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2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能够以平滑的结构抑制膜面振动并简化模具结构。内燃机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外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油底壳本体的外侧的面的第一外侧部与第二外侧部、位于第一外侧部与第二外侧部之间的外侧中间部、以及一对外侧弯曲部;内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油底壳本体的内侧的面的第一内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位于第一内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内侧中间部、以及一对内侧弯曲部;以及厚肉部,设置在油底壳本体上的外侧中间部与内侧中间部之间,其中,外侧中间部与内侧中间部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外侧部与第一内侧部之间的厚度,且大于第二外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厚度,由此在油底壳本体上构成厚肉部。由此在油底壳本体上构成厚肉部。由此在油底壳本体上构成厚肉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油底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oil pan)。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车辆所用的内燃机设有油底壳。在如油底壳这样的壳体部件的结构中,通常会在底面上设有直立的刚性凸肋(rib)来抑制膜面振动。这样的凸肋可以经由模具铸造而与油底壳本体一体形成,且所述凸肋与油底壳本体交接的底部可以形成有流通孔供流入油底壳本体的油流通。
[0003]然而,若要在油底壳本体上一体形成凸肋,需要在模具上构成类似深沟的形状,此举对模具造成负担,因而缩短模具的使用周期。若为了避免缩短模具的使用周期而频繁维护模具,将导致制作成本提高。由此,有待开发其他能够抑制膜面振动的油底壳结构。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2

34922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能够以平滑的结构抑制膜面振动并简化模具结构。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外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外侧的面的第一外侧部与第二外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外侧部之间的外侧中间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外侧中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外侧部与所述外侧中间部的一对外侧弯曲部;内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侧的面的第一内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部与所述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内侧中间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侧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的一对内侧弯曲部;以及厚肉部,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所述外侧中间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之间,其中,所述外侧中间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之间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部之间的厚度,且大于所述第二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厚度,由此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构成所述厚肉部。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厚肉部设在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作为开口侧的密封面相邻的侧面上,且从与所述第一外侧部或所述第二外侧部正交的方向来看,所述厚肉部构成为Y字状或V字状。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厚肉部设在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作为开口侧的密封面相对的底面上,且从与所述第一外侧部或所述第二外侧部正交的方向来看,所述厚肉部构成为直线状。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外侧部构成为彼此平行地错开,所述厚肉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外侧部或所述第二外侧部倾斜而构成倾斜部。
[0012]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内燃机的油底壳中,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部包括作为位于外侧的面的第一外侧部、第二外侧部、外侧中间部、以及一对外侧弯曲部,油底壳本体的内侧部包括作为位于内侧的面的第一内侧部、第二内侧部、内侧中间部、以及一对内侧弯曲部,厚肉部设置在油底壳本体上的外侧中间部与内侧中间部之间,其中,外侧中间部与内侧中间部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外侧部与第一内侧部之间的厚度,且大于第二外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厚度,由此在油底壳本体上构成所述厚肉部。如此,不需在底面上设有直立的刚性凸肋,也能够经由厚肉部确保刚性来抑制膜面振动,并且能够简化模具结构来延长模具的寿命并降低成本。据此,本技术的内燃机的油底壳能够以平滑的结构抑制膜面振动并简化模具结构。
[0013]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切线A

A上的局部切面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底面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切线B

B上的局部切面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0:内燃机的油底壳;
[0021]110:油底壳本体;
[0022]112:密封面;
[0023]114:侧面;
[0024]116:底面;
[0025]120、120A、120B:外侧部;
[0026]122a、122b:第一外侧部;
[0027]124a、124b:第二外侧部;
[0028]126a、126b:外侧中间部;
[0029]128a、128b、129a、129b:外侧弯曲部;
[0030]130、130A、130B:内侧部;
[0031]132a、132b:第一内侧部;
[0032]134a、134b:第二内侧部;
[0033]136a、136b:内侧中间部;
[0034]138a、138b、139a、139b:内侧弯曲部;
[0035]140、140A、140B:厚肉部;
[0036]A

A、B

B:切线;
[0037]C:区域;
[0038]D:方向;
[0039]t1、t2、t3、t4、t5、t6: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切线A

A上的局部切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底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切线B

B上的局部切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内燃机的油底壳在区域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2是对应于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侧面,图3与图4是对应于图1的内燃机的油底壳的底面,图5是针对图4的厚肉部进行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以下将以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的油底壳100的具体结构,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0041]请先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内燃机的油底壳100包括油底壳本体110、外侧部120、内侧部130、以及厚肉部140。所述油底壳本体110为壳体结构,具有作为开口侧的密封面112、与油底壳本体110的密封面112相邻的多个侧面114、以及与油底壳本体110的密封面112相对的底面116。外侧部120作为位于油底壳本体110的外侧的面,内侧部130作为位于油底壳本体110的内侧的面,而厚肉部140设置在油底壳本体110上作为刚性结构。
[0042]举例来说,油底壳本体110经由模具制造而构成为壳状,其中模具的上下模在垂直方向上作用,上模构成壳状的内侧,下模构成壳状的外侧,以铁、铝等材料进行铸造、或者以树脂等材料进行射出成形,因而形成壳状的油底壳本体110。由此,外侧部120、内侧部130、以及厚肉部140作为油底壳本体110的局部结构而能够经由模具一体地形成。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制油底壳本体110的材质与制作方式,其可依据需求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本体;外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外侧的面的第一外侧部与第二外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外侧部之间的外侧中间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外侧中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外侧部与所述外侧中间部的一对外侧弯曲部;内侧部,包括作为位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侧的面的第一内侧部与第二内侧部、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部与所述第二内侧部之间的内侧中间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内侧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内侧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的一对内侧弯曲部;以及厚肉部,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所述外侧中间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之间,其中,所述外侧中间部与所述内侧中间部之间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部之间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川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