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73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的改进。提出一种远红外辐射均匀的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包括由复合线材编织成的表层料和底层料,所述复合线材包括中间筋线和绕设于所述中间筋线表面的外层包线,所述中间筋线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在针织过程中直接使用含有可以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微粉纺织纤维的复合线材进行编织,这样在整个面料成型后即可释放远红外线,而不需要额外在普通布料中另外添加可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是成衣制作过程中常用的面料之一,随着现代人对保健的需求越发旺盛,市面上出现许多可以释放远红外线的面料或成衣,一般这种面料均较厚,在面料中间直接放上能够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从而导致面料整体偏厚实,整体重量加重,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使用不便的情况,且由于重量限制,在面料内中也不能大量增加该材料,导致远红外辐射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远红外辐射均匀的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复合线材编织成的表层料和底层料,所述复合线材包括中间筋线和绕设于所述中间筋线表面的外层包线,所述中间筋线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
[0005]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间筋线包括若干股相互缠绕的组合线,每股所述组合线表面均缠绕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
[0006]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组合线相互缠绕时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露于所述组合线的外表面。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间筋线之间绕设至少一股软质管道,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穿设于所述软质管道内。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筋线为若干股相互缠绕的基础线,所述软质管道位于所述基础线之间。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软质管道为中间筋线的中心,所述基础线均匀的绕设于所述软质管道的外壁上。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线相互缠绕,相邻所述基础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软质管道。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层料通过复合线材固定在所述表层料的一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针织过程中直接使用含有可以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微粉纺织纤维的复合线材进行编织,这样在整个面料成型后即可释放远红外线,而不需要额外在普通布料中另外添加可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针织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复合线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中间筋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中间筋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表层料;2、底层料;3、中间筋线;4、外层包线;5、组合线;6、陶瓷微粉纺织纤维;7、基础线;8、软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复合线材编织成的表层料1和底层料2,所述复合线材包括中间筋线3和绕设于所述中间筋线3表面的外层包线4,所述中间筋线3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添加入正常线材中,制成复合线材,进行编织,这样在整个面料成型后即可释放远红外线,而不需要额外在普通布料中另外添加可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
[0021]优选的,所述中间筋线3包括若干股相互缠绕的组合线5,每股所述组合线5表面均缠绕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这样使得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曝露在外部接收阳光辐照使其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更强,且整个布料均布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使得整块布料均具有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辐射更加均匀,理疗保健效果更好。
[0022]优选的,所述组合线5相互缠绕时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露于所述组合线5的外表面。
[0023]优选的,所述中间筋线3之间绕设至少一股软质管道8,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穿设于所述软质管道8内。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穿设在软质管道8内,使得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更加聚拢,同时可以针对特定部位增加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的数量以增加局部远红外的数量,增强局部理疗保健的效果。
[0024]优选的,所述筋线为若干股相互缠绕的基础线7,所述软质管道8书所述基础线7之间。整个布料均布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使得整块布料均具有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辐射更加均匀,理疗保健效果更好。
[0025]优选的,所述软质管道8为中间筋线3的中心,所述基础线7均匀的绕设于所述软质管道8的外壁上。整个布料均布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使得整块布料均具有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辐射更加均匀,理疗保健效果更好。
[0026]优选的,所述基础线7相互缠绕,相邻所述基础线7之间设有至少一根软质管道8。整个布料均布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使得整块布料均具有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辐射更加均匀,理疗保健效果更好。
[0027]优选的,所述底层料2通过复合线材固定在所述表层料1的一侧。整个布料均布了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使得整块布料均具有辐射远红外线的能力,辐射更加均匀,理疗保健效果更好。
[00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的实施原理为:在针织过程中直接使用含有可以释放远红外线的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的复合线材进行编织,这样在整个面料成型后即可释放远红外线,而不需要额外在普通布料中另外添加可释放远红外线的材料,使得整个布料更加轻便。
[0029]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包括由复合线材编织成的表层料(1)和底层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线材包括中间筋线(3)和绕设于所述中间筋线(3)表面的外层包线(4),所述中间筋线(3)之间穿设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筋线(3)包括若干股相互缠绕的组合线(5),每股所述组合线(5)表面均缠绕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线(5)相互缠绕时所述陶瓷微粉纺织纤维(6)露于所述组合线(5)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发热远红外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筋线(3)之间绕设至少一股软质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作忠苏金尧
申请(专利权)人:骏隆翔厦门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