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改良的开关,系由分制成的长方形上、下盒体组装而成。上盒体设有数支插杆,配合下盒体底部导槽可上下动作,插杆盒内部分两侧各伸出一凸柱,其中一凸柱上套装一绝缘弹套,供按下插杆时压下导电片与电源板接触导电,而另一侧的凸柱则用于与活动片上的凹形定位槽配合卡定定位。上盒体上还设有一不与导电板接触的空白按键,供断电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实用,成本较低,所需组装技术亦较简单。(*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开关,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一般按键变速的电器的连接控制的按键开关。这种按键开关由上下盒体分开组装,下盒体两端延伸出耳状的固定片;另有一侧设有凸伸出的板面,该板面上等分设有数个小平底槽及凹口,供插装导电片;而同侧盒内下缘设置一由外接入的长板状的电源板,使电源的接入简化且连接可靠;以弹头套绝缘体按压导电板与电源可靠接触,结构简单,且因分为上下盒组装,使装配简化,成本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尤其是电气产品零部件的开发,几乎每日都有新产品被制造开发。就一般开关制造来看,可谓是进展神速。一般常用的按键开关,如图8所示,是由一底板(42)上预设一直角形电源板(43),而将电源板(43)预先冲压出几个凹落片体(431),以便穿固在底板(42)的一侧边上,而底板(42)另一侧则在对应于与按键(44)连接的插杆(441)的位置,等分设置有导电片(45),使片体一端以与穿固电源板(43)相似的穿接方法,用铆钉(46)铆固于底板(42),未固定的一端(即靠近电源板(43)的一端)架空稍向上扬。一弯折ㄇ型板体两端以冲孔方式各伸出一供锁固装配的固定板(41),使形成一基座(4),在座体上等分装设插杆(441),在杆体上以两外伸的凸片(442)来组装定位,卡合于座体内,与其成直交状设一压片(47)穿设于杆体,用以压平导电板(45)与电源板(43)接触;在插杆(441)的座体以上部分套装上弹簧(48),再套入一按键(44),配合内设活动片的卡合定位,完成按放操作。这种结构的设计,虽然可以使用,但在制造装配上显然手续繁杂,要求的组装技术、工具等较多,不经济,难以降低成本;从使用安全考虑,电源板(43)的扣合片体凸出于底板(42)外缘,易产生导电的危险,且以弯折扣合的固定方式,其锁固性亦颇令人担忧。如何做更有效的防护及简易实用的改良,实为当前改进的重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按键式开关的组装更简单容易,更安全实用,并且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开关,以上下盒体对接,配合卡榫卡合定位,并将插杆简化组装设计,使导电片、电源板依附同一侧安装;在插杆上凸出的凸片上套装弹头绝缘体,推挤导电片接触电源板,形成一通路。整个按键开关呈密封式安全组装,内部装配简化,组装容易。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结构改进的特性,下面配合附图对其结构做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份分解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按键操作动作示意图(侧面剖视);图5为本技术的按键操作动作示意图(侧面剖视);图6为本技术的按键操作动作示意图(正面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按键操作动作示意图(正面视图);图8为一种现有的常用按键开关的外观部分分解图。本技术附图中使用的标号所指部位的名称如下(1)下盒体(11)(41)固定板(110)长孔(12)卡盒槽(13)门扣(131)卡合钩(14)(191)槽孔(15)导槽(272)定位槽(161)、(162)、(28)定位片(17)、(22)长方孔(171)定位栓(18)(19)定位槽块(2)上盒体(21)卡榫(210)卡合口(23)凸块(24)、(441)插杆(241)凹槽(242)、(243)凸柱(25)、(26)、(48)弹簧(27)活动片(271)斜边(281)V型槽(29)、(43)电源板(291)凸条(292)插片头(3)、(45)导电片(31)定位孔(32)凸缘(33)弹头套(34)、(44)按键(4)基座(42)底板(431)凹落片(442)凸片(46)铆钉(47)压片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按键开关的结构设计,是将整个按键开关的座体,分为上、下盒体(2)、(1)组装。下盒体(1)近似长方形盒体形状,采用一体成型制造,两端面上部各沿伸出一固定板(11),板中央设一长孔(110),用于固定时螺栓锁插;盒体的内部,由两端固定板(11)起的内缘面,分别设有供组合时卡合用的内凹的卡合槽(12);依盒体边高约为两端面高的一半,于盒内两端卡合槽(12)下,各接有一靠盒体端面凸出的定位槽块(18),块体中设一槽(14),贯穿盒体两端面;紧靠一端槽块(18)设有另一凸出定位槽块(19),其上的槽(191)高度为从底部起到约为电源板(29)的宽度处;盒内底部按照盒体的长度等分设置数个由片体组合成,中央成一槽状的导槽(15),而于盒体一侧边中央位置设有一凸出的门扣(13)作为锁定装置,另一侧边则伸出一平板状的平面,用以插装导电片(3)及电源板(29),伸出的平面长度,根据实际设置的导电片(3)的按键杆数目、长度而定;在伸出平面上对应按键杆的位置,设有低平的槽体,槽体中央适当处设有凸起的定位栓(171),槽末接一穿透板体的长方孔(17);在板平面上分设两个凸出垂直状的卡合钩(131),供定位给合用;为配合连接垂直弯折伸出盒体的电源板(29)定位,盒底内分另设有夹持不同部位的定位片(161)、(162)数个,以固定电源板(29)及导电板(3)。在上盒体(2)内,根据组合需要,除于盒体的两端设凸块(23)与下盒体(1)两端的卡合槽(12)对接外,并于未设凸出平面的盒面上,在与下盒体一边所设门扣(13)对应的适当位置,设有凸出的斜角状卡榫(21),用于组合时嵌合定位;在与下盒体伸出平面的卡合钩(131)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合口(210),供扣合定位;于上盒面等分位置,分设有供插杆(24)贯穿定位的长方孔(22),插杆(24)较小端由盒内穿出,并在其上套装一锥形的弹簧(25),弹簧(25)卡入杆体的凹槽(241)内定位;而于杆体的盒内段,在与电源板(29)配合一侧设有凸出的凸柱(243),并在其上套装一弹头状的绝缘弹头套(33);为使插杆(24)按下后固定,于杆体下部另一侧还设有一凸柱(242),与具有斜口边(271)及定位槽(272)的活动片(27)和具有V型槽(281)的定位片(28)配合,实现插杆(24)按下后的固定。在上、下盒体(2),(1)组装前,首先将电源板(29)置于定位片(161)、(162)间,且一端插入定位槽块(19)的槽(191)内定位,其弯折端由盒体一侧与导电片(3)平行地引出盒体;导电片(3)经特殊弯折处理,中部隆起成V型,其一端内凹成一凸缘(32),其平板状的另一端穿过长方孔(17)从下盒体(1)的伸出面板下伸出,其上所设定位孔(31)恰卡于盒体上的定位栓(171)上,使片体固定不滑动,而片体盒内部分则呈张开状与导电板(29)保持一间距(如图4所示)。已组装上插杆(24)的上盒体(2)沿凸块(23)与卡合槽(12)的组装方向插入下盒体组装,并预先将活动片(27)一端套装弹簧(26),装入下盒体(1)的一侧,使其端头定位于槽孔(14)内,根据活动片(27)各槽的位置,把定位片(28)组装于活动片(27)与盒体侧板之间的空间内,使V型槽(281)与各定位槽(272)相对。如图4、图7所示,组装好的按键开关,在正常状态下,整支插杆(24)及按键(34)由弹簧(25)顶起,使盒内导电片(3)呈张开状态,片体凸缘(32)与电源板(29)不接触;此时,如图7所示,活动片(27)亦由弹簧(26)顶向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开关,包含有分制成的长方形上、下盒体,装设于盒面上的按键和伸入盒内的插杆,及导电板数个和一个电源板,按压插杆可使导电片与电源板接触导电,盒内另一侧设有供插杆卡合定位的具有定位槽的活动片和具有V形槽的定位片,另设一作断电脱离装置的无导电片的空白键,其特征在于:由下盒体一侧置入一L形电源板沿盒侧面靠底部设置,其一端定位于下盒体一侧伸出的面板,并伸出盒外连接电源,其另一端插固于盒底一端所设的定位槽孔内;在所述下盒体一侧伸出的面板上等分设置有数个供导电片插入组装定位的平底 槽、长方孔,导电片经特殊弯折处理中间成V型张开状,且一末端形成一凸缘,其平板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长方孔伸出下盒体;在所述插杆的盒内段两侧各有凸柱伸出,其中供按压控制导电片与电源板接触的凸柱套装一绝缘弹头套,而另一凸柱则配合活动片凹槽做卡定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开关,包含有分制成的长方形上、下盒体,装设于盒面上的按键和伸入盒内的插杆,及导电板数个和一个电源板,按压插杆可使导电片与电源板接触导电,盒内另一侧设有供插杆卡合定位的具有定位槽的活动片和具有V形槽的定位片,另设一作断电脱离装置的无导电片的空白键,其特征在于由下盒体一侧置入一L形电源板沿盒侧面靠底部设置,其一端定位于下盒体一侧伸出的面板,并伸出盒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