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3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包括防雾膜本体,防雾膜本体中心设有基膜层,基膜层上端连接有外防护复合层,包括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和静电膜层;基膜层下端连接有透光吸收复合层,包括光变复合胶水层和透明PET层;透光吸收复合层下端连接有内防护复合层,包括压敏胶层和离型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车辆在冬天或下雨天等车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因素引起的起雾现象,还可以在隔热的同时,隔绝阳光的照射,解决车辆内饰加速老化、以及隔热率不足的问题。及隔热率不足的问题。及隔热率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防雾膜的
,具体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

技术介绍

[0002]冬天或下雨天,当车内外温差太大时,会引起车窗前挡及侧挡玻璃起雾现象,这种雾是由水蒸气凝结在玻璃上形成的。行驶过程中玻璃起雾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导致看不清路况,会带来很大的驾驶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解决方案是利用空调对前挡风玻璃吹热风降低内外温差,使起雾现象消失;这样做一是非常费电,二是起效时间慢,并且没有办法解决侧窗玻璃的起雾现象。
[0003]汽车车窗贴膜就是在车辆的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以及天窗上贴上一层薄膜状物体,也叫做隔热膜,主要起到阻挡紫外线,隔绝部分热量等作用。目前隔热膜大多采用无机的隔热材料,仅仅是吸收了紫外线,并没有完全隔绝阳光,隔热率不足,会使车辆内饰加速老化。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解决上述两种问题的车窗防雾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包括防雾膜本体,所述防雾膜本体中心设有基膜层,所述基膜层上端连接有外防护复合层,所述外防护复合层包括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和静电膜层,所述基膜层下端连接有透光吸收复合层,所述透光吸收复合层包括光变复合胶水层和透明PET层,所述透光吸收复合层下端连接有内防护复合层,所述内防护复合层包括压敏胶层和离型层。
[0007]优选的,所述基膜层为透明PET膜,膜层厚度为38

75μm。
[0008]优选的,所述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与基膜层连接,所述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干膜厚度为1

5μm。
[0009]优选的,所述静电膜层为PE或PP静电膜,利用静电作用吸附在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远离基膜层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光变复合胶水层的膜层干膜厚度为5

30μm,所述透明PET层膜层厚度为25

75μm。
[0011]优选的,所述光变复合胶水层与基膜层下端连接,所述透明PET层连接在光变复合胶水层下端。
[0012]优选的,所述压敏胶层干胶厚度为5

25μm,所述压敏胶层与透明PET层连接,所述离型层连接在压敏胶层下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能有效解决车辆在冬天下雨天等车内外温差大的环境因素引起的起雾现象,并且起效快,成本低、不
浪费电能;采用光变复合胶水层,具有吸收紫外线后颜色加深的功能,可以有效隔绝阳光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以及隔绝热量,解决车辆内饰加速老化、以及隔热率不足的问题;采用压敏胶层,可以增加透光率和耐湿热能力;本技术为薄膜类产品,可以随意剪裁贴附在车窗上,不需要或者损坏后也可以撕掉重新贴附新的防雾膜。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防雾膜本体;101、基膜层;11、外防护复合层;111、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2、静电膜层;12、透光吸收复合层;121、光变复合胶水层;122、透明PET层;13、内防护复合层;131、压敏胶层;132、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包括防雾膜本体1,所述防雾膜本体1中心设有基膜层101,所述基膜层101膜层厚度为38

75μm,基膜层101用于支撑其他功能层,保持结构稳定,基膜层101可为一层透明PET薄膜,具有高透光性。
[0023]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所述基膜层101上端连接有外防护复合层11,所述外防护复合层11包括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和静电膜层112。所述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与基膜层101连接,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具有耐水、耐刮、耐酒精擦拭等特点,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干膜厚度为1

5μm,优选采用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UV光固化亲水型防雾涂料。
[0024]所述静电膜层112利用静电作用吸附在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远离基膜层101的一侧,静电膜层112可为PE或者PP静电膜,利用静电作用吸附在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上,起到保护防护作用,在防雾膜本体1收卷后,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防雾膜本体1内部不受到
磨损,静电膜层112采用本身静电吸附来粘着物品上起保护作用的,主要特点是不留残胶。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所述基膜层101下端连接有透光吸收复合层12,所述透光吸收复合层12包括光变复合胶水层121和透明PET层122。所述光变复合胶水层121与基膜层101下端连接,光变复合胶水层121可具体为一种含有光致变色材料(螺噁嗪)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透光率高、不易黄变、耐高温等特点,加入的螺噁嗪光致变色材料具有吸收紫外线后颜色加深的功能,可以有效隔绝阳光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以及隔绝热量,保持车内的温度,所述光变复合胶水层121的膜层干膜厚度为5

30μm,光学级聚氨酯胶粘剂优选采用广东邦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UC

1208”系列产品;
[0026]所述透明PET层122连接在光变复合胶水层121下端,所述透明PET层122膜层厚度为25

75μm,所述的透明PET层122具体可为一层透明PET薄膜,透光率要大于90%,具有高透光性。
[0027]请着重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包括防雾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膜本体(1)中心设有基膜层(101),所述基膜层(101)上端连接有外防护复合层(11),所述外防护复合层(11)包括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和静电膜层(112),所述基膜层(101)下端连接有透光吸收复合层(12),所述透光吸收复合层(12)包括光变复合胶水层(121)和透明PET层(122),所述透光吸收复合层(12)下端连接有内防护复合层(13),所述内防护复合层(13)包括压敏胶层(131)和离型层(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01)为透明PET膜,膜层厚度为38

7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致变色的车窗防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与基膜层(101)连接,所述亲水型长效防雾涂层(111)干膜厚度为1

5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博薛萌丁敬德向煌何兰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固薄膜涂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