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也称调制掺杂场效应管,它使用两种具有不同能隙的材料形成异质结,为载流子提供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可以在极高频下工作,因此在移动电话、卫星电视和雷达中应用广泛。
[0003]现有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作为功率器件时,通常会采用双凹槽结构,即在势垒层上依序形成第一刻蚀阻挡层、N
‑
掺杂层、第二刻蚀阻挡层和N+掺杂层后,在第一刻蚀阻挡层、N
‑
掺杂层、第二刻蚀阻挡层和N+掺杂层上形成两个连通的凹槽,并且在N+掺杂层上还设置有欧姆接触的源极和漏极,但是由于第一刻蚀阻挡层和第二刻蚀阻挡层均为高能带间隙层,导致欧姆接触电阻较大,影响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以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在所述衬底上依序设置的沟道层、第一隔离层、第一掺杂层、势垒层、低能隙遂穿层、砷化铝刻蚀阻挡层、第一N型掺杂层、砷化铟镓刻蚀阻挡层和第二N+型掺杂层;在所述第一N型掺杂层表面形成有栅极凹槽,所述栅极凹槽依次穿透所述第二N+型掺杂层、所述砷化铟镓刻蚀阻挡层、所述第一N型掺杂层和所述砷化铝刻蚀阻挡层以露出所述低能隙遂穿层,在所述栅极凹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N+型掺杂层接触的源极和漏极,在所述栅极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低能隙遂穿层接触的栅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和所述沟道层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沟道层之间依序设置有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良,林志东,魏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