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且容易出现较多的损伤;因为对于一些膝关节出现较大损伤或者腿部截肢的患者,通过人造机构代替膝关节的功能。
[0003]现有通过设置有单个回转轴的假肢膝关节,大腿和小腿部分通过一个铰链连接,并通过铰链转动模拟人体正常膝关节的运动,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回转轴的中心即为单轴膝关节机构的瞬时转动中心,由于回转轴的中心稳定,因此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的瞬时转动中心稳定;但是人的下肢运动过程中,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存在滑动与滚动,膝关节的瞬时转动中心位置会产生相应变化,并非稳定不变;因此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不能很好的模拟人体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随时变化的特征,导致患者行走时存在步态不自然,且支撑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膝关节机构较好的实现人体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使用行走时步态自然,稳定性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件(11)、连接臂(12)、连接架(13)和下连接件(14);所述上连接件(11)的上部用于与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14)下部用于与小腿腿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12)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11)前侧形成绕第一中心线(15)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臂(12)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14)上部前侧形成绕第二中心线(16)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架(13)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14)上部后侧形成绕第三中心线(17)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架(13)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11)后侧形成绕第四中心线(18)转动的连接;且所述第一中心线(15)、所述第二中心线(16)、所述第三中心线(17)和所述第四中心线(1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线(15)与所述第二中心线(16)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中心线(16)与所述第三中心线(17)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中心线(17)与所述第四中心线(18)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中心线(18)与所述第一中心线(15)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三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12)对称设置于所述上连接件(11)和所述下连接件(14)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连接臂(12)的上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翠莲,何宇凡,张可欣,杨念衡,高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