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晶闸管形成可使交流电路通断瞬间无弧放电回路的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在1992年10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低压电器设计手册》第548页上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电感器构成晶闸管门板触发电路。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需附加保护电路以及在触头闭合期间晶闸管门极一直存在触发电流和被控电流的大小受到限制等。在1989年3月8日中国专利公报中还公开了申请号为88211900.1的“一种无弧放电装置”。其结构是由双向晶闸管、电容器、整流器和变压器等电器件组成。其缺点在于结构仍然复杂并且适应性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靠高效的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结构来达到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包括接触器电源输入输出触头、辅助控制触头和单向或双向晶闸管,以及由晶闸管阴阳端分别与接触器输入输出端联接形成的放电回路。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放电回路中的晶闸管门极与接触器的在通断过程中可产生瞬时电压的相对触头中的动触头相联接,此相对触头与晶闸管门、阴极构成门极触发回 ...
【技术保护点】
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包括由晶闸管阴阳极端分别与接触器输入输出端联接形成的放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放电回路中的晶闸管门极与接触器的在通断过程中可产生瞬时电压的相对触头中的动触头相联接,此相对触头与晶闸管门、阴极构成触发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包括由晶闸管阴阳极端分别与接触器输入输出端联接形成的放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放电回路中的晶闸管门极与接触器的在通断过程中可产生瞬时电压的相对触头中的动触头相联接,此相对触头与晶闸管门、阴极构成触发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单向晶闸管的阴阳极反并联后两端分别与接触器输入输出端联接构成放电回路,两个单向晶闸管的各门极分别串联一个整流二极管,两二极管阳极并联后与接触器桥式动触点相联接构成双向触发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无弧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双向晶闸管的第一、第二阳极两端分别与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