替代,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在保证基础显示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包括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的89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一的一端、插件四的3号端口,单片机的77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二的一端、插件四的4号端口,单片机的72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三的一端、插件四的5号端口,单片机的90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四的一端、插件四的6号端口,排阻一、排阻二、排阻三及排阻四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3.3V电压,单片机的76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五的一端、插件四的7号端口,排阻五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14号引脚分三路分别连接插件四的8号端口、电阻四的一端、电容八的一端,电阻四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电容八的另一端接地,插件四的1号端口连接+3.3V电压,插件四的2号端口连接排阻六的一端,排阻六的另一端接地,插件四的9号端口、10号端口合并后接地,单片机的26号引脚分别连接插件三的3号端口、蓝牙模块的1号端口,单片机的25号引脚连接插件三的2号端口、蓝牙模块的2号端口,单片机的21号引脚、22号引脚合并后分别连接电容九的一端、电容十的一端及电感二的一端,电感二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3V电压、电阻十五的一端,电阻十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红外接收器的3号端口、电容十六的一端、电容十五的一端,红外接收器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插件三的4号端口及公共地,插件三的1号端口连接5V电源,红外接收器的1号端口连接红外解码芯片的7号端口,单片机的19号引脚、20号引脚合并后分别连接电容九的另一端、电容十的另一端及电感一的一端,电感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十五的另一端、电容十六的另一端及公共地,单片机的30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的6号端口,单片机的32号引脚分别连接字库芯片的5号端口、字库芯片的8
号端口、+3.3V电压、电容十三的一端,电容十三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十二的一端、储存芯片的1号至4号端口及接地电容十二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的8号端口,+3.3V电压、电阻九的一端,电阻十的一端,电阻九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的6号端口及单片机的92号引脚,电阻十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的5号端口及单片机的93号引脚,储存芯片的7号端口分别连接单片机的91号引脚及电阻三十三的一端,电阻三十三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单片机的31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的2号端口,单片机的29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的1号端口,字库芯片的4号端口接地,字库芯片的7号端口连接电阻十一的一端,电阻十一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单片机的71号引脚连接CAN收发器的1号端口,单片机的70号引脚连接CAN收发器的4号端口,CAN收发器8号端口分别连接CAN收发器的2号端口、电容二十一的一端及公共地,电容二十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AN收发器的5号端口、电阻二十一的一端、电阻二十二的一端,电阻二十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AN收发器的6号端口、电阻二十三的一端、插件二的5号端口,电阻二十三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插件二的6号端口、电阻二十二的另一端及CAN收发器的7号端口,CAN收发器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5V电压、电容二十二的一端,电容二十二的另一端接地,插件二的7号端口连接插件一的2号端口,插件二的8号端口连接插件一的1号端口,插件二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电容二十五的一端、电容二十六的一端、+5V电压及稳压芯片的3号端口,插件二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电容二十七的一端、电容二十八的一端及5V电源,插件二的2号端口和1号端口合并后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四的阳极、电容二十七的另一端、电容二十八的另一端、电容二十五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三的阳极、电容二十六的另一端、稳压芯片的1号端口、电容二十三的一端、电容二十四的一端及接地,瞬态抑制二极管四的阴极连接5V电源,瞬态抑制二极管三的阴极连接+5V电压,电容二十三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芯片的2号端口、电容二十四的另一端、+3.3V电压、电容七的一端、单片机的11号引脚、电容六的一端、单片机的28号引脚、电容五的一端、单片机的100号引脚、电容四的一端、单片机的75号引脚、电容三的一端、单片机的50号引脚,电容七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10号引脚及接地,电容六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27号引脚及接地,电容五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99号引脚及接地,电容四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74号引脚及接地,电容三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49号引脚及接地,单片机的79号引脚连接红外解码芯片的6号端口,单片机的6号引脚连接电池的一端,电池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12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三十二的一端、晶振一的1号端口、电容一的一端,电阻三十二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的13号引脚、晶振一的3号端口、电容二的一端,电容一的另一端与电容二的另一端合并后接地,单片机的8号引脚分别连接晶振二的1号端口、电容三十三的一端,晶振二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单片机的9号引脚、电容三十四的一端,电容三十三的另一端与电容三十四的另一端合并后接地,单片机的95号引脚分别连接5V电源、电阻十六的一端,电阻十六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96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二十八、电阻二十九的一端,电阻二十八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电阻二十九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86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七的一端、霍尔芯片二的3号端口,单片机的85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八的一端、霍尔芯片三的3号端口,单片机的84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九的一端、霍尔芯片四的3号端口,单片机的83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二十的一端、霍尔芯片五的3号端口,电阻十七、电阻十八、电阻十九、电阻二十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5V电源,霍尔芯片二的1号端口与2号端口之间并联电容十七,霍尔芯片三的1号端口与2号端口之间并联电容十八,霍尔芯片四的1号端口与2号端口
之间并联电容十九,霍尔芯片五的1号端口与2号端口之间并联电容二十,霍尔芯片二、霍尔芯片三、霍尔芯片四与霍尔芯片五的1号端口合并后连接5V电源,霍尔芯片二、霍尔芯片三、霍尔芯片四与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D32单片机的变频电动执行器显示电路,包括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CPU)的89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一(R2B)的一端、插件四(JTAG)的3号端口,单片机(CPU)的77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二(R2C)的一端、插件四(JTAG)的4号端口,单片机(CPU)的72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三(R2D)的一端、插件四(JTAG)的5号端口,单片机(CPU)的90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四(R3A)的一端、插件四(JTAG)的6号端口,排阻一(R2B)、排阻二(R2C)、排阻三(R2D)及排阻四(R3A)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3.3V电压,单片机(CPU)的76号引脚分两路分别连接排阻五(R3B)的一端、插件四(JTAG)的7号端口,排阻五(R3B)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CPU)的14号引脚分三路分别连接插件四(JTAG)的8号端口、电阻四(R4)的一端、电容八(C8)的一端,电阻四(R4)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电容八(C8)的另一端接地,插件四(JTAG)的1号端口连接+3.3V电压,插件四(JTAG)的2号端口连接排阻六(R2A)的一端,排阻六(R2A)的另一端接地,插件四(JTAG)的9号端口、10号端口合并后接地,单片机(CPU)的26号引脚分别连接插件三(JP3)的3号端口、蓝牙模块(IC8)的1号端口,单片机(CPU)的25号引脚连接插件三(JP3)的2号端口、蓝牙模块(IC8)的2号端口,单片机(CPU)的21号引脚、22号引脚合并后分别连接电容九(C9)的一端、电容十(C10)的一端及电感二(L2)的一端,电感二(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3V电压、电阻十五(R15)的一端,电阻十五(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红外接收器(IC5)的3号端口、电容十六(C16)的一端、电容十五(C15)的一端,红外接收器(IC5)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插件三(JP3)的4号端口及公共地,插件三(JP3)的1号端口连接5V电源(P5),红外接收器(IC5)的1号端口连接红外解码芯片(IC7)的7号端口,单片机(CPU)的19号引脚、20号引脚合并后分别连接电容九(C9)的另一端、电容十(C10)的另一端及电感一(L1)的一端,电感一(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十五(C15)的另一端、电容十六(C16)的另一端及公共地,单片机(CPU)的30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IC3)的6号端口,单片机(CPU)的32号引脚分别连接字库芯片(IC3)的5号端口、字库芯片(IC3)的8号端口、+3.3V电压、电容十三(C13)的一端,电容十三(C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十二(C12)的一端、储存芯片(IC2)的1号至4号端口及接地电容十二(C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IC2)的8号端口,+3.3V电压、电阻九(R9)的一端,电阻十(R10)的一端,电阻九(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IC2)的6号端口及单片机(CPU)的92号引脚,电阻十(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储存芯片(IC2)的5号端口及单片机(CPU)的93号引脚,储存芯片(IC2)的7号端口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91号引脚及电阻三十三(R33)的一端,电阻三十三(R3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单片机(CPU)的31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IC3)的2号端口,单片机(CPU)的29号引脚连接字库芯片(IC3)的1号端口,字库芯片(IC3)的4号端口接地,字库芯片(IC3)的7号端口连接电阻十一(R11)的一端,电阻十一(R1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单片机(CPU)的71号引脚连接CAN收发器(IC6)的1号端口,单片机(CPU)的70号引脚连接CAN收发器(IC6)的4号端口,CAN收发器(IC6)8号端口分别连接CAN收发器(IC6)的2号端口、电容二十一(C21)的一端及公共地,电容二十一(C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AN收发器(IC6)的5号端口、电阻二十一(R21)的一端、电阻二十二(R22)的一端,电阻二十一(R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AN收发器(IC6)的6号端口、电阻二十三(R23)的一端、插件二(JP2)的5号端口,电阻二十三(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插件二(JP2)的6号端口、电阻二十二(R22)的另一端及CAN收发器(IC6)的7号端口,CAN收发器(IC6)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5V电压、电容二十二(C22)的一端,电容二十二(C22)的另一端接地,插件二(JP2)的7号端口连接插件一(JP1)的2号端口,插件二(JP2)
的8号端口连接插件一(JP1)的1号端口,插件二(JP2)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电容二十五(C25)的一端、电容二十六(C26)的一端、+5V电压及稳压芯片(Q6)的3号端口,插件二(JP2)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电容二十七(C27)的一端、电容二十八(C28)的一端及5V电源(P5),插件二(JP2)的2号端口和1号端口合并后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四(D4)的阳极、电容二十七(C27)的另一端、电容二十八(C28)的另一端、电容二十五(C25)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三(D3)的阳极、电容二十六(C26)的另一端、稳压芯片(Q6)的1号端口、电容二十三(C23)的一端、电容二十四(C24)的一端及接地,瞬态抑制二极管四(D4)的阴极连接5V电源(P5),瞬态抑制二极管三(D3)的阴极连接+5V电压,电容二十三(C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芯片(Q6)的2号端口、电容二十四(C24)的另一端、+3.3V电压、电容七(C7)的一端、单片机(CPU)的11号引脚、电容六(C6)的一端、单片机(CPU)的28号引脚、电容五(C5)的一端、单片机(CPU)的100号引脚、电容四(C4)的一端、单片机(CPU)的75号引脚、电容三(C3)的一端、单片机(CPU)的50号引脚,电容七(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10号引脚及接地,电容六(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27号引脚及接地,电容五(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99号引脚及接地,电容四(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74号引脚及接地,电容三(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49号引脚及接地,单片机(CPU)的79号引脚连接红外解码芯片(IC7)的6号端口,单片机(CPU)的6号引脚连接电池(BT1)的一端,电池(BT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CPU)的12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三十二(R32)的一端、晶振一(XTAL)的1号端口、电容一(C1)的一端,电阻三十二(R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13号引脚、晶振一(XTAL)的3号端口、电容二(C2)的一端,电容一(C1)的另一端与电容二(C2)的另一端合并后接地,单片机(CPU)的8号引脚分别连接晶振二(RTCX)的1号端口、电容三十三(C33)的一端,晶振二(RTCX)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单片机(CPU)的9号引脚、电容三十四(C34)的一端,电容三十三(C33)的另一端与电容三十四(C34)的另一端合并后接地,单片机(CPU)的95号引脚分别连接5V电源(P5)、电阻十六(R16)的一端,电阻十六(R16)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CPU)的96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二十八(R28)、电阻二十九(R29)的一端,电阻二十八(R2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电阻二十九(R29)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CPU)的86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七(R17)的一端、霍尔芯片二(Q2)的3号端口,单片机(CPU)的85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八(R18)的一端、霍尔芯片三(Q3)的3号端口,单片机(CPU)的84号引脚分别连接电阻十九(R19)的一端、霍尔芯片四(Q4)的3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国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伍行力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