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56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用作讯号导通或输出讯号的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其包括有一本体、一配置于本体上的两端子、一配置于本体内部动作的第一弹性元件、一配置于本体内部并位于第一弹性元件上方的按压元件,及一封闭于本体上的封闭元件所构成。在按压元件受到外力压掣时,带动第二弹性元件动作压掣于第一弹性元件上,此时第一弹性元件在被下压后即与两端子相接触导通,而形成一电气特性输出,当按压元件未受到外力压迫时,该第一、第二弹性元件借由本身的弹力可让按压元件回复至原位。(*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本电气元件领域电开关中的按压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阻抗的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现有的可供讯号导通或输出讯号的按压开关构造,常被运用在各种电器用品(如手机)或电脑,或者电脑相关的附属品上,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现有的按压开关构造,其包括有一本体6,一配置于本体6内部的第一弹性元件7及第二弹性元件8,一配置于本体6内部并位于第一、二弹性元件7、8上方的端子片9,及一配置于本体6内部并位于端子片9上方的按压元件10所构成,在该按压元件10受外力压迫动作时,该按压元件10上的缺口101会顶压端子片9上的弹片91,该弹片91再压掣于第一、二弹性元件7、8上,致使第一弹性元件7接触到与本体6一体成型的两导电片61、62时,即可将讯号送出。再者,本申请人曾提出的新型专利公告号第367086号的一种触摸开关构造改良,其包含有一座体、一第一弹性元件、一按压组及一盖体所构成,且将第一弹性元件、一按压组组接于座体内部后,再将盖体接合于座体上,在按压组受到外力施压后,该按压组压掣于第一弹性元件上,致使第一弹性元件的内部与第一、二导电极接触导通。虽然,上述的前者与后者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作讯号导通或输出讯号的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有一本体(1)、两端子(2、2′)、一第一弹性元件(3)及一按压元件(4),其中:该本体(1),其上设有一动作空间(11),该空间(11)两侧设有一厚实部(12、12 ′),该厚实部(12、12′)上设有一相对并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接合部(13、13′),在厚实部(12、12′)的一端形成设有一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开口(15),且在动作空间(11)另一侧面上设有两相对称并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孔(16);该两端子(2、2′),其上各设有片状部(21、21′),该片状部(21、21′)的一侧各延伸设有一相对称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作讯号导通或输出讯号的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构造包括有一本体(1)、两端子(2、2′)、一第一弹性元件(3)及一按压元件(4),其中该本体(1),其上设有一动作空间(11),该空间(11)两侧设有一厚实部(12、12′),该厚实部(12、12′)上设有一相对并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接合部(13、13′),在厚实部(12、12′)的一端形成设有一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开11(15),且在动作空间(11)另一侧面上设有两相对称并与动作空间(11)相通的孔(16);该两端子(2、2′),其上各设有片状部(21、21′),该片状部(21、21′)的一侧各延伸设有一相对称并由上述孔(16)进入动作空间(11)里的接触部(23、23′);该第一弹性元件(3),是配置于上述的两接合部(13,13′)里;该按压元件(4),其上设有一按压部(41),该按压部(41)承接设有一颈部(42),该颈部(42)上承接设有一凸块(43),该凸块(43)设有一凹陷部(44),该凹陷部(44)组接设有一第二弹性元件(45);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改良构造的按压开关,按压部(41)受外力压掣时颈部(42)在开口(15)上动作,带动第二弹性元件(45)动作压掣于第一弹性元件(3)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有庭吕文祥程信勋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