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组件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71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9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能组件及燃气灶。该聚能组件包括支架和聚能圈,支架具有聚能面,聚能面围合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聚能圈配接于聚能面,包括调节件和圈本体,圈本体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补给孔,补给孔位于聚能面的下方。其中,圈本体和调节件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调节补给孔的开度。本申请能够调节聚能圈供二次空气流通的流通面积来控制二次空气补给量,进而控制燃烧时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如此能够在保证燃烧充分的同时,降低损害人体健康的目标气体的产生,有利于用户健康。有利于用户健康。有利于用户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把改善家居环境的空气质量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作为家庭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厨房。燃气灶是一种常用的厨房器具,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尤其是氮氧化物对血红蛋白亲和力极强,犹如居家环境中的“汽车尾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降低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针对现有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能组件及燃气灶,该聚能组件及燃气灶具有降低燃气灶使用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含量的技术效果。
[0004]一种聚能组件,包括:
[0005]支架,具有聚能面,所述聚能面围合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
[0006]聚能圈,配接于所述聚能面,所述聚能圈包括圈本体(1122)及调节件,所述圈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补给孔,所述补给孔位于所述聚能面的下方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1),具有聚能面(1111),所述聚能面(1111)围合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聚能圈(112),配接于所述聚能面(1111),所述聚能圈(112)包括圈本体(1122)及调节件(1121),所述圈本体(1122)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补给孔(1124),所述补给孔(1124)位于所述聚能面(1111)的下方;其中,所述圈本体(1122)与所述调节件(1121)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调节所述补给孔(1124)的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121)呈圈状,且与所述圈本体(1122)绕第一轴线同轴套接,所述调节件(1121)上设有调节孔(1123);其中,所述圈本体(1122)和所述调节件(1121)受控改变相对位置时改变所述补给孔(1124)与所述调节孔(1123)的重叠面积,以调节所述补给孔(1124)的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件(130)及动力源(140),所述动力源(140)与所述转动件(130)传动连接,并受控驱动所述转动件(130)带动所述调节件(1121)和所述圈本体(1122)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转动;所述圈本体(1122)和所述调节件(1121)受控相对转动时,改变所述补给孔(1124)与所述调节孔(1123)的重叠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30)包括固定部(131)及活动部(132),所述固定部(131)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源(140)传动连接,所述活动部(132)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活动部(132)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件(1121)和所述圈本体(1122)中的一者连接;其中,所述活动部(132)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13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在转动过程中同步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31)包括第一杆件,所述活动部(132)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茹王运发段聪聪佘帅征刘书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