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包括:设置有开口的容纳腔;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盖;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头;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加压管,所述加压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加压针头。本申请提出的闭合式注药系统,设置有加压管,加压管与容纳腔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加压管向容纳腔内加压,从而可以提高容纳腔内部药液的压力,使药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注入树木内,突破树液阻塞的限制,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注药
,尤其涉及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从我国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松材线虫病扩展迅速。松材线虫病疫区已经分布全国18个省市。严重危害了林业森林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松材线虫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来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运输了携带有松材线虫的松木而造成传播。目前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处理枯立木控制媒介昆虫的传播,并对发生区健康松木进行打孔注药来预防。
[0003]目前在打孔注药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将树木钻孔,将药瓶直接插入,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注入到木质部中,从而进行吸收。这种方法对注药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只能在冬季(当年12月底至次年2月底)松树树液停止流动的时候进行,在其他时间进行时,松树输液流动旺盛,会堵住瓶口,使药液无法进入树体。如果在夏季发现松树具有初期感染的现象,现有的方法无法将药液注入树体,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注药救治;有些地区,地势严峻,在冬季岩壁往往已经结冰,操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能够避免药液被树液堵住,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包括:
[0007]设置有开口的容纳腔;
[0008]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盖;
[0009]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头;
[0010]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加压管,所述加压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加压针头。
[0011]优选的,所述加压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加压针头和/或所述输液针头设置有流速阀。
[0013]优选的,所述加压针头和/或所述输液针头设置有圆饼。
[0014]优选的,所述输液针头的侧壁设置有细密小孔。
[0015]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
[0016]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0017]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螺纹;
[0018]所述密封盖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0019]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开设有圆孔,所述输液管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20]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闭合式注药系统,设置有加压管,加压管与容纳腔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加压管向容纳腔内加压,从而可以提高容纳腔内部药液的压力,使药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注入树木内,突破树液阻塞的限制,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闭合式注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不同施药方式的药液吸收量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包括:
[0025]设置有开口的容纳腔1;
[0026]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盖2;
[0027]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远离所述容纳腔1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头4;
[0028]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加压管5,所述加压管5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加压针头6。
[0029]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闭合式注药系统,设置有加压管,加压管与容纳腔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加压管向容纳腔内加压,从而可以提高容纳腔内部药液的压力,使药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注入树木内,突破树液阻塞的限制,便于对树木进行救治。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压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31]具体的,本申请中,加压管用于对容纳腔内进行加压,因此其应当与容纳腔连通。加压管可以通过容纳腔或密封盖或输液管与容纳腔连通。优选的,加压管通过输液管与容纳腔连通,加压管与输液管的输液针头呈分叉状。
[0032]加压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一方面通过加压管为容纳腔加压;同时当输液管工作时,可以通过加压管进行放液,因此加压管可以设置在靠近输液针头的一段的输液管上。
[003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加压针头6和/或输液针头4设置有流速阀7。
[0034]本申请中,输液阀用于调节药液的流量,同时可以封闭或开启加压针头和输液针头。
[0035]加压时,可以封闭输液针头的流速阀7;输液时,可以打开输液针头的流速阀,开启加压针头的流速阀。
[003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压针头和/或所述输液针头设置有圆饼8。
[0037]具体的,圆饼可以固定在加压针头和/或输液针头的硬质末端,方便注药过程中通过圆饼将针头轻易推入树体中。
[003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液针头的侧壁设置有细密小孔。
[0039]细密小孔用于在输液时,提高药液与树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药液的吸收。
[004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
[0041]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0042]或;
[0043]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三螺纹;
[0044]所述密封盖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0045]具体的,密封盖通过螺纹与开口密封连接,使用时通过使密封盖与容纳腔相对转动使密封盖与容纳腔脱离,便于将药液注入容纳腔,再连接密封盖与容纳腔的开口使其密封。
[004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开设有圆孔,所述输液管通过所述圆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47]详细来说,密封盖的圆孔可以略小于输液管的外径,输液管远离输液针头的一端插入到密封盖后,其端口与容纳腔连通,侧壁与密封盖的圆孔过盈配合,同时可以通过黏土等将密封盖与输液管接触处进行密封。
[0048]本申请提出的闭合式注药系统使用时,将容纳腔的开口朝上放置,将适量药液放入容纳腔内,然后将密封盖旋拧在容纳腔上,关闭输液针头的流速阀,打开加压针头的流速阀,将加压针头与外部加压装置连接,进行充气加压,此时需保持药品容纳器开口向上放置;当压力值达到25psi时,需要先关闭加压针头的流速阀,然后再将加压针头与加压装置断开连接。
[0049]以松树为例,使用时,将容纳腔倒挂在松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式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开口的容纳腔;封闭所述开口的密封盖;通过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头;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加压管,所述加压管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加压针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式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设置在所述输液管上,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式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针头和/或所述输液针头设置有流速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式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针头和/或所述输液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娃,丁德贵,吴闰生,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