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强专利>正文

复合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52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属于电器开关类技术领域。本复合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为板式结构,在真空开关管内灭弧,每相各档位上的静触头成一排地固定安装在同一平板式绝缘固定轨上,每相有两只真空开关管安装在作直线运动的支架上,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与变压器连接方便等特点,适于与干式变压器配套组成有载调压装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下称分接开关),属于电器开关类
目前,公知的复合型分接开关为圆筒式结构,它的静触头安装在绝缘筒内壁上,动触头机构安装在绝缘筒中心的主轴上,主轴可以旋转,驱动动触头按设定的程序与静触头接触和分离,完成电路的转换。这种圆筒式结构,当与干式变压器线圈抽头连接时,连接线须用支撑夹件固定,且须专门配置支架安装分接开关,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与干式变压器连接的复合型分接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分接开关中每相各档位上之静触头成一排地固定安装在同一平板式绝缘固定轨上,每相有两只真空开关管安装在作直线运动的支架上;每个档位上的静触头均高出固定轨平面一部分,且高出部分在支架的两个运动方向均有导向斜面。本技术为板式结构,与现有的分接开关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与变压器线圈抽头连接时连接线不用支撑夹件固定、且不用专为分接开关配置安装支架,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本复合型分接开关减少了与变压器连接时的费用和工作量,方便了用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C-C剖视图。图2是D-D剖视图。图中1.电动箱;2.丝 杠;3.主动杆;4.机架;5.静触头;6.付动杆;7.接线柱;8.固定轨;9.弹簧罩;10.分断弹簧;11.过渡真空开关管;12.引出线;13.支架;14.过渡电阻;15.导电杆;16.主通断真空开关管;17.弹簧;18.螺母;19.导柱;20.导套;n.分接开关档位数,(n=9或7)。参见附图,本技术由电动箱(1)、丝杠(2)、机架(4)、静触头(5)、固定轨(8)、过渡真空开关管(11)、支架(13)、过渡电阻(14)、主通断真空开关管(16)、螺母(18)、导柱(19)等组成。附图中只给出了三相结构之一相。静触头(5)和接线柱(7)固定安装在绝缘固定轨(8)上,主通断真空开关管(16)和过渡真空开关管(11)安装在作直线运动的支架(13)上;静触头(5)高出固定轨(8)的平面一部分,高出部分设有导向斜面,它与固定轨(8)构成一平凸轮;主动杆(3)与付动杆(6)均为导电杆;电动箱(1)与丝杠(2)、引出线(12)、导柱(19)均安装在机架(4)上,机架(4)包括有外壳和支承骨架,附图中未绘出;接线柱(7)分别用连接线与变压器线圈对应的抽头相连。工作时,电动箱(1)驱动丝杠(2)旋转,螺母(18)将丝杠(2)的转动变为直线运动且带动支架(13)移动一给定距离,通过静触头(5)与固定轨(8)构成的平凸轮及主动杆(3)、付动杆(6)使真空开关管按设定程序分断或闭合,完成电路转换。本技术在使用中,若电流由n档通过(图示位置)。当要换到n-1档位置时,在支架(13)的带动下,过渡真空开关管(11)与n-1档静触头接通后,主通断真空开关管(16)与n档静触头断开,然后与n-1档静触头接通,最后过渡真空开关管(11)与n-1档静触头断开,电路转换完毕。此时,电流由n-1档变压器线圈抽头、n-1档静触头、主动杆(3)、主通断真空开关管(16)、导电杆(15)、引出线(12)通过,完成变压器输出电压的调整。在此过程中,过渡电阻(14)限制变压器档位间的循环电流,并与过渡真空开关管(11)、付动杆(6)一起暂时接通电路,以保正工作电流连续输出。反之,亦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电动箱、丝杠、螺母、机架、静触头、固定轨、真空开关管、支架、过渡电阻等组成的复合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其技术特征是每相中各个档位上之静触头成一排地固定安装在同一平板式绝缘固定轨上,每相有两只真空开关管安装在作直线运动的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由电动箱、丝杠、螺母、机架、静触头、固定轨、真空开关管、支架、过渡电阻等组成的复合型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其技术特征是每相中各个档位上之静触头成一排地固定安装在同一平板式绝缘固定轨上,每相有两只真空开关管安装在作直线运动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