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5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包括成像窗管、显影环和远端标识管,成像窗管的侧壁设置有导丝孔,导丝孔和远端标识管位于同一条中心轴线上,导丝孔的内径和远端标识管的内径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尖端制作上舍弃了紫外胶,以收缩挤压的方式固定显影环,以热熔接的方式,远端标识管的尖端硬度显著降低,且尖端在热处理过程中,端面由切面融化成圆面,使得尖端端面不再锋利,将医疗导管尖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采用远端标识管整体制作导丝孔,使得导丝穿入过程中无任何阻碍,避免了导丝穿入错位造成导管探头或者密封胶损坏,并使得医生在穿入导丝过程更加顺利,减少手术过程穿导丝的时间。手术过程穿导丝的时间。手术过程穿导丝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导管远端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医疗导管远端时,需要对成像窗管侧边导丝孔进行处理,同时在成像窗管末端粘接显影环及远端标识管。现有的操作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操作人员直接在成像窗管上打孔,穿入衬丝后,在使用热处理的方式定型折弯。抽出衬丝后,形成与成像窗管轴线平行的导丝孔。然后将显影环及远端标识管外表面涂上紫外胶,穿入成像窗管,使用紫外灯照射固化。
[0003]采用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由于采用紫外胶固化标识管与显影环,紫外胶会增加对血液不利的风险。另外,由于标识管外径与成像窗管内经偏差较小,紫外胶涂抹不均匀,会增加标识管或显影环脱落或者移动的风险。同时导丝孔出口的部分直接使用了成像窗管作为导丝通道,其尺寸与导丝尺寸偏差过大,且在出口折弯的位置导丝孔出口突然变小,在导丝穿入过程中,导丝会错过预期出口,穿入成像窗管的部分或者顶破导管的密封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导丝穿入困难或者错位、紫外胶对血液的影响以及远端牢固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包括成像窗管1、显影环4和远端标识管3,其中,所述成像窗管1的侧壁设置有导丝孔2,所述导丝孔2和所述远端标识管3位于同一条中心轴线上,所述导丝孔2的内径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径一致。
[0007]优选的,对于上述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一端穿入所述成像窗管1的一端并与导丝孔2对齐。
[0008]优选的,对于上述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导丝孔2连接。
[0009]优选的,对于上述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导丝孔2熔融连接。
[0010]优选的,对于上述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显影环4位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部并固定在所述远端标识管3上。
[0011]优选的,对于上述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圆面。
[0012]技术的效果
[0013]本技术实现了医疗导管远端的制作,尖端制作上舍弃了紫外胶,以收缩挤压的方式固定显影环,以热熔接的方式,使用标识管作为最远端的部分,尖端硬度显著降低,且尖端在热处理过程中,端面由切面融化成圆面,使得尖端端面不再锋利,将医疗导管尖端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采用远端标识管整体制作导丝孔,使得导丝穿入过程中无任何阻碍,避免了导丝穿入错位造成导管探头或者密封胶损坏,并使得医生在穿入导丝过程更加顺利,减少手术过程穿导丝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插入导丝后的医疗远端结构体的示意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1成像窗管
ꢀꢀꢀꢀꢀꢀꢀꢀꢀꢀꢀꢀ
2导丝孔
ꢀꢀꢀꢀꢀꢀꢀꢀꢀꢀꢀꢀꢀꢀ
3远端标识管
[0018]4显影环
ꢀꢀꢀꢀꢀꢀꢀꢀꢀꢀꢀꢀꢀꢀ
5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0]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医疗远端结构体包括成像窗管1、显影环4和远端标识管3,其中,所述成像窗管1的侧壁设置有导丝孔2,所述导丝孔2和所述远端标识管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导丝孔2的内径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径一致,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一端通过成像窗管1的一端从导丝孔2穿出,并使得所述远端标识管3露出导丝孔外约5mm,所述远端标识管3与所述成像窗管1熔融连接,优选采用成型机将所述远端标识管与所述成像窗管1完全熔融连接在一起,并处理掉导丝孔2外多余的远端标识管,这样所得到的导丝孔2完全由远端标识管的内径组成,即采用远端标识管3整体制作导丝孔2,所述导丝孔2的内径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径一致,使得导丝穿入过程中无任何障碍,避免了导丝穿入错位造成导管探头或者密封胶损坏。
[0021]所述显影环4位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部并固定在所述远端标识管3上,优选是采用热处理方式使得远端标识管3收缩,从而固定显影环4。
[0022]对于热处理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热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使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热风焊接机进行处理。
[0023]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圆面,其通过采用相同的热处理方式,使得远端标识管3的另一端的端面缩口,使横截面由切面融化成圆面,使远端标识管3另一端的尖端圆滑,从而将医疗导管尖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
[0024]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插入导丝后的医疗远端结构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在患者指定病灶位置通入导丝5,然后将图1中的医疗远端结构体顺着导丝5,穿入到患者指定病灶位置,从而通过成像窗管1内部的部件进行成像,得到患者指定病灶的影像。
[0025]本技术实现了医疗导管远端的制作,尖端制作上舍弃了紫外胶,以收缩挤压
的方式固定显影环,以热熔接的方式,使用标识管作为最远端的部分,尖端硬度显著降低。且尖端在热处理过程中,端面由切面融化成圆面,使得尖端端面不再锋利,将医疗导管尖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采用远端标识管整体制作导丝孔,使得导丝穿入过程中无任何阻碍,避免了导丝穿入错位造成导管探头或者密封胶损坏。并使得医生在穿入导丝过程更加顺利,减少手术过程穿导丝的时间。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包括成像窗管(1)、显影环(4)和远端标识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窗管(1)的侧边设置有导丝孔(2),所述导丝孔(2)和所述远端标识管(3)位于同一条中心轴线上,所述导丝孔(2)的内径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内径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标识管(3)的一端穿入所述成像窗管(1)的一端并与导丝孔(2)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导管远端结构体,其中,所述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吴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阿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