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下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7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下料筒,包括混合筒和位于混合筒下方的下料筒,混合筒通过连接管道与下料筒固定相通,混合筒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竖杆,两个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四个凹槽的内部均插接有连接螺栓,四个连接螺栓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一端开设的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且四个连接螺栓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其中一个竖杆中部的一侧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破碎凸体,另一个竖杆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刮片。通过设置清理结构,方便使用者对混合筒内壁面粘附的物料进行清除,从而避免浪费,也便于后期清除。也便于后期清除。也便于后期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下料筒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下料筒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下料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混合下料筒是有混合筒和下料筒组合而成的。
[0003]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混合下料筒的运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混合下料筒在混合时,容易使得物料大量粘附在混合筒的内壁面,不仅造成浪费,也不便于后期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合下料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下料筒,通过设置清理结构,方便使用者对混合筒内壁面粘附的物料进行清除,从而避免浪费,也便于后期清除。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下料筒,包括混合筒和位于混合筒下方的下料筒,所述混合筒通过连接管道与下料筒固定相通,所述混合筒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插接有连接螺栓,四个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一端开设的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且四个连接螺栓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其中一个所述竖杆中部的一侧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破碎凸体,另一个所述竖杆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刮片,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有两组搅拌结构,所述混合筒顶部的一侧与进料管道的一端固定相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两根水平搅拌辊,分别位于两根水平搅拌辊上方的两根上斜搅拌辊和分别位于两根水平搅拌辊下方的两根下斜搅拌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筒的内部设有出料螺杆,且出料螺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下料筒的一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片的厚度尺寸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最外端呈现曲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破碎凸体靠近混合筒内壁面的一端均设置为半球体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道的中部设有阀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竖杆转动,进而带动破碎凸体对混合筒内壁面粘附的结块物料先进行破碎,然后刮片对粘附在混合筒内壁面上的物料进行刮除,并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竖杆带动刮片和破碎凸体紧贴混合筒的内壁面,进而获得良好的刮除和破碎效果,该设计不仅能够对混合筒内壁面上粘附的物
料进行破碎和清理,而且破碎和清理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浪费,也便于后期对混合筒清理工作的进行;
[0013]2、通过设置搅拌结构,能够利用上斜搅拌辊和下斜搅拌辊分别对不同水平面上的物料进行混合,同时水平搅拌辊能够对同一平面上的物料进行混合,该设计大大提高了该混合筒的混合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混合筒;2、下料筒;3、第一电机;4、转轴;5、连接杆;6、竖杆;7、凹槽;8、连接螺栓;9、弹簧;10、螺纹槽;11、刮片;12、破碎凸体;13、搅拌结构;14、上斜搅拌辊;15、水平搅拌辊;16、下斜搅拌辊;17、进料管道;18、出料螺杆;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混合下料筒,包括混合筒1和位于混合筒1下方的下料筒2,混合筒1通过连接管道与下料筒2固定相通,混合筒1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转轴4的两侧均设有竖杆6,两个竖杆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7,四个凹槽7的内部均插接有连接螺栓8,四个连接螺栓8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5一端开设的螺纹槽10内部螺纹连接,且四个连接螺栓8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9,其中一个竖杆6中部的一侧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破碎凸体12,另一个竖杆6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刮片11,转轴4的外表面设有两组搅拌结构13,混合筒1顶部的一侧与进料管道17的一端固定相通;
[0022]当物料通过进料管道17进入混合筒1后,控制第一电机3转动,第一电机3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连接杆5转动,连接杆5带动竖杆6转动,进而带动破碎凸体12对混合筒1内壁面粘附的结块物料先进行破碎,然后刮片11对粘附在混合筒1内壁面上的物料进行刮除,最后掉落于下料筒2内,并且竖杆6是通过连接螺栓8与螺纹槽10相互配合固定的,且连接螺栓8上设有弹簧9,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会给竖杆6一个向外移动的力,从而使得竖杆6带动刮片11和破碎凸体12紧贴混合筒1的内壁面,进而获得良好的刮除和破碎效果,同时破碎凸体12和刮片11也能够运用于后期清除处理工作中,该设计不仅能够对混合筒1内壁面上粘附的物料进行破碎和清理,而且破碎和清理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浪费,也便于后期对混合
筒1清理工作的进行。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搅拌结构13包括位于转轴4两侧的两根水平搅拌辊15,分别位于两根水平搅拌辊15上方的两根上斜搅拌辊14和分别位于两根水平搅拌辊15下方的两根下斜搅拌辊16;
[0024]通过设置搅拌结构13,能够利用上斜搅拌辊14和下斜搅拌辊16分别对不同水平面上的物料进行混合,同时水平搅拌辊15能够对同一平面上的物料进行混合。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料筒2的内部设有出料螺杆18,且出料螺杆18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9固定安装于下料筒2的一侧;
[0026]通过第二电机19带动出料螺杆18转动,从而顺利将物料从下料筒2内排出。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刮片11的厚度尺寸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最外端呈现曲形;
[0028]增大整个刮片11的刚性,从而延长刮片11的使用寿命。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个破碎凸体12靠近混合筒1内壁面的一端均设置为半球体面;
[0030]避免破碎凸体12刮破混合筒1的内壁面,同时也能够具有一定的破碎效果。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下料筒,包括混合筒(1)和位于混合筒(1)下方的下料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1)通过连接管道与下料筒(2)固定相通,所述混合筒(1)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转轴(4)的两侧均设有竖杆(6),两个所述竖杆(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7),四个所述凹槽(7)的内部均插接有连接螺栓(8),四个所述连接螺栓(8)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杆(5)一端开设的螺纹槽(10)内部螺纹连接,且四个连接螺栓(8)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9),其中一个所述竖杆(6)中部的一侧等距分布有若干个破碎凸体(12),另一个所述竖杆(6)中部的一侧固定设有刮片(11),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设有两组搅拌结构(13),所述混合筒(1)顶部的一侧与进料管道(17)的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地张卫华李成然李章亮董庆涛晋登云王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自由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