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19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排水领域。其施工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在桥梁的桥墩处施工与桥梁上的集水井连通的收水槽;施工桥梁下的辅道,形成辅道的基层的第一层水稳和第二层水稳,并将所述辅道的横桥向设置成横坡;在所述辅道侧边施工雨水边沟;在所述辅道的基层内施工雨水连接管,并通过所述雨水连接管将所述雨水边沟和所述收水槽连通;在所述辅道下方设置排水装置,并将所述排水装置和所述雨水边沟连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时解决了桥上和桥下辅道积水收集、引流的问题,防止桥上路面和桥下辅道长期受积水侵蚀,保证了桥梁及道路的施工质量。保证了桥梁及道路的施工质量。保证了桥梁及道路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地暴雨频率的增加,城市桥梁的排水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传统桥梁排水系统的改进和创新至关重要。桥梁排水设施作为桥梁的附属结构,对桥梁的耐久性及行车体验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桥梁排水设计是采用桥面纵横坡汇集桥面雨水进入集水井,再通过落水管引流至地面排水设施或河流中。
[0003]但桥梁设计者往往忽略了桥下辅道的积水收集和排放问题。遇到辅道路面情况较特殊或者降雨量过大的时候,雨水不可避免落到桥下的辅道上,无法有效的引流至排水装置中。
[0004]比如桥下两侧地面辅道为双向大纵坡时,当雨水量过大导致雨水直接落到辅道上,且当排水装置来不及排出水时,桥梁上的积水也会通过落水管落到辅道上。大纵坡辅道路面纵坡大,辅道两端高中间低,若辅道上有大量的积水,积水会在辅道中间处最低的坡底内长期沉积无法引流到排水装置中,长时间受水的冲刷会使道路渗水。若在气温较低时,路面积水结冰,还会对道路耐久性和使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如果单独对辅道加装排水装置,两种排水路径会在收集、引流过程中互相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了桥梁排水系统对于桥梁和辅道上的积水无法同时有效收集、引流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包括
[0007]收水槽,其用于设置在桥墩外侧,并与所述桥上的集水井连通;雨水边沟,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的两侧,并与所述收水槽连通;雨水连接管,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的第一层水稳和第二层水稳内,且与所述雨水边沟和所述收水槽连通;排水装置,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下,并与所述雨水边沟连通。
[0008]一些实施例中,防洪箱涵横向下穿过所述辅道,且在所述防洪箱涵上设置与雨水边沟连通的开口。
[0009]一些实施例中,雨水边沟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辅道上的积水流入的孔洞。
[0010]一些实施例中,收水槽通过沿墩身设置落水管与所述桥上的集水井连通。
[0011]一些实施例中,雨水边沟位于所述辅道的横坡最低处。
[0012]一些实施例中,雨水连接管设有坡度,其靠近所述收水槽的一侧高于其靠近所述雨水边沟的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桥梁排水系统对于桥梁和辅道上的积水同时达到有效收集、引流。且通过将排水通道与箱涵结合的安装方式为桥梁排水系统提供了新思路,箱涵排水量较大且建在辅道最容易积水的位置附近能够更有效的排出积水。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排水系统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辅道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收水槽部分正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排水装置部分剖面图。
[0020]图中:1、落水管;2、收水槽;3、雨水连接管;4、辅道;5、雨水边沟;6、盖板;7、第一层水稳;8、第二层水稳;9、第一层沥青;10、第二层沥青;11、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施工方法:
[0024]S1.在桥梁的桥墩处施工与桥梁上的集水井连通的收水槽2;
[0025]参见图4所示,沿桥梁各墩身安装落水管1,落水管1上部接通桥面集水井,下部接至墩底。在各墩底安装收水槽2,收水槽2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收水槽2的顶面开孔使落水管1接入,并在外侧面预留孔位供雨水连接管3插入。
[0026]当然收水槽2与其他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通,不局限于通过开孔连通。
[0027]S2.施工桥梁下的辅道4,形成辅道4的第一层水稳7和第二层水稳8,并将所述辅道4的横桥向设置成横坡;
[0028]值得说明的是,当遇到路面特殊情况或特殊需求,可在辅道施工时将辅道按一定坡度施工,如纵坡或横坡。
[0029]辅道4的横桥向按一统一坡度浇筑,其靠近收水槽2一侧较高,靠近雨水边沟5的一侧较低。如此通过辅道4路面结构令积水更好地向雨水边沟5汇集。当然也可以将辅道4路面的横桥向修筑成中间高、两侧低,这样同样能让积水更好地引流。
[0030]S3.在所述辅道4侧边施工雨水边沟5;
[0031]参见图3和图4所示,当基层为水稳层或其他较松散质量的基层,可在沿辅道4外侧纵桥向反开挖水稳层。并在水稳层中安装雨水边沟 5,雨水边沟5随辅道纵坡沿道路布置布置在辅道两侧,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雨水边沟5的顶部的盖板6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浇筑。
[0032]具体地,在雨水边沟5浇筑的同时在雨水边沟5侧面对应收水槽 2的位置预留孔位供雨水连接管3插入。
[0033]S4.在所述辅道4的第一层水稳7和第二层水稳8内施工雨水连接管3,并通过所述雨水连接管3将所述雨水边沟5和所述收水槽2 连通
[0034]优选地,雨水连接管3在基层中安装时可以设置一定坡度,其靠近收水槽一侧偏高,靠近雨水边沟5的一侧偏低。
[0035]可以理解的是,雨水边沟5的顶部盖板可在纵向上按一块一块分开浇筑,两块块之间留有缝隙供积水流入。当然也可以整体浇筑,在盖板6上开多个孔让积水流入。
[0036]S5.在所述辅道4下方设置排水装置11,并将所述排水装置11 和所述雨水边沟5连通:
[0037]参见图5所示,在辅道4的下方修筑防洪涵洞,将涵洞与雨水边沟5连通。积水可直接从涵洞排出。当辅道4有纵向起伏较大的大纵坡时,优选地可在辅道4的纵坡最低处修筑防洪箱涵。
[0038]优选地,防洪箱涵采用暗涵形式修筑。
[0039]优选地,防洪箱涵与雨水边沟5连接部位做成敞开形式,使雨水边沟5汇集的水流从敞开处排入防洪箱涵。
[0040]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桥下辅道的桥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水槽(2),其用于设置在桥墩外侧,并与所述桥上的集水井连通;雨水边沟(5),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4)的两侧,并与所述收水槽(2)连通;雨水连接管(3),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4)的第一层水稳(7)和第二层水稳(8)内,且与所述雨水边沟(5)和所述收水槽(2)连通;排水装置(11),其用于设置在所述辅道(4)下,并与所述雨水边沟(5)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11)为设置在所述辅道(4)纵桥向最低处的防洪箱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箱涵横向下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武樊志飞刘亚明刘立云柴强胡建勇陈强袁丛瑞何占魁夏海龙吉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