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083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涉及地热循环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外管和主换热内管,主换热内管位于换热外管的内部,换热外管的外壁右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自循环阀门。通过换热外管、主换热内管、出水管和进水管,可以使地下水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换热系统,短暂开启启动水泵并停止后,系统即能够靠水的密度差维持运行,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部水泵,没有电能消耗,大大节省了运行费用,通过自循环阀门、启动水泵、旁通管路和启动阀门,可以使启动水泵,选择使用小流量小扬程的水泵,不用专门配置循环水泵,避免了维护成本,减少了投资,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热循环
,具体为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热,原名地采暖,第一对于老人及儿童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不容易患骨制疾病,第二室内采暖均匀,无死角,第三室内无干燥感不良处,其次第一造价昂贵,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品牌,但知名的品牌大多来自韩国,第二不宜维修,现在中国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水制采暖,浪费不是很大,但是能源消耗比较大。
[0003]目前一般的中深层地热换热系统是机械循环换热系统,通过水的密度差形成的自然循环压差进行换热还是一个空白,随着换热管材质的摩擦系数的不断减小及工艺等技术的不断完善,管材的摩擦阻力可以做到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中深层的自循环换热系统成为一种很好的选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通过换热外管、主换热内管、出水管和进水管,可以使地下水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换热系统,短暂开启启动水泵并停止后,系统即能够靠水的密度差维持运行,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部水泵,没有电能消耗,大大节省了运行费用,通过自循环阀门、启动水泵、旁通管路和启动阀门,可以使启动水泵,选择使用小流量小扬程的水泵,不用专门配置循环水泵,避免了维护成本,减少了投资,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外管和主换热内管,所述主换热内管位于换热外管的内部,所述换热外管的外壁右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自循环阀门,所述进水管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旁通管路,且旁通管路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启动水泵,所述旁通管路的外壁两侧均连通设置有启动阀门,所述主换热内管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外壁底部嵌设于换热外管的顶部处。
[0006]作为本技术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所述主换热内管的外壁顶部套设有副换热内管,且副换热内管的外壁顶部固定于换热外管的内壁处。
[0007]作为本技术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所述主换热内管的外壁表面套设有隔热层,且隔热层的外壁表面嵌设于副换热内管的内壁处。
[0008]作为本技术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所述主换热内管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表面嵌设于隔热层的内部处,且多个固定块远离主换热内管的一端固定于副换热内管的内壁处。
[0009]作为本技术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所述旁通管路的两端外壁套设有主固定条,所述主固定条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固定条。
[0010]作为本技术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所述副固定条的外壁一端套设于出水管的
外壁处,所述副固定条的外壁另一端套设于进水管的外壁处。
[0011]本技术提供了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通过换热外管、主换热内管、出水管和进水管,可以使地下水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换热系统,短暂开启启动水泵并停止后,系统即能够靠水的密度差维持运行,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部水泵,没有电能消耗,大大节省了运行费用。
[0013](2)该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通过自循环阀门、启动水泵、旁通管路和启动阀门,可以使启动水泵,选择使用小流量小扬程的水泵,不用专门配置循环水泵,避免了维护成本,减少了投资,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换热外管的剖视图。
[0017]图中:1、换热外管;2、主换热内管;3、进水管;4、自循环阀门;5、旁通管路;6、启动水泵;7、启动阀门;8、出水管;9、副换热内管;10、隔热层;11、固定块;12、主固定条;13、副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外管1和主换热内管2,主换热内管2位于换热外管1的内部,换热外管1的外壁右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自循环阀门4,进水管3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旁通管路5,且旁通管路5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启动水泵6,旁通管路5的外壁两侧均连通设置有启动阀门7,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8,且出水管8的外壁底部嵌设于换热外管1的顶部处。
[002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换热外管1和主换热内管2,换热外管1和主换热内管2的内壁均采用了摩擦阻力小的材质,减小了摩擦阻力,主换热内管2采用绝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外层水流与内层水流间的热交换,保证自然循环压力,通过进水管3,进水管3内的通过的水,使循环后的冷水,通过出水管8,出水管8内通过的水是加热后的水,可以使地下水温度较高的中深层地热换热系统,短暂开启启动水泵6并停止后,系统即能够靠水的密度差维持运行,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部水泵,没有电能消耗,大大节省了运行费用。
[0022]具体的,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顶部套设有副换热内管9,且副换热内管9的外壁顶部固定于换热外管1的内壁处。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副换热内管9,副换热内管9的外壁选用了摩擦阻力小的材质,减小了摩擦阻力,同时副换热内管9采用了绝缘性好的材料,减少外层水流与内层水流间的热交换,保证自然循环压力。
[0024]具体的,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表面套设有隔热层10,且隔热层10的外壁表面嵌设于副换热内管9的内壁处。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热层10,隔热层10采用了泡沫材料,有个很好的隔热效果,增加了隔热效果。
[0026]具体的,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块11,多个固定块11的外壁表面嵌设于隔热层10的内部处,且多个固定块11远离主换热内管2的一端固定于副换热内管9的内壁处。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固定块11,可以使副换热内管9与主换热内管2相互固定,从而使副换热内管9与主换热内管2之间可以嵌设一层隔热层10,增加隔热效果。
[0028]具体的,旁通管路5的两端外壁套设有主固定条12,主固定条12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固定条13。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固定条12,可以对旁通管路5进行固定,增加了稳定性。
[0030]具体的,副固定条13的外壁一端套设于出水管8的外壁处,副固定条13的外壁另一端套设于进水管3的外壁处。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外管(1)和主换热内管(2),所述主换热内管(2)位于换热外管(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外管(1)的外壁右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自循环阀门(4),所述进水管(3)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旁通管路(5),且旁通管路(5)的外壁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启动水泵(6),所述旁通管路(5)的外壁两侧均连通设置有启动阀门(7),所述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顶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8),且出水管(8)的外壁底部嵌设于换热外管(1)的顶部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换热内管(2)的外壁顶部套设有副换热内管(9),且副换热内管(9)的外壁顶部固定于换热外管(1)的内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自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玲刘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