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恒纲专利>正文

薄膜键盘构造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70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膜键盘构造改良,包括有:一软性材质的底层、第二导电薄膜层、一绝缘薄膜层、一第一导电薄膜层及一软性材质的上层所构成。前述之底层上配置第二导电薄膜层;该第二导电薄膜层上配置绝缘薄膜层,该绝缘薄膜层上设有复数通孔;于前述绝缘薄膜层上配置第一导电薄膜层;于第一导电薄膜层上配置上层,其内、外表面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凸粒和输入按键,藉以构成一体积轻巧可弯折卷收,携带方便及兼具防水效果之薄膜键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一种薄膜键盘构造,尤指一种体积轻巧、可弯折卷收、携带方便及兼具防水功能之薄膜键盘。已知,目前科技类产品之主要诉求在于携带便利,故其整体外观形状如何达到轻、薄、短、小则为研发设计重点。但以目前个人电子产品上之设计而言,往往整体体积过大,并不符合目前之主要诉求在于携带便利,因此相当不便。再者,就目前市面上所见薄膜式键盘结构,如美国专利第6,028,591号之薄膜式键盘所示,此键盘在各组件组构后,虽然厚度薄,但是体积过大,且并不具收折或卷折收合之功能,使用者并无法将其如同个人行动通讯产品携带使用,对此产品的应用范围及领域就此受到局限,可谓抹灭个人行动通讯产品设计者苦心及其应有之经济效益。然而,有些业者研制一种可收合之键盘,如美国专利第6.092,944号所示,此案之设计既是让每一纵向之按键群组可作展开及靠拢收合,让使用者在使用键盘时,可将每一纵向之按键展开使用,在不使用时,每一纵向之按键群组可靠拢收合,将体积缩小,便于携带。但是此键盘收合后之厚度与重量,也与传统桌上型电脑所使用之键盘相同,因此让使用者在携带上依旧有不便之处,而前述之键盘在展开后,每一按键之间尚有一较大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键盘构造改良,包含底层(1)、设置输入按键(51)的上层(5)、位于该底层(1)和上层(5)之间具有导电线路(21、41)和输出部(22)的导电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底层(1)和上层(5)为相互周缘热溶结合的由软性材质构成的片状体;所述之输入按键(51)为上层(5)外表面上由键盘框所标示之区域;该上层(5)内表面对应每一输入按键(51)处设置凸粒(52);所述之导电膜层包含置于上层(5)下方的第一导电薄膜层(4)和置于底层(1)上方的第二导电薄膜层(2),设置位于该第一和第二导电薄膜层(4、2)之间的绝缘薄膜层(3),该绝缘薄膜层(3)对应上层(5)的每一凸粒(52)处设置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膜键盘构造改良,包含底层(1)、设置输入按键(51)的上层(5)、位于该底层(1)和上层(5)之间具有导电线路(21、41)和输出部(22)的导电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底层(1)和上层(5)为相互周缘热溶结合的由软性材质构成的片状体;所述之输入按键(51)为上层(5)外表面上由键盘框所标示之区域;该上层(5)内表面对应每一输入按键(51)处设置凸粒(52);所述之导电膜层包含置于上层(5)下方的第一导电薄膜层(4)和置于底层(1)上方的第二导电薄膜层(2),设置位于该第一和第二导电薄膜层(4、2)之间的绝缘薄膜层(3),该绝缘薄膜层(3)对应上层(5)的每一凸粒(52)处设置通孔(31);设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恒纲
申请(专利权)人:方恒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